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個大地瓜

阿里是個大地瓜

杭州文一西路上,位於阿里巴巴西溪園區A區正對面的阿里巴巴集團全球總部C區,3500多名工人正在做最後的奮戰。

這是由7幢塔樓圍合而成的園區,相當於137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接下來,將有30000名阿里員工入駐新園區。

圖片來源:餘杭發佈

沿著新園區騎行一圈,嶄新的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基本完成。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室內精裝修、機電調試、幕牆收尾,以及室外的園林綠化市政階段。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安裝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鞏想得預計,項目將在今年八九月施工基本完成,年前全面建成。

效果圖

按照剛公佈的新架構,“1+6+N”的阿里將分為三層——“1”就是1個阿里巴巴的上市公司主體、6個業務集團以及多家獨立的業務公司。這6大業務集團就像是阿里這個大地瓜孵化出的一系列小地瓜,而除了本地生活和大文娛,其他4個業務的全球總部均位於杭州。

中國父母對兒女最樸素的願望就是“成家立業”。從這些在杭業務總部的規劃和建成進度來看,阿里巴巴早就為這一天在做準備了。

核心業務紛紛在杭安家落戶

“孩子大了,要走出去,獨立面對市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佈全員信,並在阿里內網用視頻答問時說。如今在建或已建成的這些總部,算是阿里這個大家長給孩子們的“成人禮”,它們圍繞在阿里全球總部周圍,彼此相聚不遠,可以常回家看看。

淘寶天貓商業集團主要業務包括國內電商業務大淘寶(淘寶、天貓、阿里媽媽)、B2C 零售事業群、社區團購業務淘菜菜、淘特和國內貿易(CBU)等,營收佔比 69%。這些業務的大部隊,就位於杭州文一西路上的阿里全球總部。

雲智能集團主要業務包括:阿里雲智能、釘釘、天貓精靈、達摩院等。去年,阿里雲正式從EFC歐美中心搬入杭州三墩鎮燈綵街1008號的雲谷園區。

釘釘和達摩院等總部均在杭州。目前在建的達摩院全球總部位於杭州餘杭區南湖科學中心,釘釘位於餘杭區未來科技城。與阿里雲相隔不過數公里,彼此呼應又彼此獨立。

阿里巴巴達摩院南湖項目效果圖

同樣位於未來科技城的菜鳥網絡,今年即將從西溪首座正式搬入位於未來科技城西區的全球總部。目前,菜鳥網絡全球總部一期已經竣工,進入內部裝修、綠化、道路施工等收尾階段。

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幫助商家在海外賣貨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國際貿易(ICBU)等,總部位於杭州的濱江園區,也是2009年從杭州城西萬人“過江”的大部隊發展而來。

本地生活的高德、餓了麼,以及大文娛涉及的優酷土豆,由於是阿里收購的,總部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北京,也都佔據核心地段,離家雖遠,待遇不差。

走到前臺的“家長”

除了給房子,阿里巴巴還給孩子們配備了6位資深“家長”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兼任雲智能集團CEO。2007年入職的張勇,花名逍遙子,在阿里內部很多人更愛稱呼他為老逍。

雖然半路入夥,首席財務官出身的老逍是個低調的實幹家,參與負責設計淘寶商業模式,並帶領淘寶在2009年年底實現盈利。也是“雙11光棍節”的幕後設計者,2011年帶隊獨立發展天貓業務,成為全球最大B2C平臺之一。

戴珊出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外界對低調的戴珊並不熟。十八羅漢之一的戴珊是馬雲的學生,工號11號,花名蘇荃。蘇荃是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神龍教教主之妻。不過阿里內部,大家更願意親切地稱她為“MM”。

1999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剛上線時,戴珊負責的是英文站。這麼多年戴珊做過客服、銷售,出任過廣東分公司總經理、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以及首席人才官、首席客戶服務官等、B2B事業群總裁等重要職務。去年,戴珊正式接管阿里巴巴“中國數字商業”板塊。

《阿里巴巴四十大道》這本書曾這樣評價戴珊:“說話非常流利、邏輯極為清楚。”

本地生活集團由俞永福擔任CEO。並非電商出身的俞永福是阿里一個特殊的存在,過去幾乎一直負責著阿里所有的非電商業務。“千萬不要被電商給同化了,你要保持非電商的特性。”馬雲曾手寫了“永福”兩個字鼓勵俞永福。

曾看過500家創業公司生與死的俞永福一開始是投資人。後轉型為創業者,是UC聯合創始人。2014年,阿里全資收購UC,併成立UC移動事業群,由俞永福擔任事業群總裁。

俞永福也被稱為“整合大師”,接手過高德集團、阿里媽媽、阿里大文娛集團等重要業務的整合工作,也是阿里上市之後首次新增的合夥人之一。

營收佔比7%的菜鳥集團由萬霖繼續擔任CEO。曾供職於美國亞馬遜總部的萬霖,曾領導了亞馬遜分撥中心、末端優化和全球購等戰略和項目。2014年加入菜鳥網絡,2017年1月擔任菜鳥網絡總裁,2020年成為菜鳥CEO。

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蔣凡任 CEO。85年的蔣凡是個典型的理工男,公眾場合話不多,但思路嚴謹,曾牽頭負責手淘的無線化轉型,並一手打造了淘寶的內容生態,推動淘寶及時轉戰移動端,成為最大移動電商平臺。並2016年時佈局了淘寶直播。2019年,蔣凡兼任天貓總裁。2022年1日1日起,負責阿里巴巴新設立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

大文娛集團CEO為樊路遠(花名:木華黎)。2007年加入阿里的樊路遠說話做事,風風火火,不拖泥帶水。同事們平時喜歡叫他老樊,“老樊、老樊”喊久了,以至於很多阿里人後來忘了原來的名字。

老樊參與過支付寶快捷支付、餘額寶等項目,2014年做淘票票,2017年8月出任阿里影業CEO。做事高調,做人異常低調的老樊,曾在2013年淘寶十週年慶典結束後,被發現和彭蕾、井賢棟、胡曉明等高管一起,拿著超大垃圾袋默默收集觀眾留在座位上的一次性雨衣。

多產的地瓜和不停地搬家

說起置業,在6大業務集團裡,搬家頻繁的阿里雲智能當數其中之一。

阿里雲員工小雨已經經歷了4次大搬家:從文一西路上的西溪園區,搬到雲棲小鎮的飛天園區,經常來回開車,磨破了4個輪胎;從雲棲小鎮重新搬回文一西路上距離西溪園區僅1公里的樂佳國際;一年後又搬到了EFC歐美中心。去年年底,隨大部隊搬入雲谷園區。

頻繁搬家,因為阿里雲發展太快了。2009年,剛剛加入阿里一年的“新人”王堅,帶著最初的400多人團隊,開啟了中國最早研發雲計算的里程。每年“燒錢”超過億元但絲毫不見產出,阿里雲和王堅曾在阿里內部引發很多人的質疑。直到2017年1月24日,阿里巴巴公佈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阿里雲同比增長115%,付費用戶76.5萬個。

2009年阿里雲公司成立

阿里雲用8年時間,和亞馬遜、微軟坐在了同一張桌子上,創造了3A(Alibaba、AWS、Azure)鼎立的局面。

如果阿里是個地瓜,杭州就是催生的土壤。湖畔花園孵化了淘寶、支付寶、釘釘、菜鳥等;文一西路的西溪園區,不僅誕生了天貓,也誕生了達摩院和不服就乾的平頭哥。

創業初期馬雲在湖畔花園

地瓜的成熟週期短,收穫的時候一鋤頭下去,往往能帶出一堆大大小小的地瓜。對很多阿里業務線的員工來說,最基本的“擁抱變化”就是在裂變式生長的過程中,適應搬家和崗位調整。湖畔花園長出來的菜鳥,同樣經歷了多次搬家:從杭州到北京,從北京重回杭州,從阿里總部到不遠的樂佳國際,目前的辦公地址為西溪首座,以及即將迎來的大搬家。

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從一個業務線跨到了另一個,看上去毫不相關,卻都秉持著同一套做事的方法和原則。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阿里分家的底氣所在,是金子到哪裡都能發光。

10年前就埋下的伏筆

2015年6月9日,一個叫徐喆昊(花名:若驎)的年輕人入職,成為阿里巴巴第100000名員工,工號100000。這是一次關於18到100000的裂變。

“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這是馬雲常說的一句話。在國內互聯網,阿里是對自己動刀最多的巨頭。這次的組織變革,也早就埋下了伏筆。

2013年,阿里業務拆分為25個事業部,交由戰略決策委員會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負責。把公司拆成很多事業部,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擁有創造發展的機會。同時,讓組織更加靈活和快捷地協同與創新,迎接無線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雖然新誕生的組織像一個嬰兒,“長相難看,問題不少”。

2015年12月,阿里集團全面組織升級,啟動“大中臺”戰略,實現雲計算、菜鳥、阿里媽媽等業務線的獨立發展。

“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若干個上市公司,若干家上市公司經過幾年又生兒育女,出來幾家上市公司。”對於這次組織變革,逍遙子說。

無論是10年前、8年前還是前些天,尋求組織的“年輕化”,保持創新活力,始終是阿里追求的目標。馬雲說,阿里的目標是活到102歲。人活到102年必須得接受歲月的無情洗禮,但一個商業組織能存活一個多世紀,唯一的可能就是始終保持向上的力量。

根在杭州,藤蔓在全球

阿里巴巴正在讓全球沒有難做的生意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浙江省委提出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堅持高水平走出去闖天下與高質量引進來強浙江有機統一。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陽光、雨露和養分,但它的塊莖始終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擴張,最終為的是塊莖能長得更為粗壯、碩大。

作為土生土長的杭州企業,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從杭州出發,輻射全球,這正是對“地瓜經濟”的一種生動演繹。

阿里雲:

出海10年,全球前三亞太第一

這兩天,阿里雲官微公佈了一個好消息:阿里雲技術及產品在沙特阿拉伯CST/NCA認證中被評為最高標準Class C級別,成為全球首個通過該認證的TOP雲廠商。

沙特阿拉伯,位於阿里雲總部杭州向西7000公里的地方,在過去一年,阿里雲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啟用了兩座數據中心,成為首個在沙特阿拉伯提供公共雲服務的國際頭部雲廠商。

而這只是阿里雲走向海外的其中一例。作為阿里最重要的經濟基礎設施,阿里雲的國際化始於2014年,在過去近10年時間裡,從杭州出發,不斷深耕國際市場。

到2022年,隨著沙特阿拉伯、德國、泰國、韓國及日本數據中心的設立,阿里雲已在全球28個地區和86個可用區提供運算服務。

地瓜的藤蔓不斷向外蔓延,阿里雲的出海也是從亞太市場開啟,尤其是東南亞區域,隨後逐步將足跡擴至中東、歐洲等地區。

據瞭解,在泰國,阿里雲在當地發起百傢伙伴聯盟的“百合計劃”,與泰國電信等當地夥伴合作,共同推動數字化建設;在印度尼西亞,與10多家印尼高校合作,為當地超6.2萬人提供數字化技術培訓;在馬來西亞,阿里雲設立第一個海外創新中心,為當地中小企業和開發人員提供一站式創新平臺。

本地化和差異化是阿里雲服務的特點,這不僅意味著阿里雲在全球市場中分享經驗,服務客戶。2021年6月,阿里雲宣佈“亞洲加速計劃”,三年時間將投入10億美元,通過該計劃於亞太區培訓上百萬數碼科技人才,幫助10萬開發者並協助10萬科技初創企業發展,全面支持區內經濟增長,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碼轉型。

為中國出海企業服務也是阿里雲的一項重點工作。據悉,60%出海企業的海外業務涉及三個以上的大洲或地區,非常需要當地數字技術的支持,對於出海企業來說,可以便捷地將海外業務部署在阿里雲的海外節點上。

今年初,阿里雲在新加坡峰會上表示,將繼續加快出海的腳步,在新加坡建設國際能力中心,進一步升級海外服務,從而為海外客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近年來,阿里雲海外業務增長迅速,營收連續3年增長超10倍。

日前,國際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日前公佈2022年度全球雲數據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報告,阿里雲成為國內唯一、連續第三年入選該報告“領導者(LEADERS)”象限的服務廠商。

菜鳥:

進擊的“海外全家桶”

“立足浙江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是地瓜經濟提能升級的主要內容。而即將迎來10週歲生日,以及啟用杭州全球總部大樓的菜鳥,這兩年正在做的,就是在海外開啟加速狂奔模式,將“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全球各地。

作為中國電商和快遞出海的第一站,東南亞乃兵家必爭之地。早在2017年11月,菜鳥境外首個超級物流樞紐(eHub)就在吉隆坡奠基。從這個大型海外橋頭堡開始,菜鳥在東南亞逐漸拉起一張無縫銜接的物流網。

當前,菜鳥每週有3班全貨機往返於杭州和吉隆坡,立足華東市場,為江浙滬等電商、生鮮產業帶服務。此外,依託菜鳥在杭州建立的卡班中轉服務,吉隆坡回程包機經過杭州轉關後,可由菜鳥運輸到上海、青島等全國各大口岸。

而在歐洲市場,菜鳥此前已啟用波蘭華沙的分撥中心,並初步形成東北歐區物流基建網絡;近日又與DHL(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達成合作,將共同投資建設波蘭最大的智能快遞櫃網絡。

在拉美市場,菜鳥目前每週有8班包機往返於中國和巴西,在聖保羅的海外分撥中心已投入使用,本地快遞倉配網絡覆蓋巴西全境。在北美,菜鳥跨境和海外本地物流履約的時效確定性也進一步增強。

據2月下旬阿里巴巴集團發佈的2023財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菜鳥運營的海外分揀中心總數增至15個。除了在重要的國際節點建設自營的物流基礎設施,還在海外本地加快組網、深化運營。國貨品牌出海找菜鳥,成為趨勢。

這是一種更徹底的全球化策略,但最終是為了順著“藤蔓”充分汲取養分,為“塊莖”所用。菜鳥位於餘杭的全球總部大樓啟用後,將著力打造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相互結合、研發與應用相互促進的產業聚集新高地、產業發展新引擎,也會帶動園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為杭州、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物聯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海外數字商業:

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在阿里,電商出海與物流出海並進。去年12月,全新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成立;由蔣凡負責,帶領全球速賣通和國際貿易(ICBU)兩大業務板塊,以及Lazada、Trendyol、Daraz等一大批面向海外市場的子公司,開啟了出海之旅。當月,阿里在西班牙的新電商平臺Miravia上線,瞄準中高端本土市場。

今年2月,為幫助中國企業搶訂單、拓市場,速賣通在浙江等重點區域舉行百場招商會,覆蓋杭州、金華、溫州等多地產業帶。此前,這個跨境電商平臺已上線“全託管”新業務,主打“簡單出海”,平臺負責起銷售、物流、售後等工作。

至於Lazada,不僅是最早一批來東南亞“淘金”的開拓者,而且更是阿里征戰東南亞市場的大本營,是其海外版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阿里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全球化業務表現積極,海外數字商業板塊業務在集團總收入中的佔比上升至8%。其中,國際零售部分在土耳其和中東市場,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超65%,增速繼續擴大;在東南亞市場,Lazada的虧損繼續收窄25%,它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升運營效率,持續改善變現率。

“阿里的全球化策略,將繼續選擇深耕東南亞、歐洲的區域市場,採用零售的本地化和跨境相結合的模式,並且進行跨越經濟週期的、長期可持續的投入和建設。”在2月23日的業績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勇透露。

走出去,自然也要引進來。作為跨境電商賽道的主要玩家,天貓國際有直購、平臺和直營三大進口模式。去年12月,綜合考慮國內外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天貓國際主動“出招”,率先組建出海“下單團”,開啟全球招商。

天貓國際招商團在歐洲走訪商家

順著“藤蔓”出發,是為了反哺杭州經濟、浙江經濟,在更大的市場、更強的競爭對手激發下,實現“牆內開花內外皆香”。

誰最有可能先上市?

上市後繼續“生兒育女”

目前,阿里旗下的高鑫零售、阿里健康、阿里影業都已獨立上市。今後,除了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未來繼續由阿裡巴巴集團全資擁有,每個業務集團都將有獨立融資並尋求單獨上市的可能性,過幾年還會繼續“生兒育女”,成長出更多上市公司。

那麼六大業務集團,誰最有可能率先上市?張勇在公司內網回應這個問題時,說了八個字:成熟一個,上市一個。

首先是雲智能集團,包括雲、AI、釘釘等業務,對應阿里巴巴雲業務部門,結構調整後由張勇兼任首席執行官。

作為備受資本市場期待的業務,自2022財年開始,阿里雲業務正在取代電子商務成為阿里巴巴的核心增長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如果有獨立上市的可能性,雲智能集團將會是最大的看點。

也有專家認為,菜鳥在未來有機會首先分拆上市,主要原因之一是菜鳥發展速度亮眼——阿里2023財年三季度財報顯示,菜鳥營收同比增長27%,蟬聯集團第一。

另有業內人士稱,像盒馬、Lazada等已經進行獨立核算的子公司或業務,以及在技術上較利於短期單獨上市的業務集團,儘管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但有更大單獨上市的可能。

估值方面,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曾在阿里發佈2020年Q1業績後,將阿里雲估值上調至千億美元以上。而國金證券參考雲計算行業估值水平,測算出阿里雲價值2836億元。國金證券還指出,近兩年發展勢頭較好的菜鳥估值近1223億元,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估值377億元。

至於這些業務集團將會在哪個資本市場上市?業內人士分析,在推行註冊制的A股和港股上市的概率,可能將遠遠高於美股。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沈積慧 劉永麗 童蔚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