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11個人截肢!看著患者兩條空蕩蕩的腿,醫生第一次在患者面前哭了

第一次見到老江是4年前。人挺好,從不抱怨。但糖尿病、尿毒症、冠心病、腦梗、下肢動脈閉塞加嚴重鈣化、重症肺炎。

這些年想了各種辦法,仍然這樣的結局。歷經磨難,花費巨大,他和家屬仍然在感謝我們。

我們問心無愧,也盡了一切努力。可我剛才給他換藥,囑咐出院注意事項的時候,我竟然在他面前哭了(從醫以來的第一次),真的心有不甘啊。

他反而安慰我說,命救回來就很好了。我說,我們肯定還能做得更好。

患者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回家整理下心情,明天又要戰鬥了。


2月12日08:34,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內分泌科李霖副主任醫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並配了一張圖:一雙被截肢的雙腿,左腿還纏著紗布。

記者聯繫上李霖,讓他講講他和老江的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老江60多歲,是名小企業主。年輕時忙於應酬,身體被掏空了。50多歲,一身病,糖尿病、心梗、腦梗、高血壓、尿毒症……一個比一個複雜和棘手。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4年前,因為右足第五腳趾發黑壞死發臭,他從當地醫院轉診到我們這裡,我給他做了修復手術,去掉了第五腳趾,術後傷口癒合得蠻好,我和他的家人都挺高興。

這次的手術很順利,出院時,雖然一再叮囑他要改變以前的生活方式,但回到家裡,他又迴歸到原先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中,應酬吃喝、熬夜,2年前,病情再度惡化,糖尿病足加重,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感染,最後右小腿保不住,不得不截肢。

4年來,他來我們這裡住了七八次院,同一條腿的另一側、另一條腿,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ICU也住了兩三回,雖然每次都死裡逃生,但代價很大。

去年底,老江感染新冠後狀態很差,持續高燒,抵抗能力下降。今年1月底,他的左側小腿中上部出現嚴重感染潰爛,昏迷狀態下,從當地醫院急診再次轉到杭州。


經過一系列搶救,老江醒了。見到我的第一眼,說,救個命吧。我說,腿保不住了,先活著吧。

手術前,老江的全身狀況很差,我們排除萬難,想辦法為他創造了手術機會。為了保腿,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清創、修復、血管介入,甚至再生醫學的方法都想了,但奇蹟沒有發生。老江的左側小腿也沒了。

住院12天后,老江恢復順利,可以出院了。出院當天一早,我為他包紮傷口,看到他空蕩蕩的腿,想到他從此無法再自由行走,今後的生活質量將變得很差,我一下繃不住,哭了,不甘心吶!老江倒是很樂觀,安慰我,他現在至少還活著,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作為一名內分泌科醫生,我接診過許許多多的糖尿病、糖足患者,但像老江已經雙腿截肢到這種程度的,不多。

讓我流淚和不甘心的是,老江有太多機會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藥。

不要再輕視糖尿病,它帶來的併發症足以“摧毀”你。

半個月做了70多臺糖足手術
11個患者截肢、小腿離斷

糖足截肢,是醫生和患者最不願意見到的。但在浙大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中心,這樣的悲劇還在繼續。

2月1日至15日,浙大邵逸夫醫院糖足中心共做了70多臺糖足手術,其中截肢(小腿離斷)的患者有11個,男性佔絕大多數,年齡都在60歲以上。

“每年冬季都是糖尿病足高發季。”李霖介紹,首先,冬季很多人會用熱水袋、電熱毯、泡腳來取暖,但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周圍神經感覺減退,常因麻木對熱覺不敏感,容易發生燙傷,而一旦被燙傷,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傷口容易潰爛,演變成壞疽,甚至導致截肢;其次,不少老年患者皮膚乾燥,腳上皮膚出現皸裂,沒有及早處理;此外,冬季鞋襪穿得較厚,有的人衛生習慣不佳,出現黴菌感染,引發疾病加重。

上週四,李霖接診了一位49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在辦公室腳踩取暖設備,雙腳深度燒傷,腳底發黑,經過浙大邵逸夫醫院糖足中心的不懈努力,總算保住了雙腳,這兩天就能出院了。

確診糖尿病後
每年做一次併發症篩查

李霖表示,糖尿病高血糖對身體的損害往往是悄無聲息的。就拿糖尿病足來說,最開始的不適是從腳趾開始,慢慢往腳、小腿蔓延。

“糖尿病足患者最早能自我感覺到的症狀,比如足部有麻木感,或者有針扎的刺痛感,也有患者有過電、神經放射的感覺。還有一點要注意,在秋冬季,糖尿病患者腳基本上都比較幹,肌肉萎縮,顯得很乾癟。這些都是早期預警,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李霖提醒, “國際國內的糖尿病診治指南都明確表示,患者在確診後就建議每年做併發症的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歡迎加入
“浙醫在線糖尿病病友群”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糖尿病相關問題想要諮詢,歡迎掃碼加入“浙醫在線糖尿病病友群”,入群后您就可以在群裡和病友交流了。同時,我們也將不定期邀請醫生進群答疑。


如果群人數超過200人,您無法進群,可以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3號(微信號:djjk02),備註“糖尿病”,小助手會邀您進群。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李文芳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