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上看到一條很火的視頻。
爸爸在喂一歲的寶寶吃飯,心思卻全在手機上。
等他再一次喂的時候,眼睛依然盯著手機,只聽見兒子說了一句:“你幹嘛啊。”
爸爸轉過身一看,兒子已經長大了,那一刻爸爸懵了。
接著,屏幕上出現一句話:孩子多少成長時光,父母近在身旁卻錯過陪伴。
這句話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有網友留言說:
我媽寧願看手機,也不想聽我說廢話。
兒子說“媽媽被手機偷走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的孤單。
小時候,我想讓媽媽陪陪我,但是她在我身邊時,我又希望她離我遠點,我是不是有病……
這些簡單的語言,卻透露著無數孩子的心聲。
近幾年,很多教育專家都在呼籲父母:多陪伴孩子。
然後,在親子陪伴逐漸增大之後,我們依然發現:很多父母做到了“陪”孩子,卻依然沒有“伴”在孩子身邊。
就是這種“有力而無心”的陪伴比缺席更殘忍。
因為,缺少愛、缺乏情感、讓孩子缺乏自由的陪伴,讓孩子更“孤獨”。
01
父母在身邊,卻讓孩子“缺氧”
印度電影《直升機伊拉》中的主人公維邁抱怨媽媽:
我的生活處處都是媽媽,她是法官、陪審團、是行刑者。
媽媽為了給他更好的成長環境,給他的陪伴到了讓人窒息的地步。
陪他睡覺、陪他吃飯、交朋友她都要橫加干涉。
一次,維邁學校組織出遊活動,媽媽萬般阻止他出遊,最後干涉無效,便囑咐他:“晚上上廁所,一定要人陪著!”
在媽媽的監管下,他5歲不會自己吃飯,7歲不敢獨自睡覺,8歲晚上不敢上廁所……
維邁在這樣的“高陪伴”的環境下,越來越壓抑。
後來,為了逃脫媽媽無時無刻地陪伴,他鼓勵媽媽去上大學,可媽媽偏偏選擇與他一個學校。
媽媽從家裡“追”到學校,兩人的關係也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局面。
這部電影反映了許多親子關係最真實的一幕:想要陪著孩子,卻又想用思想的壓力束縛著孩子,有一種“唯我為大”的自私主義在裡面。
有些孩子,儘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是內心卻始終沒有心理支持的力量,讓他活成被父母陪伴的“孤兒”。
因為,這樣的孩子只是活在父母的思想下,少了自由、多了禁錮,內心依然孤獨。
曾經有網友總結過“假父母”的表現,其中有一項是“高壓式陪伴”:
有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就像在隨時“盯”著孩子一樣,玩遊戲時,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孩子一“出錯”就指正,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一位學生曾吐露心聲:“我最討厭我媽陪我,我覺得她像是監控一樣在監督我,在看我做什麼,學習有沒有分心,有沒有玩遊戲……”
父母的“監管”式陪伴,雖然也在關注孩子,但是長篇大論的說教和密不透風的管教,非但很難讓孩子體會到來自父母內心的真正關愛,反而會讓孩子內心感到壓力、束縛、恐懼,這樣的成長環境更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陪伴——應該是讓親子關係全身心放鬆的地方。
如果父母讓孩子變成害怕、逃避、自閉的性格,孩子的內心永遠是空洞而無力的。
02
無聲地陪伴,讓孩子很“缺愛”
法國治癒小說《偷影子的人》裡的男孩馬格,是一個又高又壯的孩子,在學校經常以欺負同學為樂。
細究原因才發現,馬格活在一個冷漠的家庭裡。
他的父母從來不會關心他,也不會在乎他成績好不好。
影片裡有這樣一幕:
“馬格坐在晚餐桌子上,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但是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父母完全不在乎他有沒有寫功課”。
馬格一直都被父母忽視,在家裡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家庭太過冷漠,長期缺乏親情的他性格也變得冷漠。
所以,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證明自己的存在,他只能通過欺負弱小,來求得別人關注。
馬格的故事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
孩子渴望父母陪在身邊,但是父母雖然人在,但是卻從不用心和孩子交流。
《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
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常看手機,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
這兩類加起來就有近七成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看手機,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已經在搶奪珍貴的親子時間。
父母與孩子的“雙向情感互動”很重要,它關係到親子關係的交流與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但是,很多家庭的親子陪伴,都是“無聲”的,父母和孩子呆在一起,卻把大部分心思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缺乏親子互動體驗。
孩子和他說話,總是敷衍;
孩子向他求助,也總是無視;
無論孩子做什麼,父母都用冷漠回應。
這樣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陷入“我不被愛的自卑裡”。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而變得內向、孤僻、冷漠、性情敏感、容易叛逆。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被父母忽視是什麼感覺?”
有個匿名用戶的回答讓人扎心:
“你知道父母明明在身邊卻又忽視你的那種感覺嗎?感覺就像有一把很鈍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劃。明明父母雙全,卻感覺自己活得像孤兒,無人理解。”
心理實驗研究表明,長期被父母情感忽視的孩子,成年後患上抑鬱症的可能性更高。
沒有情感互動的親子關係,只會讓孩子不斷索取安全感,他們比普通人更自卑更敏感,更容易做出極端選擇,走上絕路。
所以,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和信賴的人,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一時“舒適”而忽略孩子的成長。
03
有“溫度”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更愛你
對孩子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
父母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我永遠被愛包圍著”。
維持孩子的這種感覺,勢必要帶著情感和愛在裡面,用“溫度”為孩子傳遞情感互動。
曾看到一句話:
“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時間和愛是陪伴的中心點,缺一不可。
我們不要讓孩子活得太孤獨,把愛融入陪伴,才能“伴他成長”。
因此,父母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1、陪伴要多一些“肌膚接觸”
有心理專家說過:
每一次你給寶寶擁抱,或者是簡單的觸摸安撫他,都會讓他感到放鬆和愉快。
因為,親子間的肌膚接觸,孩子的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催產素”的激素,它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擁抱”是最有效的肌膚觸碰方式,因為它代表了“溫暖的愛、包容和接納”。
教育家孫雲曉曾經說過:
“一個孩子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而一個沒有被父母擁抱過的孩子,心理上多少會有問題。”
每天出門前的擁抱,給他鼓勵和安全感;
每天進門前一個擁抱,為他掃卻煩惱。
孩子的世界沒有父母想的那麼複雜,父母把愛給到孩子,能給孩子以心理安慰,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被關愛。
2、儀式感不能少
曾在《正面管教》書中看到過一句話:
“當孩子感覺好時,她才能學得好。”
這個“好”就是讓孩子開心和愉悅。
有專家談到過,讓孩子感覺愉悅與開心的事件之一就是“儀式感”。
針對於“儀式感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有一個網友列舉一所學校的儀式感。
在一所國際學校,孩子們有五個特殊的節日:冰淇淋日、聯合國日、毛茸茸玩偶日、睡衣日和間諜日。
在這些日子裡,學校會和父母為孩子營造“家庭儀式感”。
例如:
約定親子間的“秘密”,讓孩子感受到“秘密”的神秘和獨特;
為孩子準備一頂特殊的生日帽,無論誰過生日,孩子都要參與籌備生日會,然後一起吹蠟燭、吃蛋糕,再拍下全家福,記錄開心的時刻。
每次孩子開學第一天和她合影,記錄孩子從第一次踏入學校到成年的變化。
我們給孩子的時間可以不多,但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一種特定時間裡的記憶,讓他在和父母的短暫相處中也能感受愛的意義。
3、融入彼此的生活
心理學家科胡特就曾認為:
與父母共同度過的時光,是孩子克服不安的力量來源。
這句話讓我想起山東的一位老父親。
因為女兒跳舞緊張,他便穿著白色紗裙,墊著腳尖,跟在女兒後面學芭蕾,以此來緩解女兒緊張。
他學得有模有樣、惟妙惟肖,逗得女兒哈哈大笑,緊張感一掃而空。
其實,孩子最想要的,不是父母用錢買來的一切;而是父母願意騰出掙錢的時間,陪他探索各種新鮮的事物,給予真正切實的關注,才能為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
父母的陪伴一定要有“融入”感,深入到孩子的世界,才能帶給他溫暖。
當然,孩子和父母都是相互的。
當父母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裡的時候,讓孩子進入到大人的“世界”。
比如:
帶孩子去工作的地方看看;
做家務時給孩子安排一份力所能及的任務;
大人要了解孩子,孩子也希望瞭解大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可以與孩子一起做,讓他們“參與”大人的生活。
育兒之重不在時間,而在乎用心。
當你真心實意地與孩子待在一起時,他們定能感受得到,並在你給予的愛中,健康、茁壯成長。
04
父母在家時上網,孩子看電視,兩人近在咫尺,卻沒有共同關注點。
陪伴孩子只有“十年光景”。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在看〗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點開公眾號名片,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