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Insgilr (Id :iiilass)作 者:陳百萬5年前,范冰冰似乎成為了娛樂圈照妖鏡。2018年,因為偷稅漏稅被罰8億,明星光鮮亮麗的謊言被戳破,洪水滔天般的罵聲湧來,范冰冰成了人見人嘲的“範八億”。5年過去,不少人開始懷念有她在的內娛,稱她為傳奇。輿論似乎鬆動,認為她罪不至此。然而事實是,范冰冰還是那個范冰冰。變的,或許只是我們對明星的期待。最近都在說范冰冰下海了。“下海”當然是戲稱。不過是范冰冰主演了一部女同性戀主題的韓語電影《綠海》,入圍第73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
預告片一出,一片沸騰,甚至上了B站熱門。
不少人歡呼,范冰冰這張臉,終於沒有浪費。
范冰冰41歲了,美人遲暮,但驚豔不減。
素顏出鏡,皺眉低頭,每一幀都足夠養眼。
與另一位女演員的對手戲,眼神明暗之間,性張力十足。
有人誇自然就有人罵。范冰冰作為曾經違法的明星,給她的所有歡呼似乎都是對法律與公平的踐踏。但在每一個提醒范冰冰偷稅漏稅的評論下,都會有人反駁。惋惜的聲音是真實存在的——不僅是在這個視頻下,在范冰冰出現的每個地方,都有相似的聲音。有人說“范冰冰內娛無平替”,到現在這張臉內娛仍然無人能打。她的實力更是當今多少小花無法望其項背的,得過國際影后,更有代表作 。還有人說當年偷稅漏稅的名單一大串,她只是典型。更別說現在的內娛,有多少乾淨的?總而言之,范冰冰罪不至此。人們把她過去的榮光都翻了出來,她的美貌、演技甚至是強大的生命力。人們強調著不會支持她復出,但她也不至於一直被罵。真是時移世易!我仍然記得當年人們對范冰冰的怨恨。罰款8億,在當時看來,8億這樣巨大的金額是怎樣的無法想象,罵聲就有多猛烈。很快范冰冰被娛樂圈拋棄,但人們的怒氣未消,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人們期待著整個行業來一場大洗牌,整治這迷亂圈子裡的各種亂象。如今5年過去了。輿論的變化,現實的處境,我們不得不悲哀地承認:范冰冰離開的這5年,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好……范冰冰還是「範爺」的時候,名聲並不好。她是人們心知肚明的炒作女星,是在一平方米的紅毯上勾心鬥角的“毯星”。位列“四旦雙冰”,范冰冰是最虛的一個。那是一段人人懷念的黃金歲月。20世紀初,中國電影野心勃勃,迫切渴望征服好萊塢。千禧年,李安一部《臥虎藏龍》,殺遍了國內外的各大頒獎典禮,華語電影第一次走上奧斯卡頒獎臺。這也讓無數中國導演看到了希望。走出去,在世界中心,看到中國藝術。這成為那一代中國導演的夙願。這股時代浪潮,讓章子怡、周迅、趙薇、徐靜蕾四小花旦,後來的李冰冰、范冰冰,開啟了在大熒幕上的打架的十年。這十年,女星的地位與電影命運一脈相通。“腕”大不大,就看你能不能當上大導女主,拿了幾個獎,甚至是能不能殺進好萊塢。當年的金雞金馬、百花金鷹,還不是後來楊穎、迪麗熱巴能拿獎的地方。每一個獎都是大眾評審一票票投出來的,所有獎盃都沉甸甸。演技,成了爭奇鬥豔的花旦們,唯一能較量的東西。廝殺激烈且殘酷。2005年,出演《天下無賊》女二的李冰冰,頭戴花環出席百花頒獎現場。她勝券在握,甚至提前備好了慶功宴,來迎接自己人生第一個有重量的獎盃。誰成想到那年爆冷門,最佳女配被“包租婆”元秋拿下。李冰冰淚灑現場,中途落寞離開。事後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直接崩潰地問記者:“你們覺得這公平嗎?”“我沒有想到自己會不拿獎,反正我不服輸。”李冰冰當時太需要一個獎項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那一年,章子怡已經是“國際章”,周迅憑《如果·愛》橫掃金馬金像兩個最佳女主。就連實力一直被詬病的范冰冰,也憑藉電影《手機》拿下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只可惜,李冰冰的獎盃,直到4年後才姍姍來遲。2009年,李冰冰36歲,憑藉《風聲》,打敗周迅,斬獲了金馬女主。在領獎臺上,她泣不成聲。拿到一個重量級的獎盃,一個頂級女演員,要用了十幾年。這樣的廝殺,滋養出了輝煌的中國電影十年,也留下了無數堪稱神級演技的瞬間。眾神打架,范冰冰的演技是最被詬病的那一個。16歲飾演《還珠格格》金鎖出道後,范冰冰始終提著一口氣。因為瓊瑤阿姨一句“演丫鬟的命”,范冰冰卯足了勁要躋身一線大咖。那些年,為了搏出位,范冰冰在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上使出了渾身解數。名利場的勾心鬥角以這片紅色地毯做背景,擺上了檯面。一旦能在這一天豔壓群芳,話題有了,知名度也有了,咖位也就順勢上去了。這是范冰冰實踐出來的成功之路。范冰冰憑藉那幾年或許出格、或許怪異,但時常驚豔四座的造型,總能成為那幾天人們討論的中心,佔據國內外大媒體的頭條。范冰冰確實紅了。這毫無疑問提高了范冰冰演戲之外的商業價值,她順利抬了咖位,成為了初代明星。但問題是,為了在紅毯上出名,女星們也是醜態百出。坊間總有哪個女明星沒有被邀請但偏要厚著臉皮去走蹭紅毯,又有哪個女明星賴在紅毯上不走的奇葩趣聞。范冰冰也是被嘲諷的一個,她成了眾人嘴裡只靠走紅毯搏出位的花瓶。最出名的是和王思聰的那場罵戰。最後以人民日報下場結束:空著手出去,卻並不是那麼優雅。後來有人說,“四旦雙冰”不過是她的通稿,把自己抬上了花旦頂峰。但不可否認的是,再怎麼嘲諷,范冰冰還是有獎項做支撐的實力。2004年,23歲的范冰冰憑藉《手機》,斬獲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2007年,主演文藝片《蘋果》,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再到後來的《觀音山》,橫掃京東國際電影節大獎。當時大眾看不上范冰冰,總覺得她不是個好演員。可誰能想到,僅僅5年後,再回看,才發現被當年被稱為流量明星的范冰冰,卻有著如今的各路小花、頂流們無法睥睨的實力。唉。憶往昔崢嶸,嘆今朝蹉跎。靠著緋聞炒作火起來的頂流換了一輪又一輪,提起演技卻幾乎沒有。敬業成為稀缺品,扣圖替身成為常態。拿著天價片酬,卻連劇組都沒呆過幾天。被吹上熱搜的“破碎感”“絕了”的演技,一看又是毫無表情的面癱臉。導演們的電影夢似乎也消失殆盡……這哪裡是在惋惜范冰冰。仔細品咂,這惋惜包裹的原來是人們對當今娛樂圈的失望。真苦。人們對范冰冰態度的改變,離不開現實的依託。5年前范冰冰從娛樂圈消失的時候,誰也想不到,如今頂流爆火緊接著就犯法退圈已經成為一套常規流程。甚至更多人不僅是違法犯法,更是傷天害理。從吳亦凡誘姦未成年,到鄭爽代孕棄子,再到張哲翰爆火40天,便被扒出政治立場問題。我們的底線一次次被突破。於是漸漸地,范冰冰不再面目可憎。無意識中,大眾已然降低了對明星的期待。以前,我們以為明星該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不求救世救民,但也應該是一身風骨的大家。就像天王黎明一樣,一個公眾人物的德行比能力更重要——很少有人知道,小時候我們吃的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黎明捐贈了350萬美元。這筆鉅款,足夠讓中國八千萬的兒童吃上糖丸。毫不誇張地說,他拯救了八千萬個家庭。再後來,靠炒作緋聞上位的明星越來越多。我們開始覺得,只要業務能力過關,也無可厚非。於是當范冰冰偷稅漏稅被曝光,人們自然無比憤怒。因為當時,沒有人願意相信,這群光鮮亮麗、新聞稿裡永遠是正面形象的人,竟然滿身都是跳蚤。再後來,違法都成為了家常便飯。更多人開始說,娛樂圈有幾個乾淨的。人們開始說,只要偶像不違法怎樣都可以。於是一群無才也無德的精緻偶像,被推到了眾人面前,享受著與能力不成正比的光環和金錢。到了現在,好像連違法也不重要了,只要有粉絲就行。幾個月前,虞書欣被爆料其父母欠款不還。一位網友發聲,稱其為老賴之女,結果被虞書欣的粉絲人肉到別人的學校,要求學校開除這位學生。這樣的醜聞,放在以前,明星的事業怎麼可能絲毫不受影響。如今的娛樂圈,更像是一個巨嬰國。偶像們毫無個人魅力可言,更沒有對自己最基本的道德與職業要求。看上去他們活在周圍人的追捧裡,但其實,他們是毫無思想的傀儡。我想,這是為何范冰冰會讓很多人懷念的原因。與范冰冰所在的時代相比,一切都在墜落。娛樂圈在墜落。我們的底線何嘗不是跟著在墜落?底線一點點地墜落,到最後就是麻木。我們開始對明星們的一些沒有道德的行為習以為常,開始把“娛樂圈有幾個乾淨的”當成遮羞布。以至於我們的警惕性越來越低,早已經忽略了,相比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明星其實也是特權階級。他們憑藉關注度賺錢,也因為關注度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權利。而這些“更多的權利”,很多時候是用侵犯普通人的權利換來的。前段時間,賈乃亮直播翻車,被罵上熱搜。他在直播間為“趣店”站臺,大讚創業老闆羅敏的真誠和努力,心疼他曾經住在地下室。可事實呢?這個羅老闆,卻是靠校園貸發家的“儈子手”。他曾經創辦的“趣分期”,逼死了無數大學生,造成了無數家庭的崩塌。先是用各種看似優惠的小便宜引誘學生借款,之後便露出獠牙,用極高的利息以及催款人消失等手段,將借款人的血肉撕開。有人八千塊的欠款,最後滾成了十八萬的鉅款,最後被逼自殺。有女生為了還款,不得不選擇“肉償”。有一位女孩在跳樓自殺前,絕望地說:“我希望能用我的死,整治一下網貸。”羅老闆幾億的身家,沾的都是學生的血。可如今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明星賈乃亮嘴裡那個艱苦創業的老闆。而這次,他的獠牙對準的是寶媽。摸準寶媽們迫切需要錢的心態,讓寶媽們在他這裡買預製菜,每月賺幾千。最後他貼心的提示:沒有本錢開店?我借錢給你。可想而知,最後可能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人,當然是那些信任賈乃亮的粉絲。因為明星光環,他可以只在直播間說幾句話,就掙到普通人無法想象的金錢。這些錢,往小了說,是靠著欺騙粉絲、侵犯大眾知情權換來的。往大了說,是用普通人的命換來的。范冰冰偷稅漏稅,同樣也是侵犯所有納稅人的權利。稅收是國家財政,用來建設公共事業。普通人能按規定交稅,對於這些享受特權、拿著普通人無法想象的財富的人,就更不能突破這條紅線。儘管在感情上,我們說范冰冰絕對不是娛樂圈唯一一個偷稅漏稅的。但當你發現了一隻蟑螂,你不能因為下水道還有更多的蟑螂,就覺得它不該死。這樣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蟑螂出現在你的家裡、床上、飯桌上。每多一個范冰冰被“洗白”,就有更多的人試圖再往紅線外跨一步。而普通人,永遠是承受結果的人。冰冰美,美在不能復出。不復出,她能憑臉成為我們心中的白月光;一旦復出,她就是打在我們臉上的血巴掌。對於那些還沒有受到懲罰的明星,唯一的方法就是繼續大聲呼喊。劉浩存的“消失”就是民眾戰勝資本最好的例子。當資本傲慢地以為可以隔絕眾人的怨恨,把劉浩存推上頂流的位置。人們自發抵制她的電影、代言產品,給了明星和資本一個巴掌。《四海》票房撲街,是很多人發聲抵制的結果。傳播學中有一個名為“沉默的螺旋”的經典理論。大致意思是,一群人發表意見,聲音小的會因為只聽到那個最大的聲音而放棄發聲。這就導致最後大家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數,那些大聲呼喊的少數人反而成為了真理。越不發聲,越被人代替。當有一天觀眾的聲音大於粉絲的聲音,或許這個糜爛的娛樂圈,才不至於一邊拿著日薪208W,一邊肆無忌憚地違法犯法,踐踏普通人的權利。點個贊——不麻木。不沉默。為光明高聲疾呼,為公平搖旗吶喊。踐踏了底線的明星們,縱使有資本做捧,也必須溺亡於群眾的聲音中。冰冰啊,不能回娛樂圈,是你最美的結局。– END – 作者:陳百萬。本文來源公眾號Insgirl (ID : iiilass)。都市新女性的時尚生活美學。轉載請聯繫Insgirl (ID : iiilass)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