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北京回龍觀醫院門診大廳,立柱上的綠色標識牌就映入眼簾,上面寫著“有問題或困難,請聯繫醫患辦”。
“您需要我們怎麼幫您?”在該院醫患協調辦公室主任劉旭一天的工作中,他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醫患辦乾淨整潔的辦公室離門診大廳不遠。“患者有需要,我們隨時能趕到。”劉旭笑著說。
先道歉,後傾聽,再溝通
每當有患者投訴時,劉旭習慣將自己放在患者的視角上思考問題,先道歉,後傾聽,再溝通。
“患者的投訴大都是基於他們自身的就醫經歷產生的,這意味著我們的服務或流程可能存在讓患者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劉旭告訴記者,面對情況各異的患者,醫患辦一方面需要架起患者和醫務人員溝通的橋樑,另一方面需要安撫情緒、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而在像北京回龍觀醫院這樣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受疾病的影響,這種溝通和協調可能會更難,時間也會更長。
“你們愛怎麼樣都是你們的事情,你們應該解決你們的問題,不要來解決我的問題……”一天臨近中午時,在醫患辦的協調室裡,一位患者一邊揮舞著手,一邊大聲說著。此刻,辦公桌上水杯已被打翻,茶水順著桌面滴到地上,而錦旗、本子、筆散落一地。劉旭見此情形,讓患者說完後緩慢地靠近患者,輕輕擺擺手輕聲說道:“我們也得調查調查再給您回覆是不是?您先不要激動,坐下來喝點水,我聽您慢慢說好不好?”
患者的情緒稍緩下來後,劉旭瞭解到是因為患者未能在自己想要的時間住上院。經過多方溝通,他向患者詳細解釋了住院要求及情況,併為患者協調安排了更合理的時間。
氣質溫和、說話娓娓道來,臨床心理學專業出身的劉旭,每週要出一天心理治療門診,而在處理醫患矛盾時,他也有著令患者和家屬情緒緩和的能力。
有時也會遇到患者不太合理的投訴。“解決醫患矛盾,和為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其實有相似之處。”劉旭表示,只有瞭解患者訴求所代表的究竟是疾病症狀表現,還是實際的困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去滿足患者的需求、解決患者的問題。“比如,有的患者想要醫生能在門診多跟自己聊一會兒,可能反映出患者與人交流的渴望和患者本身面對疾病的無助感。”
對待患者要格外用心
3月7日,臨近下班時間,劉旭的同事趙楊放下了電話,長長出了一口氣。這通電話長達3個多小時,說得他口乾舌燥,甚至沒有顧得上端起水杯喝口水。
“這是我們第3次與這位患者電話溝通,一次比一次時間長。”作為醫患辦接訴即辦專員,趙楊告訴記者,從接到患者投訴電話以來,他們不斷了解患者情況,並與醫生進行了詳細溝通。
這次矛盾的起因是診斷。兩年前,該患者來到北京回龍觀醫院就診,自述出現“一段時間心情特別不好、不想出門,一段時間又特別亢奮,總想找人說話甚至吵架”的情況。而後,患者幾次來到情緒門診就診。今年,患者再次出現不適來到醫院就診,接診醫生結合患者情況綜合評估後,做出了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
“我只是因為工作忙有點焦慮,又不是特別嚴重,年紀輕輕的怎麼會是這種精神病呢?”患者對醫生的診斷提出了異議。同時,患者也認為醫生在接診過程中沒有很禮貌地對待自己。
瞭解到情況後,劉旭和同事迅速與患者及醫生溝通,並請院內專家針對診斷的合理性進行了兩輪論證。“確診為精神類疾病,是醫生根據患者當時的情況做出的合理診斷,我們理解患者對於疾病診斷的困惑和擔憂。但這並不意味著以後永遠都是精神障礙患者。”劉旭介紹,隨著患者情況變化,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給出別的判斷。
劉旭很能理解患者。“精神障礙患者難免存在一定病恥感,一旦被確診,會給自己心理暗示和心理壓力,擔心受到歧視,也不敢、不願和家人及朋友訴說。”劉旭說,醫生對患者的解釋和關照如果沒有那麼到位,患者就易出現情緒波動。
趙楊有著十幾年精神專科臨床工作經驗,深知該如何與精神障礙患者打交道。去年11月,他剛來到醫患辦。“以前可能比較關注某一科室內患者的病情和狀態,現在要會得更全面了,還需要更多的溝通技巧和共情能力。”在他看來,處理矛盾一定要有共情心,跟患者進行心貼心的交流。打完這3個多小時的電話後,患者和醫生也初步達成了一致。
從堵漏洞到主動出擊
“心理治療的號太難掛了……”“醫生看診時間好短,我還有好多話想說呢!”“做完檢查回來為什麼等了這麼久才到我?”這些問題在劉旭看來,更像是發現醫院服務或流程短板或漏洞的機會。2022年,在兒童心理門診掛號難問題的治理中,醫院根據患者及家屬就醫實際需求增加了週末兒童門診,擴建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門診,每週增加180個號源,而這是以前該類號源的3倍量。
坐在辦公室,等人投訴、然後解決,是被動的。比起這個,劉旭更喜歡主動出擊。“被動堵漏洞,是怎麼也堵不完的。但如果能主動發現問題、從一類事件中反思改進,就能首先從源頭儘可能減少矛盾。”
這是偶發性問題還是系統性問題?怎麼處理?怎麼提升?為此,醫患辦逐步完善形成了七步解訴法,從響應、核實、研判,到解決、反饋,再到回溯、整改,貫穿整個處理流程。
“去年4月13日,我們接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工單,有市民反映醫院核酸檢測亭設置在停車場附近不太安全。”劉旭介紹,該市民表示附近車來車往,若來院的患者處在疾病發作期,將存在隱患。瞭解到情況後,第二天一大早醫患辦協調多部門會商,上午10時不到,工作人員就來到現場進行了整改。
在此過程中,劉旭瞭解到該市民在醫院內沒有找到明顯的院內投訴建議電話,於是聯合院宣傳中心及時製作海報張貼在每層樓顯眼的位置。此後,每當醫院要設置新的設施、場所時,劉旭都會想一想,有沒有切實保護好患者、給患者提供便利。
主動出擊的效果是顯著的。2022年,北京回龍觀醫院接訴即辦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分別為97.89%、100%和100%,較上年同比分別提升3.79、11.79、11.94個百分點。“一件工單解決一類事項”是劉旭和同事努力的方向。
“我們做好協調人的角色,能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就好了。”說著,劉旭接起了電話,開始了新一輪的溝通。
文:健康報記者 段夢蘭 通訊員 郭曉潔
編輯:於夢非
校對:楊真宇
審核:徐秉楠 陳飛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1QTRU44E】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