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電影,給了醫生換位思考的機會

這些電影,給了醫生換位思考的機會

影片《媽媽》中,65歲的馮濟真得知自己患上阿爾茲海默病後,想提前安頓好85歲母親的晚年生活。而母親知道真相後,母愛天性被喚醒,毅然承擔起照顧女兒的重任。

《媽媽》通過一位母親的眼睛和筆記,細緻描繪出女兒患上阿爾茲海默病後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發病過程和病情發展:從記憶衰退到認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現幻聽、幻視、尿失禁、情緒失控等症狀。影片主角馮濟真原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學教授、文化學者,疾病摧毀了她精緻的生活,她變得脾氣暴躁、面目猙獰、言語粗鄙,維持了60餘載的尊嚴和體面都相繼崩塌。

電影《不能流淚的悲傷》中,女主人公趙心卉與男主人公林漢聰跨過重重難關,終於修成正果,攜手共度餘生。看似完美的愛情故事,卻被一條潛伏的暗線牽引著:林漢聰為了讓患上阿爾茲海默病的妻子重新記起自己、“找到”自己,和妻子一起重溫舊日時光,追尋往昔足跡。影片中,他們重新上演了一幕幕雙向奔赴的浪漫愛情故事。片尾,當那象徵著尋愛之旅開啟的錄音帶再次出現時,人們不禁潸然淚下。

雖然兩部影片的主題分別是親情和愛情,但它們都有一個隱性的主角——阿爾茲海默病。目前,我國有超過1000萬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這些患者發病早期會出現記憶力輕度下降、學習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輕度認知障礙,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患病晚期會出現遠期記憶減退,伴有情感淡漠、哭笑無常、言語能力喪失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喪失生活能力。

在上面兩部影片裡,《不能流淚的悲傷》中的趙心卉只表現出了記憶減退,而《媽媽》中的馮濟真出現了大小便失禁、喪失行動能力等嚴重症狀。

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在工作中更多關注的是患者所患的疾病,希望通過各類檢查手段做出正確的診斷,並給予藥物或物理治療幫助患者痊癒。但很多電影中的細節和情景,給了我們轉換角度思考問題的機會。

醫史學家西格里斯特曾說:“當我說‘與其說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不如說它是一門社會科學’的時候,我曾經不止一次地讓聽眾感到震驚。醫學的目的是社會的。它的目的不僅是治療疾病,使某個機體康復,還要使人能調整以適應其生活的環境,成為一個有用的社會成員。為了做到這一點,醫學經常要應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但是最終目的仍然是社會的。”

許多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在發病前,或許是體面的白領麗人、家庭幸福的主婦、外表光鮮的成功人士、受人愛戴的社會精英。發病後,他們由於病情不可控而做出種種行為,被人誤解、歧視。疾病的痛苦、精神的折磨使他們逐漸失去作為社會成員的能力,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

醫學人文是一種感悟,是一種心靈深處的共鳴。但社會公眾對於阿爾茲海默病的瞭解並不多,給予患者的精神和人文關懷更是少之又少。他們不僅需要家庭的照顧,更需要全社會的呵護與理解。

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光影,透過電影主人公的視角,重新審視生與死、自由與尊嚴、愛與被愛的命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