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說農村好山好水好風光,其實大部分的農村並沒有那麼好的景色。農村現在主要是耕地。而且好風光也漸漸地被汙染或者消失了。
而且,以前經常說城市裡的人更容易得癌症,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得癌症。
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為392.9萬人,其中農村新發病例佔總比的40%,約為157.7萬例。生活不愁、空氣質量比大城市汙染少,人口密集度低,為何農村的患癌人數卻有增無減?
隨著“新農村”的發展,經濟增長,農村地區生活條件實現質的飛躍。與之同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所謂的“富貴病”也多起來了。
慢性病控制不當,隨之而來的就是結腸癌、肺癌、乳腺癌等病變。生活條件好了,吃得好了,飲食習慣越來越貼近城市,相應的“生活癌”與’“飲食癌”也就多了起來。
雖然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農村人口湧向城鎮。但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上,鄉村60歲、65歲以上老人比城鎮更高,分別為23.81%、17.72%。農村老人較多,居住環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也隨之提高。而壽命的增長也與患癌的概率有著“不解之緣”。
通過癌症發病率的統計,發現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癌,無論男女,45歲之後,患癌概率都會猛增。而這個現象主要是因兩個因素導致:一個是基因突變,一個是免疫逃逸。
這兩個因素都需要在體內完成漫長的進化,也就是說,活得越長,進化時間充分,整體患癌的風險也就越大。
農村給人的印象就是,景色都是田園風光,食物都有機綠色,河水撈上來馬上就可以喝。
其實,中國很多鄉村非常凋零,而現代工業、工廠、難以降解的垃圾給當地自然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土壤和水源都遭到汙染。然而,許多農村人口還是在受汙染的土地種莊稼,用受汙染的水灌溉,這樣很容易“病從口入”。
在城市裡,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識一般會更好,很多人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但是在農村,一方面是經濟狀況差,另一方面是健康意識也差。
很少有人主動到醫院花錢進行體檢。這就導致了,一旦身體出現狀況,就已經發展成癌症了。當然,中國城市人口做體檢也以公司安排的被動行為較多。這類體檢很難檢查出癌症,做癌症篩查的人口還是比較少。
農村的老年人的更加節儉。為了不浪費,剩菜捨不得丟掉。可能有些人認為剩菜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量變產生質變。長期的食用,就可能達到一個危險的劑量。不浪費糧食的情況也與農村的胃癌、肝癌發病率高於城市的情況相符合。
除了飲食的營養均衡存在難點,食品安全問題得不到和城市一樣的保障。
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小視,因為價格低廉,很多小商販可能會進一些質量得不到保障的食品。長時間吃這些食物,很難說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農村的衛生所或者診所各種醫療器材不多,對於疾病的診斷可能沒有城市人群那麼精確。且想接受大醫院的更加專業的治療,對於獨居在農村的中老年人是很難的。
一般的疾病,很多農村人可能就想著忍忍就過去了,孩子如果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想到大城市看病是非常困難。可能等到子女幾個月回來一次帶出門治療,或者害怕子女在外上班擔心就不告訴他們。硬抗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誤,發展成更加嚴重的問題。
2018年發佈的全球癌症權威統計報告《2014年中國癌症病發率與死亡率(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4)》顯示,農村地區的癌症發病現象與欠發達國家相似,這可能與貧困和慢性傳染病有關。
農村比較常見的癌症有胃癌、食管癌、宮頸癌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都有“窮癌”之稱,是農村多發的消化道癌症。環境汙染、幽門螺桿菌感染、醃製食品等都容易導致胃癌、食管癌的產生。
衛生條件差、缺乏篩查和健康意識使得農村婦女更容易出現宮頸炎和HPV病毒感染,從而加大了宮頸癌發生的概率。
農村地區存在增加肺癌風險的高危因素,比如採礦、燃燒煤炭、工廠汙染物排放等都會汙染空氣,提高當地人口的肺癌風險。
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規律作息,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病率。飲食上多素少葷,少吃醃製食品、黴變食物、油炸食物等。
另外,平時要做好日常身體衛生工作,避免身體受到病毒和細菌感染,導致炎症反覆發生。某些慢性炎症容易導致癌變,比如胃炎、宮頸炎、肝炎等。
學習健康衛生知識。當身體有任何不適的時候,應到醫院做檢查。
尤其對於土壤和水源已經受到嚴重汙染,周圍癌症頻發的鄉村,這是逃離癌症威脅最為重要的一項。
然而,要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的防癌意識,僅靠他們自己是很難做到的,而是需要國家和社會機構投入資源去教育他們,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總結:
近些年國家也在積極地對農村的衛生情況進行改善。但是,想要提高農村人的生活條件,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最重要的是改變那些落後的衛生習慣、發展農村的經濟、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讓更多的年輕人願意留在家鄉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