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很怕“鹹”的器官。日常吃進去的鹽,95%都是由腎臟代謝掉的,攝入鹽太多,腎臟的負擔毋庸置疑會被迫加重。
再加上食鹽的主要成分——鈉,有很強的親水性,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鈉在體內積累,同時易引起水腫,因此加重腎臟的負擔,致使腎臟受損。
此外,吃鹽過多還容易引起高血壓、造成鈣流失、提高患腎結石、心臟病和胃癌的風險。
圖源:壹圖網
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這裡不只包括一日三餐吃進去的食鹽,還要算上各種食物中的“隱形鹽”:
調味品:醬油、味精、雞精、椒鹽、辣椒醬、豆瓣醬、蝦醬、魚露等;
發酵豆製品:豆豉、臭豆腐、腐乳等;
餅乾甜點:含鹽餅乾、蘇打餅乾、膨化食品、薄餅、蜜餞、果乾等;
加工肉:肉乾、肉脯、肉鬆、臘肉、臘腸、燻肉、鹹魚、火腿、午餐肉、魷魚絲等;
醃製菜:榨菜、醃菜、泡菜、酸菜、橄欖菜、梅乾菜等;
其它:某些早餐麥片、穀類脆片、涼麵等。
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要經過腎臟排洩,人體攝入的蛋白質越多,腎臟的負擔就越重。
具體來說,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濾過,對於本身就有腎臟問題的人來說,還會加速其受損傷腎臟的腎小球硬化,從而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所以,大家務必記得一點:再優質的蛋白質,只要攝入過多,就會成為腎臟的負擔。
圖源:壹圖網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個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約為體重(千克)×0.8克。
一個普通大小的雞蛋、一兩瘦肉、一盒牛奶、二兩豆腐,蛋白質含量大約都在7克左右,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飲食~
有多項研究表明,任何一種高糖食物均會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抵抗和血壓升高。而這些壓力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速腎功能的衰竭。
因此,大家一定要警惕高糖食物,比如糖果、糕點、碳酸飲料、果汁飲料以及某些高糖膳食等。
約翰·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飲用大量含糖汽水和果汁的人,比不飲用的人更易患慢性腎病。
圖源:壹圖網
春天,一個困困困的季節,很多人習慣喝杯茶來解困,更有甚者,把茶泡得濃濃的,提神醒腦效果加倍。
但其實,這樣喝茶對腎的傷害不小。
其一,濃茶中的草酸含量較高。草酸在尿路中容易草酸鈣結石,引起腎結石,還不利於鐵的吸收。
其二,濃茶含有較多的氟。氟主要經由腎臟排出,當人體攝入過多的氟時,腎臟負擔就加重了。
圖源:壹圖網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多濃才算濃?
其實並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主要看口感和顏色,如果喝起來帶有苦澀,並且顏色也十分渾濁,那就是濃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