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晚間,Redmi正式發佈了旗下Redmi Note系列的最新機型,也就是Redmi Note 12 Turbo。
如果此前有關注過我們三易生活相關內容,想必你可能已經瞭解過Redmi Note 12 Turbo的一些預告信息了。而它也正是之前高調宣佈,且頗為引人關注的第二代驍龍7+移動平臺首發機型。
-
Rredmi的新一代“性能小金剛”,這次亮點不止性能
雖然大家此前就已經知道,Redmi Note 12 Turbo最大的特色就是此次首發的移動平臺,但如果你就此以為,這款機型的亮點僅僅只有性能,就未免有失偏頗了。
畢竟除了硬件平臺之外,Redmi Note 12 Turbo其實還有一些很值得關注,甚至可以說是具備深遠意義的其他細節。
比如說在外觀方面,Redmi Note 12 Turbo在配備了高規格SoC與大容量電池的基礎上,還將機身厚度和重量控制在了僅為7.9mm、181g的水平。
考慮到其所搭載的SoC在架構上完全源自“旗艦主控”,所以實際上也變相證明了,旗艦級SoC的CPU超大核在降頻後的能效比會得到極大提升這個事實。換句話說,它可能為後續更多類似的、基於旗艦級SoC“降頻降功耗”而來的中高端平臺,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探索意義。
又比如說在屏幕配置上,Redmi Note 12 Turbo此次採用了一塊具備12bit色深、最高1000nit亮度的旗艦級柔性OLED面板,並支持以往僅有旗艦機型才具備的杜比視界HDR標準。
換句話說,通過這款新機,Redmi實際上變相擴展了“杜比視界”標準在整個智能手機行業中的影響力。有趣的是,縱觀業界就會發現,如今確實有越來越多的新機開始支持“杜比屏”,甚至包括許多以往對這一標準並不感興趣的品牌,也推出了符合杜比視界標準的新機。這也就意味著,杜比視界這個到目前為止業界最高規格的HDR標準,正在逐步成為智能手機屏幕規格、乃至移動HDR內容生態的“共識”。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顯然有助於日常使用體驗的進一步提升。
最後在工藝細節上,Redmi Note 12 Turbo也成為了迄今為止第一款取消屏幕面板支架,將屏幕直接與中框銜接的Redmi Note系列機型。根據日前的相關爆料信息顯示,這似乎並非個例,也代表著接下來中端機有望將迎來一次集體的設計升級。
-
全球首發驍龍7+ Gen2,但不僅僅是“首發”
當然,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最看重的可能還是Redmi Note 12 Turbo此次的性能,也就是由它首發的、全新的驍龍7+ Gen2移動平臺。
驍龍7+ Gen2有多強?其實我們三易生活此前就已經做過詳細的解析了。簡單來說,它的CPU、GPU,包括AI加速器基本都可以視作是驍龍8+ Gen1的“降頻版”。這也就意味著,它不僅使用了高能效的臺積電4nm製程,本身更是擁有此前同類中端SoC難以企及的“超大核”、“大規模GPU”、“高AI算力”等特性。
在此基礎上,合理的降頻設計實際上又為驍龍7+ Gen2帶來了比驍龍8+ Gen1更高的能效,使得基於這款新平臺來打造更輕薄、也更親民的“中端旗艦”成為了可能。
但如果你以為Redmi Note 12 Turbo僅僅只是“首發”了新平臺,未免就想得太過簡單。因為Redmi此次還不只是單純的“首發”,而是與高通合作,率先對驍龍7+ Gen2實現了功能的定義和性能優化。
比如說在遊戲場景下,Redmi Note 12 Turbo就可以通過自研的“FEAS2.2”穩幀技術,實現全程不降亮度、接近滿幀的電競級性能。
而到了影像場景中,Redmi Note 12 Turbo裡的驍龍7+ Gen2也深度適配了小米自研的“影像大腦2.0”。配合其本身所具備的、具備光學防抖的6400萬大底主攝,已經能夠很好地應對大量日常使用場景,讓“中端機”在影像體驗上短板更少、實用性更高。
-
如何進一步提升性價比?Redmi有了新的答案
多年前,當剛剛獨立的Redmi推出Redmi Note 7系列時,他們曾經首創了“18個月保修”的服務項目,通過更高的售後成本率先拉昇了這類機型的“耐用度”內涵。
而到了Redmi Note 12 Turbo上,一方面通過首發全新的、跑分達百萬級的高性能平臺,重新定義了“中端機”的性能水準。
另一方面,Redmi Note 12 Turbo更是一口氣推出了從8+256GB到16+1TB的四種存儲組合,並通過最低僅1999元、最高也不過2599元的首發價,高調引領了高性能中端機的“內存自由”。
這還沒完,Redmi Note 12 Turbo此次還有長達48個月、也就是4年不卡頓的軟硬件耐用設計。而首銷期間的免費碎屏保政策,更是相當於變相的再次提高了這款新品的整體“性價比”。
如果說曾經的Redmi Note系列頂多只是靠著“高性能+良心價格”來影響整個行業的話,那麼從Redmi Note 12 Turbo開始,Redmi的主流機型便正式步入了“高性能+大內存+高端工藝+長耐久+良心價格”的新時代。
而這是否會重新定義“中端機”的性價比內涵,並再一次影響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呢?就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了。
視頻|三星旗艦機發展史,從一個巔峰到另一個巔峰的“安卓機皇”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 三星的旗艦機有著怎樣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