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家設下的“養生”陷阱,坑了不少人!

許多人對健康知識缺乏瞭解,容易陷入“養生誤區”,從而造成“急症亂醫”。而部分商家也是看中了這一特點,開始製造一些“養生”騙局,還擺上高昂的價格,坑害了不少人。

為女性設下的“養生”陷阱!

1. 按摩淋巴能排毒?

一些美容養生會所會有“淋巴排毒”的項目,聲稱按摩淋巴可以起到排毒治病的療效。有些人還覺得按摩下挺舒服。

不過專家認為,淋巴排毒根本是個偽概念。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在2013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指出,“目前,我國的衛生監督部門沒有審批過一項‘淋巴排毒’的技術。所謂淋巴排毒,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那麼宣傳中說的多有堵塞是真的嗎?健康狀態下,淋巴是不會堵塞的,它們自己就會正常循環,根本無須你去按壓排毒。相反,如果你淋巴真的堵塞了,這是疾病,壓根不能亂按,反而還會擴散,加重病情。

2. 私處翻新恢復緊緻?

常有些商家或私護產品宣稱能讓女性私處翻新,恢復少女緊緻。現在告訴你:“私處翻新”根本就是個偽概念。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玉玲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人的一生,所有的器官都從幼稚到成熟最後老化,這是必然的。生殖器官也是一樣。未婚、已婚、已經生育後女性的外陰、陰道和宮頸必然有所改變。

一個絕經後的女性如果外陰如少女,正常嗎?如果沒有萎縮而表現為高雌激素作用,那麼反而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

女性的外陰,平時注意衛生,減少不安全的性行為就是對生殖器官的最好保護。當然有一部分女性由於盆底功能障礙,會出現陰道鬆弛等問題,如何預防?平時多做提肛運動。

3. 卵巢保養去“宮寒”?

有些美容院打著卵巢保養的招牌來欺騙女性,常用的就是“宮寒”的概念。卵巢保養時,美容院常用的所謂保養措施包括按摩、艾灸、精油導入、名貴草藥導入、拔罐、針灸等。她們會告訴你經過理療會把藥物直接導入卵巢、子宮而驅除宮寒。

王玉玲醫生表示,這是天方夜譚!皮膚確實會吸收藥物,但藥物首先進入血液,走遍全身,給卵巢的僅是一部分,即便進入了卵巢,那麼這些藥物能起什麼作用?沒有人能知道。

卵巢保養不僅無效,還可能有害!美容院很多反覆使用的器具、用品不進行嚴格的消毒,使用後可能導致皮膚感染。腹部的用力按壓,如果恰巧顧客真的有卵巢囊腫,技師的用力按摩可能導致囊腫破裂,發生急腹症。

4. 按摩乳房防止增生?

常有人問,得了乳腺增生,可以用推拿按摩治療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尚忠明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乳房按摩不能治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跟週期性的雌激素變化有關,內分泌系統受情緒、飲食等多種因素影響,然後再由卵巢、大腦共同完成複雜的激素變化過程,而乳房並不參與主要的激素合成。所以,按摩乳房不能調節內分泌,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損傷乳腺導管,傷害乳腺組織,導致慢性乳腺炎,反覆發作。

 

李蔚海/攝

為男性設下的“養生”陷阱

1. 腎虛了就要壯陽?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泌尿科副主任醫師龐然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有些男性朋友習慣“腎虛”直接買點“壯陽”的藥物。其實,這主要是很多人對中醫腎主生殖這一概念的誤解。

大家認為既然腎掌管著人體的生殖功能,那麼用點增強性功能的藥物肯定就能補腎。其實不然,從中醫來講,人體的腎虛可分為腎氣虛、腎精虛、腎陰虛和腎陽虛。如果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體質,亂用“壯陽”藥物只會有害無益。

2. 少量喝酒有益健康?

“小酌疫情,有益健康”是多少男人愛喝酒的藉口。然而,這個觀點現在被證實是不對的!

2018年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導致了全球280萬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同時,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個疾病都有直接關聯。2014年世界癌症報告中做出了一個統計——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於3次)相比於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種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

3. 前列腺按摩能緩解炎症?

現在有不少路邊的養生館推出“前列腺按摩”項目,聲稱可以通過按摩方式來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狀。但要注意,卻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四川攀鋼集團總醫院男科主任醫師蔣毅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如果急性前列腺炎,如果這時候粗暴按摩容易引起敗血症、精囊炎、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綜合徵急性發作,這時候粗暴按摩會引起敗血症、精囊炎、尿道炎。嚴重痔瘡、肛裂、肛門狹窄與嚴重脫肛則可能引起嚴重出血感染甚至休克。

此外,懷疑有前列腺癌或前列腺結核、膿腫;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或心絞痛病史;直腸不明腫物;嚴重腹瀉患者;有疼痛性休克病史患者等都不適宜做前列腺按摩。

4. 吃瑪咖可以治療早洩?

瑪咖是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脈及我國雲南的一種藥用植物,那這個東西對治療早洩、勃起功能障礙到底有沒有用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魏武然2018年在其醫院官方微信公號刊文指出,文獻的確說,國內有部分動物研究證實,瑪咖的確具有一定的治療雄性性功能障礙的作用,而且國外也有相關類似的報道。

但是文獻中說了,這只是在摘除一側睪丸的大鼠上有效。就像一種藥物要面市,也必須要經過動物實驗(用在動物身上)、臨床實驗(用在人身上,一般是志願者)後,最後確定有效才能大量生產,哪有直接就把動物的數據引用在人身上用的呢?

另外,有文獻說,意大利的研究顯示針對輕度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證實了瑪咖對於輕微陽痿的患者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請看清楚了,這項試驗所使用的是瑪咖的乾粉提取物,不是大家在朋友圈買的野生瑪咖,那個乾粉提取物光是濃度就比野生瑪咖高了許多倍。對於野生瑪咖估計吃三年也不見得有用。

 

李蔚海/攝

為兒童設下的“養生”陷阱

1. 兒童要補微量元素?

目前,微量元素的概念在兒童保健市場被炒得特別火熱,各種各樣的營養產品琳琅滿目,家長們不知道要不要購買?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趙坤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亂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是不科學的。只要孩子沒有代謝障礙,沒有胃腸疾病,無偏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微量元素不用刻意地補,好好吃飯,均衡營養,體內就不會缺乏。

“營養”是被市場炒熱的概念,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重要,對人的生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微量元素所包含的另一個意思也是大家所不能忽視的,那便是“微量”。也就是說,它雖然很重要,但在人體所佔比例很少,能發揮巨大的能量。如果攝入量過多,則會發生微量元素積聚而出現急、慢性中毒,甚至成為潛在的致癌物質。

趙坤醫生指出,人體所必備的幾種微量元素,我們日常所食的食物就是其主要來源,根本不需要通過買專門的營養品來補充。

2. 兒童要做骨密度檢測?

基於媽媽們總擔心孩子缺不缺鈣,骨密度檢查也是家長熱衷的一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吳珺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這個檢查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和診斷骨質疏鬆,預測骨折危險度,並不是用來看孩子缺不缺鈣。一般只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和有複發性骨折、可疑骨質疏鬆、懷疑性早熟的情況下做骨齡測試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如孩子沒有反覆骨折、骨畸形等情況,根本不需要進行骨密度檢查。

目前,國際上也並沒有兒童骨密度測量的標準值,不同醫院、機構的檢測方法不同,結果也會有差異,另一方面,骨密度反映的是骨骼裡的鈣質沉著狀況。處在生長旺盛期的孩子,他們的骨骼在不斷拉長、變粗,從而使促進骨骼生長的激素在增高,鈣質就會偏低——也就是骨密度偏低。如果骨密度正常,反而說明孩子長得慢了。

也就是說,成人骨密度低可能是缺鈣,但對於不斷生長發育的孩子來說,骨密度低,不僅不代表缺鈣,反而是孩子生長旺盛的標誌。有些孩子後枕部出現枕禿,家長也會擔心是缺鈣,實際上如果孩子僅是枕禿而沒有別的症狀,也不必查骨密度。

3. 兒童食品更健康?

部分調味品也有冠以兒童食用的,比如兒童醬油、兒童肉鬆,很多家長看中的就是它“低鹽”“低鈉”,但事實上對比普通醬油的鈉含量,並沒有差多少。

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營養科主管營養師關陽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市面上出售大多數兒童食品實際上與成人吃的沒有太大區別,除了一些少之又少的營養元素外,最大特點就是在味道、包裝等方面吸引孩子。

家長選購時,首先還是要看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選擇天然原料排在前面的食品(如牛奶、雞蛋、水果等),調味品順序越往後越好(如白砂糖、食鹽等)。最後,有一個非常簡便的原則,就是不要買配料表太長的。

4. 長高奶粉能增高?

不少商家抓住家長心理,打著“增高”“助長”等旗號,推出號稱能長高的兒童奶粉。然而,專家指出“長高奶粉”涉嫌虛假宣傳。

中國奶業協會原常務理事、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2022年接受信息時報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家對兒童奶粉無統一行業標準,但在產品宣傳方面有相關要求與規定,若在產品宣傳頁上寫“有助於長高或長智”“促進身高發育”等字樣,應視為不規範、不允許的行為,是不妥、不合理的。

“兒童奶粉不是保健食品也不是藥品。目前市面上一些企業在宣傳上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2022年接受信息時報採訪時表示,兒童奶粉作為普通食品,不能進行功效宣傳。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


更多健康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更多精彩文章:

每天只需快走11分鐘,好處超乎你想象,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
“劉三姐”扮演者肺癌晚期病危!很多人把早期症狀忽視了!
三八婦女節丨女性一生的保養指南請收好,花錢也買不到!
胃病向胃癌轉變有5個信號!很多人錯過才後悔!

本文綜合自:

①2013-12-19健康時報《淋巴排毒沒有科學依據》

②2017-05-26健康時報《那些專為女人設下的陷阱》

③2019-08-23健康時報《推拿不能治乳腺增生》

④2018-08-16健康時報《您誤解了腎虛》

⑤Conventional and genetic evidence on alcohol and vascular disease aetiolog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500 000 men and women in China. The Lancet. April 4, 2019.

⑥Rehm J, Shield K. Alcohol consumption. In: Stewart BW, Wild CB, eds. World Cancer Report 2014.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4.

⑦2019-01-25健康時報《前列腺按摩不是人人都能做》

⑧2018-05-14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今天,我們華西專家來擺一哈男人勒個方面的……勒個問題……》

⑨2016-07-26健康時報《微量元素沒必要刻意補》

⑩2020-05-29健康時報《孩子做這些檢查沒必要》

⑪2020-06-09健康時報《兒童食品有點坑》

⑫2022-03-16信息時報《兒童“增高奶粉” 你會買單嗎?》


編輯:王楠

審稿:楊小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