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家”為職工全程護航

從“要我健康”到“我要健康”

“灰塵這麼多,趕緊把口罩都戴上!”劉維在生產車間巡視時急迫地督促著,工人們憨憨一笑,滿口答應“這就戴,這就戴”。劉維還沒走遠,工人又將口罩摘下。“真是悶得慌。”有工人抱怨。

兩年前,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要在廠裡上演。劉維無奈地說,當時在工人看來,這些防護用具並無作用,反而是一種負擔。

變化緣於一通電話。2021年11月,重慶市開始試點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後,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衛生學評價科主任彭中全作為其中一支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技術服務團隊的隊長,隨即聯繫了劉維:“專業技術人員免費上門給你們送服務,幫你們搞好職業健康防護,要不要?”此時,劉維作為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也在為如何讓工人採取健康防護措施發愁,兩人一拍即合,簽訂了一年的服務協議。

這家企業以生產食品添加劑為主營業務,有400多名員工,存在噪聲、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彭中全帶著團隊先到工廠展開細緻的“診斷”,確定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場所,觀察職業防護措施、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張貼是否做到位,檢查企業職業健康檔案是否規範。隨後,彭中全團隊根據存在的問題,為企業制訂整改方案。

一段時間後,彭中全帶著團隊來企業檢查整改情況。結合上次發現的典型問題,他們對企業員工進行現場培訓,為企業提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工健康體檢、應急演練等服務。劉維將員工活動場所作為職業健康培訓地點,並且長期擺著各種宣傳資料,供員工學習。

彭中全團隊把一個個因職業防護未做到位而產生不良後果的案例擺在工人面前,使得他們開始從內心認識到職業防護的重要性,主動從“要我健康”變成“我要健康”。不僅如此,企業管理層也更加重視職業健康工作。“以前只是由安全生產部門組織一些安全培訓,現在將職業健康工作單獨分離出來,由專人負責。”劉維告訴記者,更為重要的是,企業還將職業健康納入戰略發展規劃,並由高層管理者定期做專題彙報。

“以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並不知道標準是否符合要求,心裡沒底。現在在服務團隊的指導下,終於可以安心搞生產了。”劉維說。

“企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抓職業防護,職防機構在進入企業過程中存在障礙,因此我們提出職業健康管家的概念,指導企業系統性地做好職業健康相關工作。”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院長劉永生說,這樣做,目的是讓職業健康理念走進企業,走進職業人群,走進職工心裡。

劉永生介紹,目前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團隊一般包括1名具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生,1名具有資質的檢測人員,1名職業衛生評價人員,1名營養師提供營養指導,1名企業或是轄區內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該項服務協議一年一簽,團隊一年提供4~5次上門服務。

從重監督到重服務

“監督是手段,不是目的。”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處處長鬍彬說,長期以來,在職業病防治方面,政府多重在監督,現在要轉變思路,秉持為企業服務的理念,為員工提供全流程、系統化的健康服務,推動職業病防治關口前移,逐步形成“精細化服務﹢強有力監管”雙輪驅動的新模式。

但一種新理念的貫徹與踐行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麵粉都能吃,還需要防護?”“是不是又來收錢的?”“我們很忙的。”本是為職業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的中小微企業推出的服務項目,在一開始時卻面臨著服務對象的不解和強烈的戒備。服務團隊只能先轉向更加配合的大型企業。彭中全則從“熟人”重點推動,選取以往在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進行過職工健康體檢、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企業。與此同時,他在各種培訓中積極宣傳職業健康管家服務的理念。

從逐步增加的簽約數量可以看出,中小微企業的職業健康意識在不斷提升。目前,重慶市職業病防治院共簽約10家企業,其中有6家是中小微企業。“今年,我們要求各個區縣至少要服務3家中小微企業,如果完成既定目標,預計至少有120家中小微企業能得到幫扶。”胡彬談起計劃信心滿滿。

在胡彬看來,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是為企業員工配上了“家庭醫生”。“我們通過分析企業職業健康體檢結果,發現職業人群中除了職業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病率明顯升高。”胡彬說,服務團隊把“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理念帶進企業,讓職業人群的高血壓、糖尿病得到更科學的管理。有的企業還在服務團隊的幫助下,建立起了健康小屋。

企業職業健康意識增強的背後,是重慶市職業健康服務供給能力的提高。“在這項服務的帶動下,我們加強針對職業病診斷、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衛生評價的三類人群的培訓,越來越多的基層醫院也能承擔相關工作。”胡彬說,2023年預計要培訓200名職業病診斷醫師。

“以前要開車拉著員工跑到十幾公里外的大醫院做健康體檢,現在到廠子附近的鄉鎮衛生院就可以做,真是方便不少!”重慶市巴南區一家建在山上的企業的負責人向胡彬分享了自己的喜悅。

從重點人群到全職業人群

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上海、武漢、深圳等城市也在以各自的形式積極為職業人群提供貼近式服務。重慶市的探索也在朝著更廣闊的服務人群、更標準化的服務模式不斷邁進。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重慶市共組建56個職業健康管家服務團隊,簽約107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機械製造、化工、製藥、建材、採礦及食品行業。

“所有企業簽約後沒有被處罰的情況,基本都續簽了服務協議。”胡彬表示,這說明其服務有成效且逐漸被企業認可,但也要看到現有的不足。接下來,還要仔細梳理過往服務情況,制訂相關標準,比如明確服務流程、服務團隊構成、服務清單、服務頻次等細節,最終使每個團隊的服務達到同質化水平。

“好多人打電話找我諮詢。”彭中全接到的電話明顯增多了。在參與到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的隊伍中後,他將1/4的時間投入其中。目前,所有團隊成員都是兼職工作。“很多企業擔心,免費的項目堅持不久。”胡彬表示,自己也在尋求可持續的辦法,“下一步,要充分調研企業意願和制訂市場化收費機制,爭取更多政府項目支持,更好地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讓項目能長久進行下去,服務更多企業。”

據瞭解,目前全國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勞動者約有2億人,而勞動人群卻有8億多人。近年來,我國職業健康工作重點從以職業病防治為中心向以職業健康為中心轉變,從以接害職業人群為中心向以全職業人群為中心轉變。

重慶市企業職業健康管家服務開展的初衷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均明確。“骨骼肌肉疾病等新發的工作相關疾病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值得更加關注。隨著這個項目更加成熟,我們要將服務範圍拓展到更多企業和崗位,真正地覆蓋到全職業人群。”胡彬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