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內娛被吊打,現在火出圈了?

身高不足一米五,

相貌平平,

身材也非窈窕纖細,

放在內娛,怎麼看都是被吊打的類型,根本不可能成為女主演。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女孩,成了今年日本電影界的絕對女主角。

 

她是岸井雪乃,在電影《惠子,凝視》中大放異彩的女主演。

進組前,她和導演花了足足三個月時間練習從未接觸過的手語和拳擊;

 

進組後,沒有臺詞表演難度增大,大多數時間要靠肢體和表情詮釋人物的沉默、壓抑、封閉。

 

努力沒有白費。

 

岸井雪乃不露聲色、舉重若輕的表演,被日媒多次報道盛讚,一舉拿下日本奧斯卡(日本電影學院獎)的影后榮譽;

她主演的《惠子,凝視》去年入圍戛納電影節遇見單元的最佳影片,雖然沒有拿獎,卻是很多觀眾心中的“無冕之王”,甚至有人評價其是“全球第一”。
那這部影片和岸井雪乃的演技,為何如此驚豔?咱們來一探究竟。

 
拳擊題材的影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
 
史泰龍受拳王阿里和查克·維普納比賽啟發寫出《洛奇》,影史留名;
《百萬美元寶貝》拿下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在內的多項大獎,講一個正處於人生低谷期的拳擊教練遇到一名對拳擊感興趣的女孩麥琪,師徒二人為了贏得比賽共同拼搏。
影片中麥琪瘋狂訓練的場景令不少人熱血沸騰。
尤其喜愛拳擊題材的日本,更是佳作頻出。
 
“蘇打”菅田將暉主演的《啊,荒野》,男主角為了替兄弟報仇,走上了學習拳擊之路;
安藤櫻主演的《百元之戀》,講一個頹喪廢柴學習拳擊,改變人生。
以上幾部電影都有一個特點,雖然不乏晦暗悲傷的部分,但全都將拳擊手熱血拼搏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惠子,凝視》卻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以沉靜剋制的寫實風格記錄了一個女拳擊手遭遇困頓與迷茫的經歷。
 
女主角惠子,是一位聽障人士, 生活處處充滿不便與歧視。
雪上加霜的是,疫情期間人人佩戴口罩,她無法再通過唇語來解析對方的意思。
路上不小心碰到路人,對方憤怒地要求她撿起來,她聽不見,於是慌張地逃走。
偏偏,惠子從事的還是高危的拳擊行業。
 
和拳擊館教練溝通,大多數時候只能使用效率極低的手寫板;
 
站到擂臺上,她無法聽到臺下的教練給出的關鍵提示,危險性陡然增加。
成功,遙不可及。
但惠子卻出乎意料,拿下冠軍。
 
也許,你會覺得惠子必定有著過人的運動天賦。
 
很可惜,現實並不是。
 
她天分不高,再加上先天不足的劣勢,很少有拳館幫助她訓練。
上一家拳館,甚至不讓惠子參加練習賽,更別提正式的比賽。
 
只有會長所在的這家老拳館願意接收惠子。
 
兩年中,十公里長跑訓練,各種力量訓練,日復一日,堅持不懈。
 
惠子憑藉過人的熱情、驚人的毅力,與科學的訓練方法才終於拿下了冠軍。
然而,最近她的生活又出現了一個重大變故——這家幾十年的老店即將關閉。
 
命運讓惠子站在了人生的分叉路口,是否要繼續練習拳擊?
 
拳擊對她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過去大多數拳擊類型的影視劇中,主角們之所以走上拳擊之路,或是由於生活失意不順,或出於改變自我的強烈願望。
 
惠子也是一樣,在學習拳擊之前,她壓抑、封閉、自卑。
 
因為聽力損傷,而遭遇校園霸凌。
高中時期,她逐漸變成了他人口中的“問題少女”,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家人出於擔心,把她送去拳館。
 
用暴力對抗不公,以拳頭壓制歧視。
 
可以說,最初的惠子把拳擊當作自我保護的手段。
 
但隨著時間的增長,惠子學習拳擊的理由越來越純粹。
 
拳擊這項運動,生猛暴烈,不斷逼近運動者的極限。
 
在極致的體力輸出中,人們常常能達到專注忘我的境界。
對聽不到外界聲音的惠子來說,拳擊幫助她釋放自我、與世界激烈地交流,是她生活中唯一的出口和希望。
 
但此時的惠子,為何想要放棄拳擊,甘願沒入沉默庸常的生活?
 
因為此刻的她,從生理到心理都異常疲憊。
 
一方面,奪冠後她的身體多處受傷,母親的擔憂和恐懼讓她難過;
另一方面,疫情的催化、拳館的倒閉、會長生病等一系列變故,導致她的心理崩潰,她不想再成為別人的累贅。
 
她覺得自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逃跑。
 
弟弟關心她,她並不領情,反正一直以來問題都只能自己一個人解決;
教練幫她聯繫願意接收的拳館,惠子並不領情。
也有例外。
 
面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會長,惠子心懷愧疚。
 
自己暫停拳擊的決定不敢當面告知會長,出於尊重,惠子手寫了一封信投遞到信箱。
 
卻在意外中,瞥見了生病的會長徹夜研究自己的比賽錄像。
直到那一刻,惠子才醒悟過來——
 
拳擊不僅是為自己而打,更是為無私幫助自己的會長、教練們而打。
 
她身上,承載著太多人的希望。
 
想清楚之後,惠子又重新投入到枯燥的訓練中。
心態上的改變,也讓她看到了周圍人的善意。
 
弟弟關心自己,她開始接受;
當其他陌生人用手語與自己嘗試交流時,惠子也願意敞開心扉。
 
調整心態重拾拳擊之後,本以為惠子會迎來全面的勝利與成功。
 
現實給人澆了一盆涼水。
等待她的不是奇蹟,而是全面的潰敗。
但奇怪的是,這次失敗讓很多人都放鬆下來。
 
住院的會長和妻子看完比賽後,心情反而平靜;
母親和弟弟,提心吊膽之後,也鬆了一口氣。
這是最親近的人才會有的反應。
一人之上的冠軍榮譽,背後一定充滿著傷痛、絕望和疲憊。
惠子沒有拿到冠軍,固然令人惋惜。
 
但惠子沒有因此受太多的傷,也算某種意義的得到。
 
輸掉比賽的惠子,短暫灰心過後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不僅因為她再一次體會到,在孤獨的拳擊路上,還有很多同行者。
 
對手沙耶香並非職業選手,同惠子一樣,為了熱愛的拳擊事業,還要辛苦兼職謀生。
還因為,惠子接受了自己的失敗,接受了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
結尾處,她的表情耐人尋味。
從輸掉比賽的自我懷疑和迷茫,演變成遇到對手的驚訝,再到痛下決心繼續前行的堅韌和釋然。
她跑到高高的坡上,開始了又一輪訓練,也開啟了新的生活。
拳擊,無數次擊倒了惠子,也無數次拯救了惠子。
把她從幽暗封閉的無聲世界裡拉出來,與整個世界溝通交流。
看,這就是生活的模樣。
失敗比奇蹟多,輸是常態,沮喪懊惱,如影隨形。
 
我們能選擇的是對待失敗和不完美的態度。
 
一旦接受這個真相,生活好像也沒有那麼難。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