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用公眾號
建議關注,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最近如果不是星標訂閱號的話
封面頭圖很有可能無法顯示大圖
所以麻煩大家隨手設個星標,以防迷路
無人在意,就在上週末,動畫《三體》終於完結了。
與開播前的熱鬧全然不同,除了留下“這是計劃的一部分”等嘲諷梗,以及給不少觀眾甚至贊助商都留下廣告PTSD之外,這部手握國內第一大科幻IP、曾被寄予扛起科幻動畫大旗厚望的作品最終落得個小丑般的收場。
(多麼壯觀的分數,再努力一點甚至可以接棒《上海堡壘》)
姑且不談那些或真或假的場外要素,比如編劇團隊更換事件、贊助商跑路背刺事件等等。今天,在看完了全15集後,我想來儘量客觀地從作品本身聊聊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動畫《三體》是“依託答辯”。
(“儘量客觀”的意思就是說,我努力了,如果寫著寫著控制不了情緒,我提前道歉……)
人物扁平,臉譜化嚴重
我認真懷疑現在的製作團隊並沒有看過《三體》原作,因為再怎麼說,也沒道理把羅輯塑造成一個看起來十分猥瑣且沒腦子的堪比種馬文男主的角色。
15集中,他有腦子的篇幅大概只有最後兩三集——那還是因為他與莊顏身處險境,再不動腦子就要玩完。在大部分的時間裡,他表現出的輕浮、失禮、墮落都讓人難以理解:這樣的人怎麼能成為人類的救世主呢?
這莫名其妙的人設也使得偶爾遵從原作塑造的部分顯得格外割裂,反正我就很難想象一個上一秒還在飆車當DJ的羅輯會在下一秒和原作一樣,跑到一個風景如畫位置偏遠的大房子裡安靜隱居,請問這位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是被奪舍了嗎?這樣的羅輯,人類確實很難想要感謝吧……
(羅輯:不幹了!)
面壁者中的雷迪亞茲是另一個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他在動畫中的戲份並不算多,每次出場都是土匪軍閥般的粗魯獨裁做派,完全會吵到我的眼睛,每一集不摔點兒什麼就不痛快。
而原作中最重要也最複雜的角色之一,葉文潔,在這裡則完全淪為了西方童話中陰森巫婆一般的角色。
到最後,在人設方面貫徹始終的有且只有莊顏的那句“我還以為你們面壁者總是大喊大叫的”。
而說到莊顏,由於原作中這個角色就不怎麼立體,因此動畫裡也沒太大違和。唯一的問題就是,藝畫開天的美女建模可能是固定的,導致我在這部動畫中總感覺看到了很多個莊顏……
廣告過多,影響觀感
每集開頭的長安汽車和暗影精靈已經讓人厭倦,更要命的還是片內沒完沒了的硬廣與或許臨時被撤資但依然保留了三無鏡頭的預留廣告位。
我們當然知道,做動畫是很難的,不能要求動畫從業人員為愛發電,該賺錢就得賺錢。我們當然不排斥廣告,但是把廣告打得這麼簡單粗暴又低端無聊,實在是影響觀感。特別是在作品本身質量就不怎麼樣的情況下,大量的廣告植入無異於火上澆油。
說真的,誰能分得清正片到底是什麼呢?至少貼片廣告還在某種程度上“推廣”了一個“這是計劃的一部分”的梗呢……
敘事混亂,本末倒置
眾所周知,主流敘事方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平敘、補敘。而這部動畫,我願稱之為:亂敘。
非常創新而大膽的敘事方式,呈現出了一種格外多元和自由的故事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想到啥就拍到啥,想拍ETO就拍完全《靈籠》既視感的大場面,想拍感情戲就連拍好幾集感情戲,想拍羅輯發瘋擺爛就拍羅輯盡興開party找莊顏,想拍純愛無敵就拍談戀愛拯救世界。整體看下來,既沒有邏輯,也沒有結構,突出的就是一個前言不搭後語,講究的就是一個出所有人之不意、攻所有人之不備,沒有人能猜得出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真是太玄妙了哈……
製作組倒是痛快了,觀眾卻是被餵了一肚子莫名其妙。這前面還能說得上是改編水平不夠,後面到底都是些什麼東西?
(傳下去:製作組唯愛言情戲)
此外,製作組或許認定來看動畫的一定都是看過或者至少了解過原作基本設定的,因此很多重要事情一筆帶過,或是說些沒必要的臺詞故弄玄虛,倒是在很多不懂為什麼的場面上大費周章:比如ETO的聚會,比如羅輯的追愛橋段。到底哪兒是重點啊?《三體》到底是個什麼類型的作品啊?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好笑的局面:
路人根本看不懂拍了個啥,原作粉也根本看不懂拍了個啥,我懷疑劉慈欣本人也根本看不懂拍了個啥——當然,全都是不同意義上的看不懂。
過於注重大場面,忽略文戲
或許是對此前的動畫作品《靈籠》太過滿意,或許是對自己的畫面技術太過自信,總之,在動畫《三體》中,我認為製作方對場面特效的關注度遠高於文戲打磨。最典型的莫過於開頭的古箏計劃、ETO的幾場戲以及最後涉及到量子坍縮逃脫太空的部分,畫面確實是蠻不錯的。
(但你說這是ETO,那這就是ETO吧……)
但是在文戲方面,這部動畫幾乎沒有打磨。科幻的門檻本來就比較高,文戲本應該承擔著一些科普的作用,你至少得用臺詞什麼的稍微解釋一下作品中所涉及到的科幻概念和設定吧。
但《三體》動畫是怎麼做的呢?它將這些科普扔在了視頻彈幕的註釋裡,相當於打了很多個補丁……如果你為了沉浸式看番並沒有開彈幕,又剛巧沒接觸過原著,那麼很不幸,你會在很多地方感到雲裡霧裡……
此外,儘管浪費了大量筆墨描繪羅輯與莊顏的愛情,但我還是對這段突如其來的感情感到不明所以。劇情發瘋,角色崩塌,人設完全立不住,這感情是怎麼出來的呢?真就為了突出一個真愛拯救世界?
原著要素隨機出現,質量飄忽不定
第11集,稱得上是全作中最受好評的一集,也是最有還原度的一集。特別是泰勒的湖畔自殺,堪稱全作最佳。
(還挺喜歡後面那個槍聲響起,驚起飛鳥的畫面)
但除了這一集,其餘大部分都是自由的改編,或者乾脆原創。
依我看,倒也不必把“原著:劉慈欣”這幾個字標上,反正如果換了角色名字的話,估計也沒人認得出這是改編於什麼,標題也不過是隨機抽取15個大劉作品的關鍵詞。整體來說,這部動畫的還原度比起同人文學平均水平還要差出幾個動畫《電鋸人》。
這種偶爾還原、絕大多數時候不還原的現象也讓整部作品充滿了割裂感。
這裡著重說一下後半部分。看了前面的觀眾朋友們就會知道,動畫《三體》的編劇很可能並沒有看過《三體》原作,而是在通過一些百度一下來知道劇情,但是呢,他們又非常希望這部作品能有點兒逼格,又特別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改編能力,或許是出於這個原因,動畫用了大量筆墨來描寫——球狀閃電。
我不懂為什麼哈,反正動畫《三體》編劇唯愛球狀閃電,但是看起來也沒咋看過《球狀閃電》。以我的主觀觀感來看,後幾集與其說是《三體》或是《球狀閃電》,不如說是《蟻人3:量子狂潮》——同樣執著於量子,同樣充滿了專業詞彙,同樣看得人不明所以,同樣物理學不存在了,仔細捋捋,也會發現同樣沒啥邏輯。
如果說前期提到球狀閃電和量子力學的部分,比如第12集,動畫還展現出了一定蠻漂亮蠻震撼的視覺效果。那麼最後一集就完全是離譜中帶著搞笑,搞笑中帶著擺爛,它可以是任何俗爛的包裹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但就是跟《三體》沒什麼關係,直接放個《光年之外》的bgm也毫不違和——等等,該不會,找鄧紫棋唱動畫《三體》片尾曲就是藝畫開天的暗示吧……
(也不失為一種“緣分讓我們相遇亂世以外/命運卻要我們危難中相愛”哈……)
想了半天,沒想出來後幾集的意義,難道是為了給羅輯和莊顏的愛情找一個吊橋效應的合理邏輯?但是這跟《三體》又有什麼關係呢?你可以說看到了漫威、《信條》、《星際穿越》、《JOJO的奇妙冒險》,甚至《EVA》等作品的鏡頭的影子,但是這到底跟《三體》有什麼關係呢?
(怎麼不算一種C-Moon呢)
最後,為啥我要放在熱度早就過了的現在寫動畫《三體》呢?
就是因為我曾經抱有一絲小小的期望,萬一過幾集能稍微好看一點兒呢,萬一呢。但是15集全看完,我發現,除了偶爾有部分情節有可取之處,整部作品可以說是一無是處——發瘋開頭,無聊過渡,爆炸結局,就沒多少和原作有關係的地方。再結合原作本身的水平和動畫形式本可以呈現的想象力,我認為動畫《三體》比電影《上海堡壘》更值得被鎖在恥辱柱上。
(加油,看好動畫《三體》分數低過《上海堡壘》,前進三,前進三)
在動畫《三體》中,我看不到製作組的任何誠意,只能看到製作組的傲慢,一味胡編亂造,完全沒把觀眾放在眼裡;貪婪,一味植入廣告,全然不顧動畫效果;懶惰,他們甚至不願稍微研究一下原作;暴怒,每一集都要有摔東西的場面,多位面壁者被塑造得彷彿有狂躁症;色慾,浪費了大量筆墨在羅輯開party、羅輯和莊顏,早期宣傳圖甚至多次使用了某位路人女,而她只出現了那麼短短几分鐘……七宗罪隨隨便便就集齊了五個,《三體》動畫,真有你的。
(這張前期宣傳中最常見到的臉,來自於動畫中一個出場幾分鐘就掛了的甚至沒留下名字的炮灰角色)
這場長達四個半月的鬧劇終於結束,第二季,我完全不期待它的到來。唯一想對藝畫開天說的就是:做得很不好,下次別做了,觀眾可以包容,但觀眾沒有義務等待你的成長和改變。
改編難,科幻難,動畫難,改編國內目前唯一一個有國際知名度的大IP科幻作品更是難上加難。但是是否有誠意,觀眾是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的。藝畫開天版動畫《三體》目前唯一的價值,大概就是提高劇版《三體》和《我的三體》的評分,以及給一批人提供吐槽惡搞的素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