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Gucci #model #film #streetstyle
幾十秒的等待後 圖來了~👇
photo by Midjourney V5
不知道你們是什麼觀感,但是說真的,我們同事幾個都驚了,開玩笑說:“AI很懂GUCCI!”(因為下面那張的效果沒有GUCCI這張好,也覺得“AI很懂GUCCI”這個點適合賣給GUCCI。)
photo by Midjourney V5
說到自己的職位可能將被機器人替代這事上,腦力勞動者應該擔心的,畢竟人腦的速度怎麼樣都比不過電腦。但是,我們姑且把自己歸在「創意行業」的領域裡,稍稍能安慰一些,比如安慰自己說:“人類的創造力也許AI能仿製,但是仍不能取代”。
只不過,自己的工作可能一時半會不會被取代,這個行業呢?時尚行業有一天會不會因為AI技術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行業未來還能像現在這樣存在嗎?
過去幾年,高高在上的媒體們,已經被新崛起的主播、意見領袖們刨到根兒了,如果,未來還要面對一個更智能、更優秀的群體——機器人呢?這個行業的生物鏈和遊戲規則是不是會被重寫?尤其是,現在的媒體內容,本來就很像機器人寫的了。
但是,我們又在想,有沒有可能未來可以和AI協作,它們負責歷史、時尚理論之類的內容,而我們負責情感、情懷等等,會不會把創作者解脫出來,以更輕鬆純粹的方式去釋放熱情與創造力,去享受時尚?我們能不能跟AI成為靈魂伴侶,或者做同桌相互激勵,“高知”人群就一定會被AI替代嗎?有沒有可能和AI惺惺相惜、攜手共進,有對手才更有趣嘛!
可如果,AI有一天有了自己的意識呢?
“我能讓AI替我同時跟五個人聊天嗎?” ——海報主編Teresa直言不諱。
“渣女!!”——海報編輯部異口同聲。
當然,這句聽起來似乎很是“渣女行為”的言論,其實直指都市情感關係中的痛點:沒時間。也懶得重頭一遍遍讓別人瞭解自己,還不知道這麼做會不會有結果。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沒有“過程”,是不是真的可以呢?
就像大家一開始看不慣Bella的搭配一樣,過了一段時間,還不是隨著她的大穿特穿,改變了潮流的方向?
那麼,AI技術的發展,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掀起一股新的潮流?就像我們現在瘋狂在追的2000年的Y2K風(在討論這個風潮應該叫什麼名字的時候,Teresa說“i 風”,諧音iPhone,有被笑到和冷到,謝謝)。
這件事也許不用等太久,時裝歷程發展數百年,不乏對未來主義抱有極大熱情和善用科技佐以時裝描述的設計師們。
活躍於2000年代的土耳其+塞浦路斯血統時裝設計師Hussein Chalayan,就是一位“Geek”迷,更有人形象地將他的作品比喻為“時裝界的特斯拉”。
Hussein Chalayan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和他對科學技術、各式材料的精妙運用,將穿在模特身上的服飾變成一件件可隔空交互的藝術裝置,讓他的秀場看起來更像是場“魔術”。
Chalayan通過服裝內置LED和記憶合金纖維,實現了服裝廓形上的全自動變形。
Hussein Chalayan 2007 SS
關於未來主義的探索,最近印象深的應該會有不久前Coperni 2023秀場上,那件直接現場在Bella身體上的噴繪而成的白裙。
Coperni 2023 S/S
設計們借用科技手段嘗試突破界限,預設著人類在有限的生命裡不能親臨的某個未來,但這終歸是帶著感性色彩的人類大腦的想象。
如果讓科技本科——AI來設計具有科技感的時裝,它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會跟我們人類的想象有哪些出入?屆時,人類是否會願意將科技感設計的話語權交給科技?這也是我們非常好奇的事情。
AI在經歷強大的數據吸收能力和運算邏輯下茁壯成長,會形成龐大的信息反應堆,當它以服裝設計師的角色輸出技能,說不定真的能在隨機拼湊和肆意發揮下整出別開生面的新風尚,AKA,亂招出奇蹟,亂拳打死老師傅。
重要的是AI的觸角相比人類大腦更智能,可以更快速、精準地探向細枝末節處,抓取可能被人類大腦忽略的微小靈感。
而且,人類大腦長期作用在某一事物時,創造力多多少少會被形成的思維慣性、刻板印象、自我否定等等這些感性帶來的負面所幹擾。而在這一點上,對於更為“理性思考”的AI,似乎不再成為問題。
那麼,有朝一日,報友們會欣然地消費於“AI製造”的時尚單品嗎?
其實幾十年來,人們對於AI的想象與討論從未停止,科學家們在尋找科技帶給人的便利和恐慌,而服裝設計師們則在這個“危機感”面前激發出了更多的創造力。
編輯還記得,從2020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說“未來已來”,只是如今AI過於迅速的發展給了我們“當頭一棒”。科技之下我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究竟能走到哪一步?人類能否更好的適應AI普及之後的世界?我們自身又該如何思考與平衡?預計這些都會成為未來我們需要不斷探討的議題了~
監製:Teresa Zhao
編輯:Yueh
視覺:阿拉蕾
©海報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