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駕崩後,皇后偷偷給她的父親一張紙條,父親只回一個字:死

同治帝駕崩後,皇后偷偷給她的父親一張紙條,父親只回一個字:死

大清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是清同治帝時期有名的高門貴女,1854年,阿魯特氏出生在清代唯一一位蒙古族狀元崇琦的家中。

崇琦曾是咸豐帝授命的欽差大臣,他的父親大學士賽尚阿曾是咸豐朝的領班軍機大臣,崇琦成年後迎娶了鄭親王端華貌美嫻雅的次女,二人於咸豐四年生下了粉刁玉琢、嬌柔可人的三女兒阿魯特氏。

鄭親王端華的嫡福晉鈕祜祿氏乃是慈安太后的親姑姑,因此,樣貌端雅俊秀的阿魯特氏不但是鄭親王端華的親外孫女,更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同治十一年後,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后開始忙著為皇帝擇選後宮妃嬪,而在選擇皇后的問題上,兩宮太后實則各持己見並暗中產生了較量之意。

東宮太后慈安非常看好秀女阿魯特氏,貌端姿佳、氣質超群的阿魯特氏在選秀隊伍中是大家公認的頭號標緻美女,而且此女極富才情,受家庭教育的薰陶和引導,阿魯特氏不但飽讀詩書典籍,還寫得一手好字。

更重要的是,阿魯特氏還是慈安太后的外甥女,如此一來,很多人都認為狀元之女阿魯特氏定然會是皇后的不二之選。

但慈禧太后則是反對阿魯特氏入主中宮的,在慈禧太后眼裡,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溫婉多姿、嬌媚靚麗、能說會道,這樣的女子才會更令同治帝滿意。而私底下,富察氏之所以受到慈禧的支持一方面因為阿魯特氏的外祖父鄭親王端華曾與自己是政治場上的敵人,另一方面還因為慈禧的生母亦來自於富察氏一族。

由於兩宮太后各有偏好、意見不一,所以敲定皇后人選的最終決定權就落在了同治帝手中。因為同治帝本就與生母慈禧不甚親近信愛,而且二人的行事做派以及為政理念也多有相異,故年輕的同治帝欣然選擇了他見之則喜並且為之而鍾情的秀女阿魯特氏。

公元1872年10月16日,17歲的同治帝迎娶了19歲的皇后阿魯特氏,大婚當日,為了平衡慈禧的心態,同治帝同時冊封了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為慧妃。

同治帝早就得知皇后阿魯特氏出自於世代為官的詩禮之家,而當他近距離接觸了阿魯特氏之後,又被她惠睿不凡的才情和清雅端嫻的氣質所深深折服,故而這對帝后小夫妻自成婚後便愈加地愛重著彼此,可謂同心同德、情深意篤。

眾所周知,同治帝在成婚之前一直言行有失、好色風流,而且其人十分任性。可在其成婚後,因被皇后阿魯特氏的端莊正氣所感染,同治帝竟漸漸收斂起了自己語狎行褻、恣意任性的一面,總是對阿魯特氏的良言規勸言聽計從、聞過則喜。

看來,對一個嫡妻的敬重和愛慕能改變一個帝王的德行舉止,這不得不說同治皇帝深深地戀慕著孝哲毅皇后,並對她做到了既敬又愛、既惜又從。

同治帝唯一鍾情的阿魯特氏縱然美而有德,卻仍屢遭婆婆慈禧的苛虐

因為顏值極高的皇后阿魯特氏高貴端莊、嫻雅識禮,不但對慈安和慈禧兩位婆婆關心備至、尊奉有加,而且還能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來處理宮中的諸務、體恤宮女太監們的辛苦和不易,所以闔宮上下幾乎沒人非議過皇后阿魯特氏,這份賢惠和才能更使得同治帝對皇后情有獨鍾、恩寵不斷。

反之,因為慧妃富察氏深受慈禧的喜愛,所以同治帝對她總是莫名地厭惡、疏遠,基本上從不翻慧妃的綠頭牌。

慈禧深知,若要實現心中那個“秘不可宣的皇權之夢”,自然需儘早在思想上對同治帝進行牽制和操控為好。彼時,慈禧手中可以加以利用的天然籌碼便是那個像極了她年輕時候的慧妃富察氏,只要富察氏先行有孕併成功生下皇帝的長子,那麼,就不愁將來皇權的權柄不移接到自己的手上。

而實際上,同治帝大婚前就“見識過”不少女人,在他的5位後宮妃嬪之中,同治帝最喜歡的乃是皇后阿魯特氏,其次是擅長歌舞琵琶的瑜妃。而同治帝最討厭的女人,恰恰正是慈禧最看好的慧妃富察氏。

皇后阿魯特氏出自於詩禮之家,她恪守婦德宮規、言行舉止從不違制逾矩,讓想找個機會打壓打壓阿魯特氏的西太后慈禧完全找不到可以借題發揮的契機。

但由於同治帝每個月總是留宿在皇后宮中的次數最多,因此慈禧打算以“理應廣施恩露”、“不可長期固寵一個后妃”的理由來勸導同治要經常去除了皇后、瑜妃之外的幾位妃子宮裡坐坐,同時還屢屢暗示皇帝夜晚侍寢時也要雨露均霑,一定要多翻一翻慧妃的綠頭牌。

孰料,慈禧越是蓄意引導,同治帝就越是產生逆反心理,但他畢竟不敢公然忤逆生母慈禧,只好漸漸減少了去皇后寢宮的次數。到後來,同治帝因異常反感慈禧干預自己臨幸后妃之事,就索性獨自搬進了乾清宮居住,再也不去親近任何一位後宮女眷。

慈禧觀察著同治帝的變化,知道了這個兒子既是在賭氣又是在向自己表達憤懣之情。因為不清楚同治帝還需要多久才會迷戀上嫵媚多姿的慧妃,故此慈禧和慧妃都很著急上火,與沒主意的慧妃不同,慈禧太后向來就是個強勢硬氣的人,她見擺弄不了同治,便將滿腔邪火都衝著皇后撒去。

儘管守禮恭孝的皇后阿魯特氏一直對慈禧孝順恭敬、謹小慎微,可慈禧總是明裡暗裡羞辱她狐媚惑主、不知廉恥。當同治帝生了天花病,慈禧為離間阿魯特氏與同治帝便下令閒雜人等不得接近病中的皇帝,以免造成此病在人間的傳染。而當阿魯特氏遵慈禧的懿旨不去探望同治帝,慈禧又四處宣揚皇后心狠腸硬、漠視病夫。

後來,長期見不到同治帝的阿魯特氏心裡實在是放心不下病重的夫君,索性大著膽子違背一次慈禧的命令,直接到同治帝的病榻前與之相會並殷殷地加以關心和照料。慈禧聽宮女傳報此事後立刻帶人衝進同治帝的住處,不但狠狠地斥責了阿魯特氏一番,還揚起手給了她一記大耳光。

同治帝殯天僅75日後,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便離奇崩逝於儲秀宮

由於皇后的存在,令早就有霸佔皇權之心的慈禧太后久久不能將同治帝操控在手中,亦造成了這對皇家婆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怨懟之情越來越深。

公元1875年1月12日,體虛久病的同治帝崩逝於紫禁城的養心殿,終年才19歲而已。同治帝落葬之後不久,慈禧便同慈安一起下了一道懿旨——因為同治帝生前沒有留下子嗣,故將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入承大統,繼位為帝。

慈禧這番苦心孤詣的安排完全是個“一箭雙鵰”的計策: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勢,慈禧不會讓阿魯特氏成為皇太后,因為那樣的話慈禧豈不是成了不會再有實權的太皇太后!

對皇權覬覦已久的慈禧為了保住其“皇太后”的位置,便用了“兄終弟及”的祖制使得與同治帝同輩的近支皇族兄弟、年僅4歲的載湉登上了帝王之位。隨後,慈禧又降下懿旨將阿魯特氏尊奉為“嘉順皇后”——此舉無疑令阿魯特氏成了紫禁城中一個多餘的“嫂嫂皇后”,使其既無夫君可以依靠、又無權力地位可言。

強勢蠻橫的慈禧太后如此針對、架空嘉順皇后阿魯特氏的確特別過分,但無奈宮裡宮外無人有資格能夠對其進行阻攔、勸說,就連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也沒有能力解救女兒於水火之中。新寡的嘉順皇后阿魯特氏曾在迷惘之際寫信向父親求助,但因為阿魯特氏一族向來門風剛烈、忠君不二,所以崇琦寫給女兒的回信裡只有一個字——“死”。

公元1875年3月27日,紫禁城裡傳來嘉順皇后阿魯特氏的死訊,而那一日距離同治帝崩逝僅僅才過去了75天而已。

阿魯特氏死得的確太過匆忙,時人亦對她的死因猜測紛紛,議論不已。有一種說法認為,阿魯特氏是自戕而亡的,她之所以做出如此選擇並不是出自於對同治皇帝深切真摯的愛,也不是要效仿母族裡曾經出現過的那幾位貞烈節婦,她是被慈禧逼得走投無路、生無可戀才選擇了自戕。

時人都說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蕙質蘭心、大氣端妍、德行俱正,是有清200年以來最為高貴顯赫的皇后。

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既無過錯又很善良的皇后,卻被手腕強硬、心腸狠毒的慈禧太后視作了一塊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須知在中國歷史上,但凡正直忠義、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在政治角鬥場上幹不過如慈禧太后這般素來陰狠毒辣的政客,因此,同治帝一死,剛直倔強的阿魯特氏的人生結局也就顯而易見了,她的死不是情出自願,而是被逼無奈才匆匆赴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