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以溫通為補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敗,病難得愈,胃氣尚存,則有一線生機。《醫權初篇》中說:“治病當以脾胃為先,又一切虛症,不問在氣在血,在何臟腑,而只專補脾胃,脾胃一強,則飲食自倍,精血日旺,陽生而陰亦長矣。試看精氣二字,皆從於米,是知脾胃實,諸病皆實,脾胃虛,諸病皆虛,此醫家之大關也。”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保持健康的核心要素,因此顧護脾胃就成了養生的第一要務,治療的不二法則。偏偏在臨床上,脾胃病的發病率又是居高不下,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痛苦和困擾。

必須指出,中醫學所謂之“脾胃”並不單純是現代解剖學意義上的臟器,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和病理概念。胃為腑,瀉而不藏,主受納、腐熟水谷;脾為髒,藏而不瀉,主運化升清。脾升胃降,一陰一陽,協調著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此外,《內經》有時將小腸、大腸的功能也統括於胃,如《靈樞·本輸》說:“大腸小腸皆屬於胃”。《傷寒論》有時亦以胃統腸,如“胃中有燥屎”,此“胃”即指腸而言。現代醫學所謂之消化系統疾病大多可歸屬於脾胃疾病。

1脾胃病主要是“陰證”

     中醫所謂的脾胃病,實質上包含了一大類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以至於功能性消化不良,都可以涵括在內。一般而言,根據中醫的辨證,常常可以分為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肝胃不和、脾胃溼熱、氣滯血瘀等,從發病的病因病機來看,多是由於稟賦不足、恣食生冷、情志不調、水溼停聚等所致。

    《素問·調經論》載:“病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此言不虛。不管是從辨證論治的角度,還是從病因病機的角度,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脾胃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現都呈現“陰”的特點。脾胃虛弱和脾胃虛寒含義類似,可以理解為氣的推動與溫煦能力不足。氣滯血瘀也是典型的“陰證”表現。脾胃溼熱表面上看是一陽證,但是其深層的原因卻是水溼停聚,蘊久化熱,所以根本上還是陰證。

綜上所述,脾胃病以陰證、虛證為主,即使一些表現為陽證、實證的,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虛、寒等所謂陰證的因素。下面我們就要回答,為什麼脾胃病主要是陰證、主要是虛證。

關於胃,中醫有三句名言。

一是“胃以喜為補”(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虛勞門》),意思是說,一般喜歡吃的東西對胃都有所補益,筆者以為這裡的“喜”還可以作更進一步的解讀,胃如果處於它“喜歡”的溫度、溼度、硬度、位置下,就可以更健康。

二是“胃喜暖而惡寒”,這句話言簡而意賅,充分說明了胃的“性格”特點。

三是“胃以通為用”,胃是六腑之一,實而不滿,以通降為順。

把這幾句話聯繫起來,就得出本文的標題——“胃以溫通為補”。

既然胃以溫為補,那麼脾胃病主要是陰證、虛證就可以理解了。通俗點說,胃部需要超過一般部位的熱量才能正常地工作,如溫煦不夠,胃就會出問題,呈現出一派寒象、溼象;同理,脾胃不舒服,如果多采取保暖的措施,也多半能有所緩解。

既然胃以通為補,那麼任何妨礙“通”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胃腸道的疾患,比如情志因素造成的肝氣鬱滯,飲食不當造成的飲食停滯,都可以稱之為“不通”,如果用一些促進氣血通暢或沉降的藥物將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

需特別強調的是,情志造成的“不通”是促成脾胃病的重要因素。有學者認為,90%以上的脾胃病患者存在負性情緒,特別是焦慮、緊張、憂鬱,筆者也比較認同這一觀點。

現代醫學也闡明瞭其中的一些機制,心身醫學常將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列為典型的心身疾病。在應激狀態下,機體首先保障的是大腦、心臟和肌肉的能量供應,這樣做的積極意義是可以應對風險,人類的祖先就是依靠這種辦法直面自然災害和野獸威脅的。今天來自自然界的威脅明顯減少,但還是廣泛存在,而社會造成的心理壓力更為普遍。人們在承受社會壓力時和麵對猛獸承受的心理壓力時其反應機制一樣,都會造成大腦、心臟、肌肉血供的增加,但效果卻不一樣,保障重要器官的能量供應是面對自然威脅生存下來的必然選擇,而社會因素造成的心理壓力往往並不涉及個體的生存,所以這種反應常常是多餘的。增加對重要器官的血液、能量供應,就要減少對一些任務不是那麼緊迫的器官的供應,而消化系統不幸位於其中。對應激過度的老鼠進行解剖,會發現消化道有淤血,而淤血是血供不足,流動不利的直接證據,用中醫的術語來說,是氣滯血瘀,也即是“不通”。

以自身為例

筆者不是專業的消化科醫生,學中醫也是半路出家,這方面的臨床案例比較缺乏,但作為病家,直接的感受可能比一般醫生的感受更深。

筆者先天稟賦不強,又因為鼻衄,自小體弱,屬於氣血雙虧的體質。長時間獨自一人在外唸書、工作,飲食無規律,作息不正常,另外情緒上也常有波動,比較容易抑鬱、緊張,符合脾胃病生成的所有要件。長期以往,胃脘部不舒服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就是脹氣、疼痛,伴有腹瀉或便出不暢,即中醫所謂之裡急後重,晨起刷牙常有噁心欲吐的感覺,大概在二十五六歲的時候,疼痛難忍,就去醫院做了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糜爛型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

當時的西醫予以三聯療法治療,治療期間相當難受,印象最深的是消化功能彷彿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所有吃下去的食物又原封不動地排洩出來,而且痔瘡的症狀也出現了,治療後體重降了好幾斤,自感元氣大傷,當時就尋思,這樣下去,恐怕要出大問題,必須採取對策進行糾正。也差不多就在這個時期,得到了一個上中醫藥大學學習的機會,就很堅決地報了名。

系統學習中醫以後,覺得中醫真是一個好東西,當時還找上課的老師開過一個方子,現在方子的具體內容已不記得,印象中,服藥以後,腸道經常會咕嚕咕嚕地輕響,有點改善,但不明顯,中藥煎煮麻煩,就是代煎的中藥,服用之前需要加熱,對我來說,也覺繁瑣,中藥就停了下來。不吃藥,又想要健康,怎麼辦?還好,中醫這個寶庫,不僅有各種各樣的方藥,更包含了許多保健的哲學和適宜的技法。

當時調理脾胃,還沒有形成一個“溫通為補”的觀念,但回想起來,確實是在不知不覺中踐行了這一思路。

首先,就是注意胃部的保暖。

一是外部的物理性保暖,過去經常趴在桌子上睡覺,這種睡覺方式一是姿勢不好,容易造成胃腸蠕動障礙,不“通”,更主要的是胃部容易著涼,導致脹氣。穿衣服的時候注意不要敞開,衣服下方不能漏風,坐車的時候抱上一個小枕頭,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在胸腹部蓋上一層被子或毛巾。(小的時候,可能都有這種記憶,父母總會叮囑睡覺時需要在胸口部位蓋上被子,而傳統的中國人對胸口的概念實際上非常模糊,現在想來,傳統意義上的對胸口保暖,其主要用意也是要顧護脾胃。)

二是內部的保暖,不吃生冷食品,尤其是冷飲,水果不能過多,如遇上冬天,就是要吃也要放在熱水中泡一會兒。

其次,是注意飲食調養,對一切吃了感覺不舒服的食物全部從食譜中排除,比如油膩、煎炸的食品,刺激性、容易造成興奮的食品,如咖啡、濃茶、酒精、可樂,容易造成過敏、脹氣的食品,如牛奶、豆漿,吃飯偏於清淡,以七分飽為度。

再次,注意讓心情平和。儘量讓自己遠離競爭性很強的活動,避免出現應激反應,節制娛樂活動,作息規律。

第四、保持腸道通暢,定時排便,自覺有氣時可以採取散步、按摩等方法及時排出。

第一點,歸納起來,就是溫法、暖法,第二點、第三點、第四點則是通法,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溫法也會對“通”有一定幫助,“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就是這個道理。脾胃病多是慢性疾病,脾胃病重在調養,因此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是不現實的,只有長期堅持“暖”法與“通法”,才能顯現出效果,所謂 “聰明聖知,守之以愚” ,就是說,聰明和高深的智慧,要用愚鈍的方法來保持它。筆者數年下來,對這三點都很重視,尤其是後來成了家,有賢妻打理家務,照顧筆者很周全,飲食作息更有規律,胃病慢慢好了起來,這些年,幾乎很少抱怨腸胃不舒服了,肛痔也幾乎不發作,當然,如果是碰上逢年過節,酒喝多了,或者飲食太胞,或者肚子著了涼,還是會隱隱不適。

隨著對中醫的理解以及對心身領域的接觸越來越多,更增添了筆者對“脾胃病溫通為補”觀念的信心。筆者就向身邊有胃腸道不舒服的親朋好友灌輸這一理念,只要接受這一理念並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沒有效果不好的。

3“胃以溫通為補”之理論淵藪與邏輯論證

讓我們回過頭來再梳理一下“溫通為補”理念提出的古今中外的理論基礎和邏輯線索。

3.1胃氣是陽氣

中醫認為胃的第一功能是主受納、腐熟水谷,這兩個短句讓我們很容易想到煮飯燒菜的鍋子。歷代中醫中也不乏這樣的比喻,比如《醫述》曰:“陽氣之於胃氣,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胃氣從宣發處見,雖是宣發,只有其體;陽氣從包蘊處見,雖是包蘊,用則無窮。究而言之,陽氣即胃中所秉之氣,猶夫火之雲熱也。火性熱,故釜底熱,則釜中無火之處無不熱。火不能化,一切之非火而為火;而火性之熱則能化,一切非熱而為熱。故谷氣足則胃氣充,尚是後一層事,而陽氣充則谷氣化,實是先一層事。猶火將欲化彼之非熱而為熱,自不得不先化此薪之非火而為火也。”

這段話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了胃的特點,胃氣是一種陽氣,有腐熟水谷的功效,陰氣顯然不具有這樣的功能,既然是一種陽氣,如果遇到寒冷的環境,顯然就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有一句話說得好,要以物暖胃,而不要以胃暖物,告誡的是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是要求保持胃以適當的溫度。

《脾胃論》所論的“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此諸病之由生也。”以及“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這兩句話全面總結了導致胃病的原因。對照今天的西醫教材,其闡述也都離不開上述內容。飲食不節,主要是飽食無度,寒溫不適,其重點則在於“寒”。情志不暢,則容易造成肝氣犯胃。明白了這三個致病因素,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消除或控制就成了自然之選。

3.2胃的“脾性”

各個臟器都有不同的“脾性”,這在一些持還原論的人士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實情就是如此。不僅是中醫觀察到這一現象,實際上西醫也觀察到這一現象,比如,肝臟的代償功能是最強的,心臟的節律性、力量是最好的,肺臟是最“嬌弱”的等等。同樣,各個器官對溫度、熱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男子的睪丸,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中,否則其精子就不能存活,大腦這樣的重要器官對溫度也很有講究,如果溫度太高,則會出現神昏、譫語等情況,所以對高熱不退的病人需要及時給予物理降溫。

這裡,筆者還想作一種哲學上的思辨,提出一種猜想,睪丸這種部位,是陽氣極勝的部分,因此反倒需要陰柔的環境來平衡,而胃的部位正好相反,永遠處於一種潮溼、陰冷的環境,所以需要陽氣的振奮。而像子宮、卵巢這種地方,是陰氣聚集的所在,與胃腸道的解剖位置靠近,有與胃腸道一樣的特點,就是喜溫惡寒,所以中醫常有宮寒不孕的理論,治不孕,月經不調,也可以也應當多用溫通的方法。

4論胃病的中醫防治

4.1防治均要用“暖”法

對胃病的治療,必須掌握“暖”這一大法,“暖”法有從外的暖,也有從內的暖。從外的暖,從預防方面,如同上文所言之穿衣蓋被,避免著涼,治療措施則有熱敷、艾灸等等,從內的暖,就是要吃熱的東西,禁忌冷飲,如果要做治療,則需要選擇一些和平偏熱性的藥物,《臨證指南醫案》指出:“總之治胃之法,全在溫通,虛則必用人參,藥味皆屬和平。”養生的原則和治療的原則是相通的。

4.2即使是陽證,也要用“暖法”

胃病剛發作的時候,也會呈現一種陽證的特點,對此,古人也有所觀察,李皋創制補中益氣湯,經受了數百年的臨床檢驗屹立不倒,中醫醫生無人不曉,而其遣方立法的宗旨卻在甘溫除熱法。“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雲: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溫何以能除熱,最根本的原因也在於脾胃病的大熱之象正是“虛”,是“陰證”,所以還是離不開“溫法”。

補中益氣湯由黃芪、甘草、人參、升麻、柴胡、橘皮、當歸(酒洗)、白朮組成,而且特別強調要“溫服”,黃芪、甘草、人參、升麻、橘皮等皆性溫,升麻、柴胡、白朮等有解鬱消滯的作用。

4.3藥物如何能“保暖”

“溫通”對胃腸道患者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物理的保暖措施不管哪種文化都能理解,而對於用藥物去“保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起來就有差異了,因為藥物本身的溫度就是自然界的溫度,又如何能讓人體保暖呢?

中藥理論有性寒、性熱這一說法,“寒”、“熱”的本質在哪裡?“寒”與“熱”一部分是可以直接嚐出來的,薄荷、大黃等一嘗就有涼爽感,乾薑、附子等則給人以溫熱感,一部分可以直接“看”出來,為什麼有暖色調和冷色調之分,紅茶與綠茶,一熱一寒,看看就知道。

另一些中藥如人參通過嘗和看並不能感覺到溫熱,又該如何理解呢?實際上,這類中藥一般是通過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血液供應等讓人體的產熱增加。而寒涼藥則相反,常常可以抑制代謝。

所以,服用溫性的中藥可以改善胃腸道局部的血液供應情況,減緩炎症反應,起到和物理保溫類似的效果。治胃病用寒涼藥,如黃連、黃柏等,跟西藥的情況有些類似,短期效果也有,但長期則不行,所以臨床上許多中醫也都提倡儘量少用寒涼。筆者認為,相對於“證本質”的研究,“寒熱本質”的研究將會容易得多,搞清楚寒熱的本質,從乾薑等熱性中藥中提煉一些能代表“熱”的東西,可能對治療胃病有明顯的幫助。

 補記:就“溫通”療法,筆者專門請教過朱抗美教授,對此,她在臨床上也有這樣的體會。她看的病人中,有許多是胃腸功能不好的,舌苔厚膩、偏黃、甚至大便秘結的,用普通的化痰祛溼清熱中藥方劑常常效果不明顯,而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上一味乾薑,情況往往大為改觀,可以很快地將厚膩黃苔化去,讓大便通暢。筆者認為也可以作為“胃以溫通為補”的又一佐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