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小林被班主任性侵時,只有15歲。他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那個當地有名“明星教師”的性侵對象。
那天晚自習結束後,老師對小林說:“下課後,要不你來我家,幫忙統計班上同學的成績”?小林欣然答應,很高興老師這麼器重自己。加上自己家裡窮,也沒什麼機會接觸電腦,這樣一來,還可以讓老師教自己一些電腦知識。
那天晚上,老師和小林睡在同一張床上。深夜,小林迷迷糊糊地發現,老師竟在親自己的胸肌,手也從自己身上緩慢地轉移到“下面”。小林懷疑自己在做夢,睜眼一看,竟然不是夢。就這樣,小林被老師猥褻了。
事情發生後,小林總是失魂落魄,平時上課也很難集中精神,成績自然是一落千丈。日常生活中,他對男女關係也變得更敏感多疑,甚至到了厭惡和男生相處的地步。
小林也有想過了結生命,但為了農村的父母,自己不得不硬著頭皮活下去。
02、“我當時已經22歲,談過女朋友,知道自己在遭受什麼”
當時大二在讀的小宋,從沒想過,自己會被高中班主任性侵。
一次週末,來自己讀大學城市出差的老師,約小宋一起吃飯,為感謝老師當年對自己的教育之恩,小宋欣然答應。
吃飯時,老師向小宋說,自己在這裡人生地不熟,心裡很孤獨,提議他到宿舍過一夜,好聊天敘舊。
那天晚上,老師正要對小宋實行猥褻,黑暗中,小宋奮力反抗。事情發生後,小宋三觀盡毀。這些年,他一直強迫自己,忘記那天發生的事,就當一切都是夢,但他越是想忘記,記憶就越深刻。
03、“沒有把事情上升到性侵的高度”
小漢,也是這群被性侵男孩中的一員。一天晚自習結束後,老師把小漢單獨叫出去,說兩人一起聊聊。由於當時聊得太晚,老師提議小漢,可以到自己家裡住一晚,明早再回學校。出於對老師的信任和喜愛,小漢答應了。
同樣的套路,同樣的作案方式,老師對小漢進行性侵犯。
回到宿舍之後,一群男孩子在討論老師的這些行為,但大家都是開開玩笑說出來,沒有上升到性侵的高度。
後來,惡魔班主任更是以開展心理輔導班之名,對男學生們進行性侵。誰要是反抗,老師就利用班主任的職務,進行打壓。
十年過去了,老師的惡行依舊沒有停止。這一次,他們決定站出來發聲。
性侵背後,這些問題需要重視
隨著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女性的性侵問題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人們對男性被侵犯的關注,遠低於女性。
根據廣東省公佈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每100個男生中,就有2~3個有被迫性行為,男生遭到性侵的數據,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性侵背後,有哪些重點最值得大家關注?
1、多數性侵為熟人所為
2018年,根據相關權威媒體公開報道的317起性侵案例中,熟人作案超過6成。性侵害行為隱匿在熟人網絡中,出於信任,性侵發生後,大多數人都不會懷疑熟人。
2、性侵案例中,師生關係佔比最高
317起性侵案件中,師生關係比例最高。由於職業特性,老師有更多機會單獨接觸孩子,此外,師生關係中的權力不對等,也增加了性侵被發現的難度。
3、性侵的報案率極低
相關國際數據顯示,10個性侵受害者中,只有1人會選擇報警,國內的統計數據更為嚴重,性侵的報案率只有7.3%。
4、男性被性侵後取證更難
根據瑞銀慈善基金會在中國內地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受侵犯的男生數量比女生高出2.7%;曾經經歷過性侵的兒童總數,是家長報告的8倍。
5、網絡性侵
網絡性侵是指通過網絡軟件誘騙青少年拍攝裸照、重點敏感部位、不雅視頻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兒童接觸網絡的機會增多,網絡性侵兒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6、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或是為保護孩子的聲譽,或是為了面子,很多家長得知孩子被性侵後,都選擇私了,或乾脆保持沉默,這對孩子造成的二次傷害極大。
孩子遭遇性侵,家長應該怎麼做
大多數性侵案中,家長聽到孩子說受到傷害時,第一反應是不信任,孩子可能亂說,但小九想告訴各位家長,面對兒童性侵犯,家長一定要“小題大做”。
1、家長的不信任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兒童性侵發生後,除了施暴者對孩子造成傷害以外,家長處理事件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是否會受到二次傷害,這種傷害一旦形成,極有可能終生伴隨孩子。
當孩子向家長髮出求救信號時,家長應該引起警惕,留意孩子身上是否有其他異常行為,以免造成嚴重的悲劇。
2、第一次時間進行取證
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後,家長應第一時間進行取證,如事發時,孩子身上穿著的衣物、內褲等,可能有對方殘留的DNA線索,一定要封存好。
待孩子的情緒穩定後,邀請相關專業人士陪同,鼓勵孩子說出事件的經過,並告訴他們,這不是他們的錯,不要為此感到羞恥或內疚,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他。
如果事件已經發生一段時間,家長在與犯人對峙時,一定要保留相關錄音對話,這也是一種有力的證據。
3、對孩子做好後續的心理輔導
兒童遭受性侵後,心理上的陰影可能一生都難以抹去,家長一定要做好心理撫慰。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知名專家崔主任表示:性侵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可能伴其終生。兒童會表現出抑鬱、恐懼、焦慮、做噩夢等外化情緒;青少年則會用自殘、吸毒、抑鬱等外化行為,宣洩自身的痛苦。
長期以來,人們覺得只有女性才會遇到性騷擾、猥褻、性侵。事實上,很多男性在成長路上,也曾有“被性侵”經歷,卻因為“男人是剛強的,男人怎麼可能會被侵犯,男性被侵犯多丟人,男人被侵犯是享受吧…”一類的刻板觀念,男性侵犯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社會關注。
不要忘了,性侵,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參考資料:
1、《數據|看不見的兒童性侵案》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2019-08-16
2、《遭性侵孩子最需要心靈關懷》 人民網2020-05-20
3、《一封性侵舉報信背後的男孩們》 真實故事計劃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