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國醫大師鄧鐵濤在天氣晴好、陽光燦爛的日子,每天午飯前的中午時分圍繞樓下空地悠閒散步十數個圈,尤其在陽光充沛的夏日,稱此為“午間散步採陽養生法”,於此受益頗多,因而建議身邊人也常加練習。
正午是一天中陽氣最隆盛的時候,人體自身的陽氣也達到一天中相對最旺盛的狀態,此時在陽光下散步可振奮、激發人體的陽氣;另外,散步時最好以背部朝陽,背部乃人體督脈所居處,督脈總督人體一身之陽經、總轄一身之陽氣,督脈經氣旺盛,則人體一身之陽氣隨之旺盛。
總之,在正午溫暖燦爛的陽光下散步行走,可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加快新陳代謝,振奮人體本身之陽氣;另外,陽光下散步還有助於採集天地間之陽氣,補充人體陽氣之不足,長期堅持,可使人體陽氣充足,精力充沛,生機旺盛。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於中老年人以及陽虛體質的人群練習。人到老年,真元漸耗,身體陽氣漸趨不足,容易出現一派陽氣虛弱之象,如怕冷、惡風、面色白、氣短乏力、容易疲勞、精神萎靡不振、腰膝痠軟冷痛、小便頻多清長、夜尿多等表現,這些症狀在老年人群中很多見,有這些症狀的老年朋友,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午間採陽
此外,這項練習還適合於一些經常無精打采、愛打瞌睡,總感到精力不濟的年輕人群。雖然年輕人一般而言體質都很好,體內陽氣充沛,精力旺盛,少有陽虛的表現。但是當你某一段時期總感覺白天精力欠佳,睏乏想睡覺時,這提示你身體內代表生命力和活力的陽氣已經在“犯懶”了,可能是由於你的睡眠作息不夠規律使得體內陰陽交接失和,或者是由於其他的某些原因,致使體內的陽氣蟄伏於內、振奮乏力,人體此時容易表現出一派睏倦、乏力、精神不振的現象。宜於正午時分,戶外散步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通過促進氣血流通、振奮陽氣,可有效改善上述情況,提高白天的工作、生活效率和質量。
中醫講“春夏養陽”,春夏兩季自然界萬物生長、陽氣充盛,人與自然相應,人體陽氣也處於相對較旺盛的時期,故而春夏兩季是補養人體陽氣最佳的季節。因此,從順應自然的角度出發,午間散步採陽選擇在春夏兩季進行效果更好。
當然,在寒冷的冬季,午間陽光充沛時進行戶外活動,也可起到促進氣血流通運行、振奮人體陽氣的作用。
宜午飯前
此法時間一般選擇在午飯前,11:00-12:00這個時間段內進行,具體以感覺身體溫暖舒適、微微出汗為度。散步前後要注意喝點溫開水。讀者朋友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練習。
健康提示
注意,這種方法,必須長期堅持才能逐漸體會到效果,如果僅僅堅持一兩天便說沒效果,那是深自誤也。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長期遭受病邪困擾已經令身體陰陽紊亂,氣血失衡得比較嚴重,自然貴在堅持,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是也。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活到百歲的智慧—國醫大師鄧鐵濤的養生之道》
主 編:鄒 旭 吳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