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全球最高!和糖和酒精無關,這個自毀壽命的習慣,很多人還在堅持……

死亡率全球最高!和糖和酒精無關,這個自毀壽命的習慣,很多人還在堅持……

然而中華美食多,但飲食習慣的隱患也確實不少,我們有一些飲食習慣,是會損害健康甚至致命的。

世界著名健康雜誌《柳葉刀》公佈過一項納入195個國家和地區人群的大樣本研究結論為:“中國人膳食精細少纖維、高鹽,癌症死亡率全球最高!

這篇文章表明,2017年中國因膳食精細少纖維、低水果攝入、高鹽等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均為世界人口前20大國中的第一名

我們中國人吃飯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1. 鹽吃多了

中國人真的很愛吃鹽,重口味的高鹽飲食往往與高血壓、增加胃癌風險、促進鈣流失、增加腎臟負擔等密切相關。

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接收每天氫療知識吧

放眼全球,中國人均食鹽攝入量居高不下,甚至已經是世衛組織推薦攝入量的2倍

雖然鈉元素是人體必需的,但鈉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如果腎臟無法將多餘的鈉全部排出,鈉就會在血液中積累,造成血容量增加,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動脈血壓也會隨之升高。引發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慢性腎病等疾病。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不應超過6克(差不多一個啤酒瓶蓋那麼多),而嬰幼兒和兒童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人吃的應該更少。

另外,明鹽易躲暗鹽難防,除了做飯放的鹽,食物中還有很多不那麼鹹的「隱形鹽」。

比如醬油、雞精等各種調味料,乍一看跟鹽無關,但裡面的增鮮劑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都是供鈉大戶,一大勺(15 ml)醬油差不多含1005 mg的鈉,而400mg的鈉就等於1g鹽

還有我們平時吃的一些加工食品,火腿、香腸、各種罐頭、餅乾、話梅這些或酸或辣或油的食物,因為有其他味道的掩護,鹹的很低調,但隨便吃點兒這一天的鈉攝入就爆表了。

2. 精白米麵吃太多了

張文宏醫生曾經特別提醒:以精製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為主導的飲食營養方式,很難支撐我們活到 90 歲以上

但我國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米飯為主,無論南北東西,我國居民的主食都以注重口感、方便消化的“精白米麵”為主。

2016年一項研究彙總了45項相關研究,證明和不吃全谷雜糧的人群相比,每天吃90g全谷雜糧食物,能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19%,中風的風險降低12%,心腦血管病整體風險降低22%,如果每天吃210-225g的量則癌症危險率降低15%,全因死亡率降低17 %

3. 水果吃少了

相比鈉的攝入過量,大多數中國人的水果攝入量不足。

雖然水果攝入少了不會致命,但是容易缺乏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身體消化或吸收的所有成分,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我們維持腸道健康、排便通腸、輔助降低膽固醇水平、控制血糖、體重水平。

同時,膳食纖維也有助於降低心臟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類型癌症的發生風險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多吃水果,但真正能做到的估計沒有幾個。《柳葉刀》報告中對水果的推薦量是每日250g左右,也就是說每天要吃半斤。為了能夠達到這個量,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做:

選擇健康零食:將水果洗淨切好放入冰箱作為平時的零食。不過有一點要提醒的是,市場上賣的那種脫水水果乾可不算健康零食。那種水果乾不能像新鮮水果那樣產生飽腹感,而且熱量極高。

在飲食中加入更多的水果:把水果添加到三餐飲食中,比如在早餐麥片或燕麥片上撒上一把藍莓,在全麥吐司麵包上加上芒果片等等。

把水果榨成果汁:用天然新鮮水果製作飲料,但是不要喝加工果汁。

而針對高鹽、低雜糧、低水果這三大問題,我們要記住這10句話!

怎麼吃才能救命?記住10點!
01
 每天吃鹽不超6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每人每天食用鹽量別超6克。烹調少放鹽,也要少吃醃製食品以及黃醬、腐乳等。

02
 每週至少吃1~2次穀類 

每週至少吃1~2次穀類,粗糧、全穀物可佔到主食總量的1/3左右,如玉米、小米等。超重肥胖者尤其要注意。


03
 每天吃一把豆製品 

食用大豆或豆製品有助於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病風險。成人每天攝入大豆25克,或者豆製品,如南豆腐125克、或北豆腐75克、或豆腐絲55克、或豆腐乾45~50克。

04
 每天吃一把堅果 

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吃10克堅果,就能顯著降低人們死於常見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10克堅果相當於2-3顆核桃、或7粒花生、或7顆腰果、或8顆杏仁、或100粒葵花籽。

05
 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06
 每週吃夠25種食物 

日常飲食中食物品種的多樣性,多吃蔬菜水果、奶類、大豆等,適量吃動物性食物,控制鹽、油、糖的攝入量。

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接收每天氫療知識吧

07
 每週至少吃一次魚 

魚類對心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主要歸因於Ω-3 脂肪酸的含量。魚肉還富含優質蛋白質,且飽和脂肪含量較低。推薦每週吃魚280~525克,尤其是深海魚類。

08
 每天紅肉攝入不超75克 

豬、牛、羊肉等紅肉相對於禽類和魚肉這類白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則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紅肉每天攝入應少於 75克。

09
 每天吃油不超20克 

建議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亞麻籽油等。且每日食用油最好不超過20克,大概是兩白瓷勺的油量。

10
 每天喝一杯奶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攝入兩份乳製品(一份指244克牛奶/酸奶、15克奶酪、5克黃油中的一種)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7%,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23%。

來源:科普中國/健康時報

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放到您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先收藏,再發給關心的人,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通知:視頻前面讓大家抓狂的廣告由微信自動添加,不受小編控制,請大家諒解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點下面,點下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