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
今天上午9時,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
市人民政府市長姚高員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
姚高員:去年全市生產總值18753億元,增長1.5%
2022 年是新一屆市政府開局之年,也是極具壓力、極富挑戰極不尋常的一年。
去年,全市生產總值18753億元,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51億元、增長2.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77043元和45183元,分別增長3.1%和5.8%,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71;連續16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特別是,我們聚焦3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深謀實於、取得了顯著成績: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國家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杭州超重力場”“杭州極弱磁場”2個大科學裝置加快推進,11個餘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10個省實驗室杭州佔7席,全球創新指數城市排名躍升至第14位創歷史最好成績。
——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全力籌辦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31個訓練場館全部竣工驗收。地鐵三期建設圓滿收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16公里、居全國第六,城市快速路全面成網、通車裡程達480公里。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八個方面高質量融合發展,開啟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蝶變躍升新實踐、推動城東智造大走廊邁出新步伐。出口首破 5000 億元大關、達5141億元,佔全國比重2.15%。
姚高員:一年來,我們著重打了“八場硬仗”
(一)打好疫情防控硬仗,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二)打好經濟穩進提質硬仗,高質量發展基礎有效夯實。
(三)打好科技自立自強硬仗,創新發展動能更加澎湃。
(四)打好改革攻堅硬仗,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強。
(五)打好亞運籌辦硬仗,城市發展能級持續提升。
(六)打好文化軟實力提升硬仗,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七)打好綠色低碳轉型硬仗,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魅力彰顯汙染防治持續攻堅。
(八)打好保障改善民生硬仗,幸福美好生活共創共享。
十方面民生實事高質量完成——
①新建中小學幼兒園 85 所,新增學位70680個。
②完成回遷安置 13213 戶,新增公租房貨幣補貼保障家庭4.7萬戶,新開工保障性住房 137.3 萬平方米。
③新增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 308 處,開放免費或低收費全民健身場地 11933片。
④實施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擴面,惠及農業主體 16482 戶。
⑤新建社區級公園 71 個,新增鄉村(社區)博物館 50 家。
⑥規範化改造避災安置場所 300 個,新增應急救護持證人員 9.9 萬名。
⑦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242 個、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 1070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 69 個。
⑧新闢優化地鐵接駁公交線路 50條,新增地鐵出入口非機動車停車位 14695個。
⑨新增普惠託位8358個、嬰幼兒成長驛站 185 個、老年大學(學堂)16 所、康養聯合體 24 家。
⑩完成重要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 145 處,規範化殘疾人之家 68 家。
姚高員: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5%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和亞運攻堅仗,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率先探索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富裕和現代化路徑,在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展現頭雁風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城市範例。
2023 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重點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聚焦穩進提質,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
深入實施政策績效提升行動。精準高效落實省“8+4”經濟政策體系,安排 480 億元用於新出臺的經濟高質量發展8方面64 條措施,實施平臺經濟、總部經濟等專項政策。
深入實施項目促進提速行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製造業投資增長15%,力爭工業投資1100億元。安排市重點項目858個年度投資2060.9億元,安排投資10 億元以上製造業重大項目77個。
深入實施消費激活提振行動。加快推進國際新型消費中心建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網絡零售額增長6%。
實施消費券促消費行動,開展“免費遊杭州”“宋福杭州年”等活動;
一季度全市國有A級收費景區首道門票免費,鼓勵非國有A級景區免費開放,吸引市民和遊客住民宿、賞民俗、遊鄉村。
深入實施拓市場搶訂單引外資行動。組織150個外貿團組,參加100個以上境外展會,實現出境企業3000家,新增外貿訂單1000億元,貨物貿易出口額佔全國份額穩中有進。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6%。
(二)聚焦實體經濟,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高水平重塑數字經濟第一城。大力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全面落實“1248”計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8.5%。
加快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五大產業規模分別突破8000億元、1200億元、6500億元、1700億元、2200億元。
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服務業標杆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5%。積極創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紮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實施農業高質量發展“520”工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數字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
發展壯大一流企業梯隊。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0家、省隱形冠軍企業1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50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家。
全面提升產業平臺能級。全面啟動臨空經濟示範區核心區建設,騰出產業空間2850畝,招引1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0個,加快“2+3”臨空產業集聚,帶動城東智造大走廊加速崛起。
(三)聚焦創新制勝,全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1個國家實驗室和2個大科學裝置建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0家。
推動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加快西湖大學三期建設,支持西湖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開工國科大杭高院主校區,加快浙江中醫藥大學富春主校區建設,推動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學院)正式設立並運行。
加快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新引進“西湖明珠工程”頂尖人才培育對象15名,新引育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各150名,新引進 35 歲以下大學生35萬名。
(四)聚焦“兩個健康”,全力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新飛躍。
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實施《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謀劃出臺新一輪試點改革事項。打造最講信用城市”。
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500億元。
大力支持平臺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鼓勵平臺經濟二次攀登、紮根杭州、做大做強。深化與重點平臺企業戰略合作。
(五)聚焦文化興盛,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
厚植歷史文化底蘊。加快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西湖世界愛情文化公園建設。
打造文化文明品牌。全力創建第一屆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深入開展“做文明使者,迎亞運盛會”文明好習慣養成等十大專項行動。
增強文化產業實力。謀劃打造世界級旅遊樂園,培育3家千萬級核心大景區。
(六)聚焦亞運牽引,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品質和開放水平。
高水平辦好亞運盛會。向世界呈現一屆“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新增群眾身邊體育設施300處以上、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35.4萬平方米以上,舉辦賽事活動1500場以上。
高起點規劃城市空間。加快構築“一主六輔三城”的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態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間格局。
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推動地鐵四期全面開工。開工建設錢塘高鐵站,加快杭溫、金建、建衢等鐵路建設;提速中環、杭淳開高速、錢塘江“四改三”、滬乍杭鐵路等重大項目。
創建未來社區100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40個,新建改建城市公園60個,建成城市風貌樣板區10個、縣域風貌樣板區6個。
高標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 26個執法領域制定“輕微違法首違不罰”告知承諾清單。
高質量推動對外開放。促進杭州都市區同城化、夯實杭州都市圈基本盤。
(七)聚焦綠色發展,全力打造全域美麗新杭州。
推進環境汙染防治。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於88%、PM2.5平均濃度低於28微克/立方米。率先建成國家級無廢城市”。
加強生態修復。啟動國際溼地城市創建申報,啟動第二植物園建設。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支持建德打造浙西儲能中心。
(八)聚焦共同富裕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認真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初步遴選形成13 件民生實事——
1.“撫幼育苗”在杭州;
2.“穩崗樂業”在杭州;
3.“銀齡關愛”在杭州;
4.“弱有眾扶”在杭州;
5.“‘救’在身邊”在杭州;
6.“舒心就醫”在杭州;
7.“安居頻新”在杭州;
8.“美好家園”在杭州;
9.“低碳暢行”在杭州;
10.“一路暢通”在杭州;
11.“綠地碧水”在杭州;
12.“強文健體”在杭州;
13.“除險保安”在杭州。
持續推進“擴中提低”改革。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8%以上。
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新增家庭養老床位4800張,創建全國首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新增託位5000個、其中普惠託位3000個。
新建成中小學和幼兒園72所、新增學位6.1萬個。完成回遷安置2萬戶,發放公租房貨幣補貼8萬戶,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間),籌建共有產權住房1萬套。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啟動和美鄉村建設“1312”工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東部地區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100萬元,西部地區75%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增長10%以上。
(九)聚焦除險保安,全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強化公共安全保障。穩妥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確保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運轉。
織密基層平安網。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食藥環”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
深化韌性城市建設。整體推進城西南排、西險大塘、海塘安瀾三大工程,完成 113 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湯晨琛 周辰璐 邵婷
攝影 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