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貞醫院建院老專家、原副院長、原幹部保健科主任、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於2023年3月24日因病去世,享年83歲。
上世紀90年代起,洪昭光教授致力於健康教育,從幾頁講義,到出版的十餘本書籍,從電視節目到線下健康教育課堂,他的健康講座,曾風靡大江南北,成為廣受公眾歡迎的健康教育專家。
與華羅庚等人研發“北京降壓0號”
成為當時首選降壓藥
在從醫生涯中,洪昭光教授始終踐行著自己對“一個好醫生”的要求。1961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洪昭光開啟了自己的醫學生涯。
上世紀70年代,洪昭光來到北京東郊一家工廠開展群防群治工作。在工廠中,他見到許多工人被高血壓折磨。彼時,高血壓患者每天需要多次用藥,用量多,對工作繁忙的工人來說,服藥極為不便。
在工廠內的一間土藥房內,決心為工人解決問題的洪昭光開始了藥物研製工作。通過優選法,加上中醫君臣佐使的合理配伍理念,僅用一年時間,洪昭光就與華羅庚教授、吳英愷教授等共同研製出“北京降壓0號”。
一天只吃一粒,幾天就能起效。“北京降壓0號”所需費用僅為常規降壓藥的20%~40%。吳英愷教授向原衛生部推薦此藥後,相應文件出臺,“北京降壓0號”成為當時全國高血壓的首選降壓藥。
作為主要研發參與者,洪昭光教授卻十分謙虛。據一位熟知洪昭光教授的業內人士回憶,洪昭光教授曾說:我只是“北京降壓0號的助產士”,華羅庚教授是“北京降壓0號之父”。“洪教授說得很幽默,很謙遜,但實際上他做了很多事情。”
“醫學就是人學,醫學是仁心、仁術。”對於醫生這一職業,洪昭光教授曾寫下這樣的文字:“醫生,絕不單是一個科學技術的載體,同時擁有哲學的智慧、人文的情懷、人性的溫暖、科學技術和藝術性的話,才能成為一個好醫生。”
致力於公眾健康教育
健康講座風靡大江南北
洪昭光教授在臨床工作中認識到,“醫生僅僅治病”是不夠的,如果能夠提前預防,許多患者能夠完全避免患病,往往只需要一兩句話的叮囑。
上世紀90年代,健康知識對老百姓來說並不易得。如何才能把健康知識傳播給大眾?他開始思考應該怎樣講述科學道理,並身體力行地付諸實踐。剛剛開始講授健康知識時,洪昭光教授的講解常被聽眾記錄下來,形成手抄本、複印本,被廣泛傳播。
一位曾採訪過洪昭光教授的記者回憶說,洪教授健康講座真正被大眾關注時,已經60多歲了。“洪教授健康講座的成功之處就是沒有把醫學當說教,而是非常平和地來聊天,用他的話來說,是‘話療’,這符合老百姓的心理,會覺得醫生就像朋友一樣。”
如何把複雜的醫學知識,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洪昭光想到了編創口訣,“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深呼吸,下蹲起,十點十分去看戲”……這些耳熟能詳的“順口溜”早已為公眾熟悉。
“能夠感受到,洪教授在做健康教育時在不斷總結、不斷提煉、不斷昇華、不斷思考。他不是拿一套東西一直講下去。最後他在講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調節心理,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位熟悉洪昭光教授的業界人士說:“他一直是活到老,學到老,沒有停息過,這點我印象很深刻。”
2010年1月,在健康時報創刊十週年慶典上,授予洪昭光等一批健康教育專家獲得最具影響的健康教育專家稱號。
“洪昭光教授是許多老年人科學養生的啟蒙老師,很多老人的養生理念,都是從他講座講義的幾頁複印紙開始的。”多位洪昭光教授的忠實讀者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達深深的悼念。
洪昭光教授曾寫下自己的目標,生如春花絢爛,走如秋葉靜美;無病無痛,無疾而終;平安百歲,快樂輕鬆。
洪昭光教授千古!
延伸閱讀:
洪昭光教授的健康順口溜
從小養成好習慣,四十指標都正常,
六十以前沒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
輕輕鬆鬆一百歲,快快樂樂一輩子;
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
節省醫藥費,造福全社會,
何樂而不為!
天天“三笑”容顏俏;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借問留春術,
淡泊寧靜比藥好。
微笑
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創造財富;
微笑不用投入,但能提高產出;
微笑不用費力,但能使人美麗;
微笑不用花錢,但能讓人心甜;
微笑是軟實力,勝過高科技。
運動
適量運動三個有:有恆、有序、有度。
快樂運動三個不:不攀比,不爭強,不過度。
健康運動三五七:三十分鐘三公里;一週運動五次;心率加年齡約等於170。
健康三字經
管住嘴,邁開腿;
八分飽,八杯水;
八千步,子午睡;
不攀比,不受罪;
有頭腦,沒心肺;
養心湯,一百歲。
養心八珍湯
慈愛心一片、好肚腸二寸、正氣三分、寬容四錢、孝順常想、老實適量、奉獻不拘、回報不求。
以上八味藥,共置寬心鍋內炒,不焦不躁;
再放公平缽內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本,淡泊為引;
菩提子大小,和氣湯送下,清風明目,早晚分服。
可淨化心靈,昇華人格,物我兩忘,榮辱不驚。
功效:誠實做人,認真做事,延年益壽,消災祛禍。
健康“三平”
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粗糧細糧豆腐;
平和心態,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
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合理膳食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若要身體好,三餐八分飽。
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
“二”是每天攝入25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六兩至八兩主食;
“三”是每日進食三份高蛋白:一兩瘦肉(二兩魚蝦),一個大雞蛋(或二兩雞和鴨),二兩豆腐(或半斤黃豆);
“四”是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紅”是一天一個西紅柿,或喝少量紅葡萄酒;
“黃”是黃色蔬菜,胡蘿蔔、西瓜、紅薯、老玉米、番瓜、紅辣椒等;
“綠”是綠茶及深綠色蔬菜;
“白”為燕麥粉、燕麥片;
“黑”是黑木耳。
兩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二兩肉;
粗糧細糧六七兩,少油少鹽最理想。
什麼都吃,適可而止;
七八分飽,營養正好。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飯後喝湯,越喝越胖。
三個半分鐘
醒過在床上躺半分鐘;
坐起來停留半分鐘;
兩條腿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鐘。
三個半小時
早上活動半小時;
午睡半小時;
晚上散步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