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生路,一條死路


自古以來,
三峽是長江通航河段中最兇險,
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猶如一夫當關,
將長江劈成兩段。
 
三峽全長193公里
滔滔江水從重慶奉節縣傾瀉而下,
由夔門天險奪路而出,
兩岸最窄處不足百米,
向東流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
“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

請橫屏觀看:衛星圖上的三峽。圖源/NASA


巍巍大氣的三峽,
是百舸千帆的轉折之地,
連通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三峽風光。圖源/攝圖網


 

            

三峽,在巴山楚水之間

 

 01 
三峽是什麼?

 

 

距今約4000萬年,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將中國西部地區抬升,
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勢。
長江流經今四川境內,
接納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支流後,
經由三峽地區向東流,
並加劇對峽谷的切割侵蝕。

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圖源/攝圖網


在江流與地質運動的長期作用下,
崇山峻嶺猶如被利刃劈開,
長江三峽就此誕生。
 
三峽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群山聳立,峽谷縱橫,
江水激盪,雲霧繚繞,
從海拔200多米的丘陵,
到高達1000多米的高山並存,
既有江河盤繞,又有高山雪景。

三峽,重慶巫山段。圖源/圖蟲創意

 

狹義上的三峽
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三段峽谷的總稱。
 
從奉節縣夔門順流而下,
到巫山縣大溪鄉,
為第一峽:瞿塘峽
 
瞿塘峽雖全長只有8公里,
為三峽中最短,卻極為雄偉險峻。

三峽,瞿塘峽。圖源/攝圖網


夔門,是瞿塘峽的起點,
也是三峽西端的入口
這裡水面寬度只有百餘米
水流量達到每秒5萬立方米以上
古代木船行至此處,稍有閃失觸礁即沉。
 
一位三峽的老船工說,
在常人眼裡長江是一條河,
在他眼裡,長江是兩條路,
一條生路,一條死路。

(三峽,瞿塘峽。圖源/圖蟲創意)

 

“水頭如劍破夔門”
夔門就像一道雄偉的屏障,
荊楚之人闖過夔門,就進入西南天府之國。
巴蜀之人衝出夔門,也到了一個新的天地。
 
即便是沒有來過三峽的人,
也都曾領略過“夔門天下雄”的氣魄。
這道古老的江關天險,
被印在第五套人民幣10元的背面。

(三峽,夔門。圖源/圖蟲創意)

 

通過夔門,進入瞿塘峽,
伴隨著逐漸走寬的水面,
山高水急的磅礴氣勢撲面而來。
經過千萬年來長江的沖刷切割,
兩岸絕壁面目崢嶸,如斧劈刀削。
 
三峽工程蓄水後,
瞿塘峽一帶不少景觀已被淹沒,
但千萬年來形成的懸崖峭壁與湍急水流,
依舊讓人心驚膽寒。

(三峽,瞿塘峽。圖源/圖蟲創意)

 

西起重慶巫山縣大寧河,
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
是全長46公里的巫峽
 
巫峽也被稱為“大峽”,
是三峽中最為整齊的一峽,
以峽深山秀著稱。

(三峽,巫峽。圖源/圖蟲創意)

 

久負盛名的巫山十二峰聳立於大江南北,
船動景移,宛如身在畫中,
其中淨壇、起雲、上升三座峰,
隱於江岸之後不可見,
此即宋代蘇轍《巫山賦》所說的:
“峰連屬以十二,其九可見而三不知。”
 
在雲霧之中可以辨識出著名的神女峰
巫山雲雨的神話
為山川抹上了一層奇幻的色彩。
戰國時,楚人宋玉作《高唐賦》,
描寫了楚王與巫山神女相會的故事,
賦予了她浪漫的傳說。
如今,若隱若現的山峰依舊在訴說著往事。

(巫峽群峰。圖源/圖蟲創意)

 

從湖北省秭歸縣的香溪口,
到宜昌南津關,全長66公里,
是灘多水急的西陵峽
西陵峽浪濤洶湧,兩岸怪石橫陳,
西段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
東段有燈影峽、黃貓峽。
三峽之秀、險,當屬西陵峽。


(西陵峽中的燈影峽。圖源/攝圖網

古人寫三峽,
寫得最好的往往是瞿塘峽,
寫得最多的卻是西陵峽。
古代“驢友”從西陵峽逆水行舟,
常因峽中險灘被困於此,
走了幾天都沒過黃牛山,
李白有詩曰: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到了西陵峽口,
即三峽東端的宜昌,古稱夷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此地是長江上游與中游、
峽谷與平原的分界處。
江水東流至此,
在沒有終點的旅行中繼續奔騰。

(請橫屏觀看:湖北宜昌,西陵峽。圖源/攝圖網

 

 02 
三峽,不只是三峽

 

 

廣義上的三峽,
是指三峽庫區,
長江主幹道河段部分全長約660公里
跨越重慶、湖北30個區縣。
1992年三峽工程正式立案後,
這一概念逐漸廣為人知。
 
峽谷、溶洞、森林、岩石與河灘,
構成了這一方壯美的天地。

(重慶奉節風景。圖源/攝圖網

重慶奉節縣興隆鎮的小寨天坑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溶洞塌陷或地表水流入地下,
就溶蝕而成特有的“天坑”奇觀,
即地理學上的喀斯特漏斗。
小寨天坑坑口直徑622米
從空中俯瞰,
猶如一個疊放在山谷間的水杯,蔚為壯觀。

(小寨天坑。圖源/圖蟲創意

距小寨天坑不遠處,
天井峽地縫蜿蜒十餘公里,
一同構成靜謐的地底世界。

(幽深的天坑景觀。圖源/圖蟲創意)

從素有重慶“東北門戶”之稱的巫山縣出發,
沿著長江支流大寧河往北至大昌古鎮。
這一段60公里的峽谷,是著名的小三峽
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
比大三峽峽谷更窄,山勢更陡,怪石更多,
兼得長江三峽之勝,
又別有一番奇峰聳翠的天地。

(重慶巫山小三峽。圖源/圖蟲創意

 

位於湖北西北部的神農架林區,
是三峽地區一處獨特的生態文化圈,
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
活躍著金絲猴、黑熊、大鯢等珍稀動物。
傳聞中的“野人”,
更是為三峽平添了幾分神秘氣息。

(請橫屏觀看:神農架風光。圖源/攝圖網

 

由於當地氣候溫暖溼潤,
再加上森林茂密、山高水險,
三峽地區傳統建築為典型的幹欄式吊腳樓
 
巫巴山地是我國重要的吊腳樓分佈區,
當地居民自古就“起高欄為居止之”
吊腳樓點綴在山水之間,
或建在山坡與平地上,或依山河凌空而建,
唐代杜甫有“複道重樓錦繡懸”的詩句,
宋代陸游也有“人家避水半危樓”的記載。

(清末奉節縣依斗門照片。圖源/攝圖網

 

但是,
三峽最早的人類足跡,
遠遠比這更加古老。

 

 

            

三峽往事

 

 

 01 
中華文明起源之一

 

 

大江大河孕育文明,
長江中上游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考古學家在重慶巫山縣境內一個小山坡,
發現的巫山龍骨
證明早在200萬年前
古人類就高舉著粗糙的打製石器進入三峽。
中國先民打通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文化走廊,
從此再沒有離開三峽。
 
距今大約6800年前大溪文化遺址
位於瞿塘峽東口的大溪鎮,
是三峽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
三峽大溪文化與江漢平原屈家嶺文化、湖北龍山文化交相輝映,
古老的中華文明在此交匯、融合。

(大溪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圖源/圖蟲創意

 

先秦時期,
三峽是巴人與楚人頻繁活動的地區。
《山海經》寫道:“西南有巴國。”
巴人自稱是傳說中三皇伏羲的後裔,
活動範圍曾擴展到今陝西南部、貴州東北。
巴國因佔據三峽一帶的鹽場,
成為先秦時期的鹽業大國。
現在的“鹽巴”一詞
也與巴人壟斷食鹽有些淵源。
 
巴人崇尚武力,英勇無畏。
《華陽國志》記載,春秋時期,巴國內亂,
巴國將軍巴蔓子到楚國求援。
巴蔓子無奈向楚國許諾,如平息戰亂,
將贈予楚國三個城池。
楚國派兵助巴國平定內亂,
並派使者索要三座城。
此時,巴蔓子對使者說:
“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
他取劍割下頭顱,臨死前命人將其送到楚國。
楚王為巴蔓子的忠義所感動,說:
“如果我能得到巴蔓子這樣的大臣,
要城池有何用?”
至今,重慶各地仍有巴蔓子遺址,
他是三峽人敬仰的英雄。

(重慶博物館,巴蔓子雕像。圖源/圖蟲創意

在秦、楚兩國的進逼下,巴國不斷遷都,
雖定都江州(今重慶),
先王陵墓卻多在枳(今涪陵),
重慶豐都、四川閬中也有其都城的遺蹟。
最終,巴國於公元前316年滅亡,
巴人融合到周邊其他民族中,
現在的土家族,一說就是巴人的後裔。


(湖南都羅寨,一個土家族村寨。圖源/攝圖網

 

楚國
這個先秦時期長江流域最強盛的諸侯國,
為三峽注入了古老的楚巫文化。
《漢書》記載,楚人信神鬼,重淫事。
所謂淫事,指的是楚國繁雜的祭祀風俗。
 
尤其是在三峽地區,
人類身處峻山奇峰構建的自然奇觀,
在日出日落、陰晴圓缺的交替中,
更是形成了“崇鬼信巫”的信仰,
一個是以巫山巴東為中心的巫文化
一個是以豐都為中心的鬼神文化

豐都“鬼城”。圖源/圖蟲創意

 

豐都,地處三峽腹心,古稱“豐民州”,
至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有“鬼城”之稱,
以鬼文化聞名中外,
當地鬼神節日一年四季不斷。
巴人、楚人帶來了崇鬼的習俗,
而鬼神世界也折射了人間善惡,
世間流傳“人死魂歸豐都,惡鬼皆下地獄”,
實為推崇懲惡揚善,
這是鬼文化中積極的一面。

豐都“鬼城”。圖源/圖蟲創意

 

三峽人對鬼神的古老崇拜,
還體現在危巖絕壁的懸棺上。
巫溪懸棺,分佈在大寧河沿岸的峽谷上,
或在崖壁上以天然洞穴置棺,
或人工鑿穴置棺,
生於山水,葬于山水,
這是一種被稱為“崖葬”的葬俗。
 
懸棺在三峽地區分佈廣泛,
巴東縣龍船河、巫山縣鐵棺峽
以及奉節縣盔甲洞等地發現有大量懸棺,
最古老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唐代詩人孟郊遊覽三峽見過巖隙間的懸棺,
他在《峽哀》詩中寫道:
“樹根鎖枯棺,孤骨嫋嫋懸。
樹枝哭霜棲,哀韻杳杳鮮。”

(三峽中的懸棺群。圖源/圖蟲創意

 

三峽,像一條幽深的文明走廊,
一邊溝通著荊楚,
另一邊連接著巴蜀;
一面是勇猛剛烈,
另一面是神秘多情。

 

圖源/攝圖網

 

 02 

才子、美人與英雄

 

 

文化上,三峽並不荒涼落後,
莽莽大山與滔滔江水之間,
是千年不變的詩意與豪氣。
 
屈原是三峽人。
他懷著憂國之思,
被楚王放逐後寫下《離騷》等愛國詩篇,
彷徨于山川之間,
將楚辭這一豐碑樹立於中國文學史。
《橘頌》中代表詩人秉性的橘樹,
也許就出自三峽的橘林,
《九歌》中的高山密林,
彷彿就是在描寫神農架的鬱郁蒼蒼。

屈原雕像。圖源/攝圖網

王昭君是三峽人。
她從香溪之畔走向深宮,
為了大漢王朝遠嫁匈奴。
或許只有站在其出生地,
山清水秀的西陵峽口,
才能讀懂她
“淚溼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的別緒,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鄉愁。
兩千年過去了,人們沒有忘記
這位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三峽美人。

(興山縣昭君故里。圖源/圖蟲創意

 

秦良玉是三峽人。
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列入正式編制的女將軍,
出生於三峽地區的忠州(今重慶忠縣)。
她在明末亂世中,
率領當地軍民組成了驍勇善戰的白桿兵,
成為保境安民、勤王愛國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像》清·葉衍蘭繪)

 

三峽是英雄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先秦巴楚興亡到三國吳蜀相爭,
再到抗日戰爭國民政府西遷,
三峽留存下大量戰爭歷史的遺蹟。
 
如今,湖北宜昌因葛洲壩聞名中外,
而在古代,
位於三峽東端的古夷陵,也曾引英雄競折腰,
若無夷陵扼守三峽出口,荊楚之地一馬平川。
 
三國時期,劉備大舉伐吳,
東出三峽,從巫峽到夷陵,連營百里,
卻遭到吳將陸遜反擊,火燒連營,
蜀漢大軍潰敗,劉備倉皇逃到白帝城。

(劉備畫像。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
最初是西漢末年,
自號白帝的公孫述據蜀時修築的軍事堡壘,
後來廣為人知卻是城中的諸葛祠和先主廟。
兵敗夷陵後,劉備臨終前在此託孤於諸葛亮。
位於三峽東西端的兩座城市,
見證了一代梟雄劉備的人生最後歲月。

(三峽水位上升後,白帝城成為江中“孤島”。圖源/攝圖網

 

抗日戰爭中,另一位英雄,
重慶人盧作孚在三峽
成就了中國“敦刻爾克”奇蹟。
這位“中國船王”與他創辦的民生公司,
全力支援祖國抗戰。
從武漢到宜昌,再到重慶,
民生公司的輪船為了將宜昌數萬難民與戰略物資搶運到西南後方,
冒著日軍的炮火不停往返於長江各大港口。
據不完全統計,1937-1940年期間,
盧作孚船隊運入四川物資有19萬噸,
為八年抗戰建設大後方起到重要作用。
而這位愛國實業家、偉大的三峽英雄,
去世後沒有留下任何私財。

(愛國實業家盧作孚)

 

三峽的自然與人文,
都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頁史詩。
正因如此,來過三峽的人,
無不沉醉於其山水風光與風土人情。
 
1500年前,酈道元來到三峽,
在《水經注》中描繪三峽四季風光,
只有區區兩百字的篇幅,卻成為千古名篇,
至今仍是中學生必背課文。
從此,中國人記住了
三峽的山,“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三峽的水,“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三峽的林,“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晚霞中的三峽。圖源/攝圖網

1200多年前,李白來到三峽,
他因參加永王幕府而被下獄流放,
行至半路遇赦東歸,乘船泛舟三峽,
寫出其生命最後幾年難得的超然灑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岸猿聲,今日已難尋覓。圖源/攝圖網

 

同一時期,杜甫也來到三峽,
寓居夔州(今重慶奉節)兩年,
創作了437首詩,
其中多有描寫三峽之作。
常年漂泊的他在秋天登上西閣,
寫下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宋時,三峽森林覆蓋率為75%左右,
兩岸居民多以墾殖、捕魚為生,
十分悠然自得,
劉禹錫在詩中就說:
“巴人拱手吟,耕褥不關心。”

現在,由於工業發展與森林開發等問題,
三峽地區大量原始森林消失,
兩岸犀牛、虎、猿等野生動物也銷聲匿跡。
詩仙與詩聖筆下的兩岸猿聲成為歷史,
但千年前的三峽,因他們而永生。

(1946年,高空拍攝的三峽。)


 

            

他鄉與故鄉

 

 

 01 

三峽好人

 

 

十多年前,賈樟柯的電影《三峽好人》
將鏡頭對準三峽工程中的重慶奉節縣城。
即將遠行與依然留守的底層小人物,
在三峽變遷的紛亂背景下相遇,
旅行的人、打工的人、擺渡的人、算命的人,
就像平凡的你我,像無數“三峽好人”。
 
這部現實主義作品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片中房子被拆遷的場面,都是真實情景,
就連男主角扮演者也不是明星,
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平凡的煤礦工人,
只拿了1萬塊錢的片酬。

(《三峽好人》。圖源/電影截屏

  

 

三峽好人從何而來?
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對三峽影響深遠,
大量湖廣籍移民通過三峽這條長廊進入四川,
同時也有大量人口就近滯留在了三峽。
今天的三峽老百姓,
不少是湖廣籍移民的後裔,
清末巫山縣的73姓,從湖廣遷入的就有26姓,
民國時期雲陽縣178姓,明代遷入的有33姓,
正所謂巴楚同風,自古皆然

三峽人家。圖源/圖蟲創意

勤勞樸實的三峽人,
在巴山楚水之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跡。
近代航運工具進入三峽之前,
兇險的三峽讓無數船隻望而卻步,
三峽兩岸的縴夫只能在一聲聲川江號子中,
拉著木船沿著險灘艱難前行,
用血肉之軀打通萬里長江。
瞿塘峽上縴夫拉船留下的纖痕,
如今全部被淹沒,
但其堅韌的性格已深深烙印在三峽人心中。

民國時期,三峽的縴夫。)

 

山區交通主要由鑿山而成的“碥路”組成,
三峽人中形成了特有的“挑夫”群體,
他們肩挑揹負,來往於各個碼頭,
搬運貨物行李,
一根扁擔,兩根繩子,就挑起了一家的生計,
重慶人稱之為“棒棒”
奉節一帶叫他們“扁擔”
挑夫、縴夫與袍哥奔走於三峽各地,
這是三峽的碼頭文化。
直到現在,
三峽人依舊擁有碼頭特色的生活習慣。

(山城的特殊地形中孕育了挑夫群體。圖源/圖蟲創意

水路縱橫的三峽誕生了重辣的毛肚火鍋
這一風靡全國的“水八塊”,
一說來源於近代的重慶碼頭,
因為當時人們不喜食牛羊臟器,
窮苦的碼頭工人卻愛它物美價廉。
如今是川渝菜中最有影響力的美食之一。

(麻辣的牛肚火鍋。圖源/攝圖網

 

飲食文化上,
值得一提的還有成為網絡段子的榨菜
這一風味獨特的醃製菜出產於川渝地區,
尤以三峽的涪陵、豐都等地品質最優,
而且價格實惠,人人吃得起。

(榨菜最初也是三峽特色。圖源/攝圖網

 

三峽最有特色的酒是咂酒
這是用高粱、小麥等釀製而成的低度酒,
飲用時用竹管吮吸,
在雲、貴、川各地頗為流行,
距今已有4000年曆史,
堪稱中國酒文化中的“活化石”
 
除此之外,
三峽地區自古是柑橘的生產地,
紅橘、雜柑、臍橙、檸檬、柚子,
從江邊到山坡,一年四季,碧樹滿山。

(深秋冬日,西陵峽的橘子紅了。圖源/圖蟲創意)

 

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終非長久之策,
三峽木耳、香菌、藥材等山貨被大量挖掘,
這促進了三峽的經濟發展,
也形成了三峽歷史上的結構性貧困。
 
《三峽好人》中有這樣一句臺詞,
“一個兩千多年的城市,兩年就把它拆了。”
千禧年之後,
三峽在困境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折。
三峽好人,該向何處去?

(《三峽好人》。圖源/電影截屏

 02 

世紀工程

 

 

三峽工程是載入史冊的百年工程,
也是人類歷史上鮮有的水利工程項目。
早在1919年
孫中山《建國方略》就提出了三峽工程設想。
 
三峽工程,
不僅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
改善了長江上游的防洪與航運,
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的水庫,
175米的正常蓄水位
也改變了三峽業已存在千百萬年的自然形態,
庫區淹沒範圍涉及兩個市,
11個縣城,1711個村莊。

(高空俯拍的葛洲壩。圖源/圖蟲創意)

 


世紀之交時,
三峽工程開始135米蓄水,
三峽移民牽動著全國的心,
在三峽工程建設期間,
140萬移民或搬入三峽各縣市的新城,
或帶著對故土的眷戀,走出巫山巴水。
前後共14萬餘人搬遷到了沿海浙、閩、粵等省和中部其他省市,
但因社會關係與文化觀念上的差異,
一些遷走的移民最後又回到了三峽。

(三峽工程建設前後。圖源/NASA)

 


重返三峽,物是人非,
部分三峽舊景從此長眠於水下。
 
重慶涪陵城北的白鶴梁淹沒於40米下的江底,
工程院院士葛脩潤提出“無壓容器”的方式,
創造性地修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珍貴的題刻在誕生1200多年後,
以“水下碑林”的形式保存下來。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圖源/圖蟲創意

 

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的大昌古鎮
始建於晉,已有1700年曆史,
是三峽地區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
古鎮原址被淹時,
按原貌在舊址8公里外的大昌湖旁復建。
 
雲陽縣張飛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是三峽三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在近現代歷次天災人禍中都安然度過。
如今,張飛廟拆而復建,
溯江而上30公里搬到新縣城,
三峽工程中最大的“移民”

(雲陽張飛廟新址。圖源/圖蟲創意

 

“鬼城”豐都也進行了搬遷,
但古城珍貴的漢墓群在建設時被破壞,
當地文物部門對1000多座漢墓進行了“搶救”,
挖掘了10萬多件文物,其餘已深埋水下。
 
全長60多公里的三峽古棧道
從瞿塘峽口到西陵峽一路連綿不絕,
由三峽人依絕壁一錘一鑿建成,
這是千百年來通過三峽的另一條途徑。
由於古棧道位於三峽工程淹沒水位線下,
它也在完成歷史使命後,長睡於江中。

(巫峽石壁上的古棧道。圖源/圖蟲創意

峽間棧道雖已廢棄,
但水路也早已不是通過三峽的唯一便捷通道。
100年前,中國開始修建川漢鐵路,
中國工人用最原始的工具開闢巫巴山地,
讓當時前來參觀的東西方學者“咋舌”。
但,這就是三峽人的精神,
他們曾在山水之間,
用數千年的歲月開闢出一條千古長廊。
可惜,川漢鐵路最後只留下殘橋斷基。
近年,
橫貫長江中上游的三峽鐵路——宜萬鐵路建成通車。
這是本世紀初中國修建難度最大、
公里造價最高、歷時最長的山區鐵路,
改變了千百年來的三峽陸路交通的困境,
也結束了長江沒有鐵路貫通的歷史。

(由近及遠,318國道,宜萬鐵路,滬渝高速。圖源/圖蟲創意)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三峽的一些風景消失了,
但三峽的文化永遠不會亡,
飄向四方的三峽人還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孤帆遠影駛過三峽,
跨越了萬里長江的千古險關,
看見的,
是三峽人的頑強與勇敢,
是一個民族不斷拼搏與重生的征途。

(圖源/攝圖網)

  

 

參考文獻:

[晉] 常璩:《華陽國志》,齊魯書社2010年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嶽麓書社1995年

藍勇:《千古三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健民:《長江三峽地理》,科學出版社2011年

楊永富,王志江:《永遠的三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濟民:《三峽詩話》,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黎小龍,張文,郎誠:《三峽移民文化理論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   完   …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重磅更新中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收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今日特惠價
噹噹五折封頂,點擊入手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