晚上睡覺總是口乾?別以為是缺水,小心是這5種病!

夜裡總是口乾,是缺水嗎?

王阿姨今年52歲,近兩年來她發現自己總是口渴,嗓子也經常幹癢,去醫院檢查卻發現正常,醫院連藥都沒有開,讓她回去多喝點水

後來大概過了兩三週,王阿姨開始出現了眼睛乾燥皮膚溼疹等症狀。心裡不安的她又去了一趟醫院,去醫院檢查還是各項指標正常,她也就乾脆擺爛不管了,只是多喝水。

那時正逢疫情時期,王阿姨又出現了發燒腮幫子疼等症狀,到了醫院檢查發現不是新冠。為了詳細確診病因,醫生安排王阿姨住了院,檢查發現王阿姨的血沉類風溼因子指標遠超正常值。

之後經過免疫檢查,王阿姨被確診乾燥綜合徵。而此前的口渴、腮腺炎、眼睛乾燥等也都是這個疾病的症狀。經過對症治療之後,王阿姨明顯好轉了,不過醫生建議她定期吃藥複診。

01

乾燥綜合徵

到底是什麼?

乾燥綜合徵是一種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淚腺為主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臨床表現主要為口乾眼乾;可有牙根發黑、牙齦發炎、多發的蛀牙,講話時需頻頻飲水,進食乾性食物需用水送服;眼部易出現結膜發紅、乾澀、沙子進眼的感覺、淚少等症狀,結膜炎頻發;同時可伴有乏力、關節腫痛、不明原因的低熱、體重減輕等症狀,約2/3患者會出現內臟系統損害,表現為乾咳、胸悶氣急、低鉀血癥等。

浙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袁放主任醫師介紹,乾燥綜合徵的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口乾、眼乾症狀易被老年人誤以為是年齡增加後出現的正常反應而不被重視,往往需等到出現關節腫痛、四肢無力、發熱、乾咳、胸悶氣急等症狀才前往醫院就診。

此時常有內臟器官累及,如累及到肺部可出現間質性肺纖維化,累及腎臟可出現腎小管酸中毒導致低鉀血癥,累及血液系統可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累及腦部可出現腦中風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晚期的乾燥綜合徵,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袁放說,臨床中我們發現乾燥綜合徵在風溼免疫性疾病中發病率是很高的,其中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因此建議對於老年人如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口乾、眼乾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溼免疫科就診,以診斷或排除這個疾病,使每一個老年人都有個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02

經常口乾

小心這幾種病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睡覺前總是容易感覺到口渴,明明喝的水也不少,有時甚至半夜會渴醒,這是為啥呢?

除了前文提到的乾燥綜合徵,半夜口乾還需警惕以下幾種疾病的可能:

01
糖尿病

如果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以及口乾等症狀,要警惕糖尿病

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血糖升高,導致滲透壓發生變化,細胞失水就可能引發缺水等症狀。

02
呼吸系統疾病

如果有口乾症狀,同時伴有呼吸不暢,要警惕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在作祟。

呼吸不暢的患者,會張嘴呼吸,水分蒸發增加,就會出現口乾症狀。

03
甲狀腺異常

如果口乾並伴有脖子粗症狀,要小心甲亢。甲亢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會導致基礎代謝率增加,散熱增加,需要的水分多,而且總感覺口乾舌燥。

甲亢患者還可能出現腹瀉、汗多、心率加快、心慌等症狀。

04
肝膽疾病

口乾+口苦症狀,要警惕肝膽出現了問題。

肝功能受損之後,膽囊也會受到影響,引起膽汁反流現象,就可能出現口苦症狀,同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黃疸、蜘蛛痣、肝掌等症狀。

03

睡前喝水

有益還是有害?

關於睡前要不要喝水這個問題,其實存在不少爭議,有人認為睡前喝水不利於睡眠,也有人認為睡前適當喝水有助於維持身體穩定,那睡前喝水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呢?

睡前適當喝水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增加皮膚光澤,還能提高免疫力

不過睡前喝水也有壞處,畢竟水喝多了,半夜需要起來上廁所,就會影響正常的睡眠質量

來源:浙江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