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開始追求內在的平靜和更深層次的自我認知,實現自我價值。室內空間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人對家的定義不止滿足於遮風擋雨的功能,開始融入更多情感價值。位於江蘇南京的這套140m²住宅,便藉助設計的語言,真正做到了將家打造為一方有情感的居所。

在喧囂的城市中開闢一片屬於自己與孩子的陶然居,是屋主洪姐的夢想。設計師以此為出發點,將這處位於鬧市中的三房兩廳住宅,搖身一變,改造成為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迴歸本源的禪意空間。
改造之初,首先以一個小木屋的意向造型的置入,奠定整個室內空間的基調。
小木屋由多個木飾面櫃組合而成,屋內面向客廳的方向放置書桌,書桌前開窗,窗下是沙發,沙發面對客廳投影區,生活中互動的場景因為開了一扇窗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親子之間的交流方式也因此更加豐富多彩,並以此點綴出未來可期的幸福構想。
窗扇的開啟,使用了上下推拉的形式,使空間看起來更加通透,又不失隱秘性,格條和夾了和紙的玻璃,營造出日式風格的清幽之感。
與推拉窗相同材質的夾紙玻璃移門,在避免了過道由於採光不足而帶來壓抑感的同時,也保證了房間的私密性。這樣一來,小木屋不僅可以書房功能區,必要時還可以作為備用房使用。
推拉門之外,大面積的木飾面板塑造出天然生態、淳樸的空間氣質,進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兩塊方盒不僅承擔著室內裝飾的配角,更支撐起 “小木屋”立體書櫃的功能。
去掉多餘的牆體後,南向陽光房不再是獨立的空間,將其納入客廳,兩者之間毫無遮擋,明媚的陽光灑滿整間房屋,感覺與視覺神經拉近,讓人不禁頓時豁然開朗。
大塊落地玻璃將自然景觀推進,輕而易舉地模糊了室內外之間的距離。陽光房側邊做了相應的儲物,清潔工具及庭院工具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移步客廳核心區,以木質、棉質、綠植等自然材料為主。
簡潔的線條和柔和的色彩勾勒出整體框架,胡桃木和藤編材質的傢俱遍佈其中,為整個空間帶來東方禪意的沉靜與原始的自然。
無縫銜接效果的微水泥投影牆,為客廳空間增加更加高級的質感,入戶即能感受到粗糙肌理的水泥素面帶來的自然美感。
從客廳徑直走向餐廳,左右兩邊分別是延至玄關的玄關櫃及客廳儲物,用於滿足屋主日常收納的生活需求。
餐廳區域,因為南北向的打開變得清晰明朗。連通客廳,整個公區都顯得更加寬敞,陽光,微風在自由的氤氳。
開放式廚房島臺和餐桌的組合,進一步賦予生活場景更多的可能性。胡桃木的餐桌椅端莊中透露著輕盈與低調,以優雅的姿態引人就餐。淺木色茶櫃堪稱胡桃木的理想伴侶,顏色的深淺層次以遞進渲染情緒。檯面、角落等區域,巧借綠植、布藝吊燈等元素進一步加強純粹澄澈的空間體驗。
主臥通過一個內向的小木屋走進,木屋作為衣帽間的用途,經過衣帽間可以進到睡眠區。
臥室內通過材質的區分,為簡單的空間增添些許層次感。飄窗的正面,設計師做了扇整玻璃,側面做開啟,讓窗外的綠色成為室內空間的重點,為臥室帶來無限生機。
主衛原始衛生間小而擁擠,把牆體向臥室方向推進後,無框玻璃的淋雨門與玻璃鏡櫃的組合把衛生間的縱橫拉開,空間既明快又通透,同時鏡櫃做長後也增添了許多衛生間的收納空間。
鬧中取靜的露臺是室內與室外的交匯點,掙脫邊界的束縛,它將自然資源與人文情懷完美結合,在無壓力的環境中進行真摯的交流,在野趣與浮華之間尋得一種藝術的平衡。
屋外露臺在局部上採用日式庭院的造景手法。飛石延段、驚鹿流水、青苔碎石,小巧精緻中透露出靜穆、深邃、幽遠。宜觀宜賞宜靜思。
監製 / Vivian
設計與圖片提供 / 雲行空間建築設計
長按二維碼
無論你是自由設計師,還是設計工作室或機構,只要作品足夠精彩,有看點,通通砸過來!打包您的作品圖片+文字+聯繫方式,
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即可參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