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4.8 | 與惠山專家共賞園林典範寄暢園 走進康乾最愛江南盛景

【無錫】4.8 | 與惠山專家共賞園林典範寄暢園 走進康乾最愛江南盛景

守護國保 / 傳承文化

惠山古鎮
位於無錫市西

因地臨惠泉山麓而得名

風景秀美、歷史悠久、文物眾多

戰國時期,無錫成為楚公子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春申君常在惠山山澗放馬飲水,治芙蓉湖,築黃埠墩。邑民為紀念他的德政,於唐代就在惠山建春申君廟,成為惠山建祠之始。

惠山寺
南北朝時期,劉宋司徒右面長史湛挺在惠山隱居,建有“歷山草堂”。湛挺去世,南齊詩人江淹特來此堂憑弔湛挺,寫了詩章。後人將湛挺、劉爍、江淹的詩章列於壁間,使這裡成為文人聚集的名勝之地。

天下第二泉

唐宋期間,隨著佛寺和二泉水的揚名,惠山古鎮日趨興旺明朝,程朱理學流行, 立廟建祠時興。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多次遊歷惠山,留下詩文。在北京清漪園和圓明園中兩次依照寄暢園圖樣仿造園林,在承德避暑山莊仿造惠山竹爐山房,在清漪園中仿黃埠墩建造鳳凰墩。


惠山鎮祠堂

惠山古街以京杭古運河支脈,由東蜿蜒向西的寺塘涇河為軸心,以惠山橫街、直街為經緯,集合了古寺、古街、古園、古泉、古祠、 古街巷等文物遺蹟和文化景觀。

寄暢園

經過千百年來的積累傳承

以惠山寺為代表的寺廟文化

以寄暢園為代表的園林文化

以華孝子祠為代表的祠堂文化

以天下第二泉為代表的茶泉文化

以歷代文人和乾隆皇帝

遊惠山為代表的旅遊文化

成為惠山的文化形態具有明顯的特徵

惠山古鎮自古以江南第一山

錫山晴雲、勝地名泉

而聞名於世

讓我們跟隨最懂惠山的

金石聲老師走進惠山

感受乾隆魂牽夢依的

  真正江南!

1

文化講師

金石聲老師

從事園林工作四十年,擅長園林、旅遊、地方文史、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工作,現任無錫市作家協會會員,無錫市政協十五屆學習文史委員會特邀委員、無錫日報特約撰稿人、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無錫市惠山古鎮景區管理處,任文化高級總監;兼任無錫祠堂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曾主持或參與《無錫園林文化叢書》《無錫園林志》《惠山詩詞》《寄暢園畫冊》《寄暢園法貼》等學術著作的出版,擔任撰稿人或策劃、編輯。在本地報紙雜誌發表文章或專業論文上百篇,累計80萬字。主持公益性學術講座100多場。

2

行程概要


集合時間:4月8日(星期六)   9:30 

行走線路:惠山鎮祠堂(國6)-惠山寺經幢(國7)-天下第二泉(國6)-寄暢園(國3)

集合地點:惠山古鎮東北門(古華山門)

3

費用詳情

628 元/人

識別二維碼報名

費用包含

  1. 講師:專業講師深度講解

  2. 服務:全程領隊周到服務

  3. 設備:無線講解器


費用不含

1. 景區門票費用

2. 午餐費用

3. 未提及的其他費用

Tips:長三角地區市民可下載“靈錫APP”憑身份證辦理“無錫園林一卡通”。一年有效期內可遊覽太湖黿頭渚(含往返客渡船)、惠山古鎮(含錫惠名勝區、惠山古鎮文物古蹟區)、蠡園(不含遊船)、梅園、吟苑、盪口古鎮(包含華氏義莊、華蘅芳生平事蹟陳列館、會通館、王莘故居、錢穆故居、華君武漫畫館)、東林書院、薛福成故居,但均不含園中專類園和夜公園。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集合時間前24小時可以全額退款;24小時內無法退款。

4

行前預習

惠山鎮祠堂(國6)



惠山鎮祠堂,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自唐、宋至民國末期,共有記載的祠堂及祠堂建築物總數在120處以上。惠山祠堂分佈密集成群,用地佔惠山古鎮總用地的56.8%。惠山祠堂園林群伴隨著古老的祠堂花園的產生而發展起來。


惠山古鎮的亭、臺、樓、閣、寺、園、橋、榭,以及戲臺、古樹名木等一起構成了祠堂群的總體建築形貌。惠山祠堂群依山傍水臨泉,風景優美,符合中國的風水觀念。惠山祠堂群建築,高低錯落、次第相接,無一相同,祠堂之間輔以橋、亭、戲臺、牌坊等建築。

惠山祠堂反映了無錫在明、清以後,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方面,錫惠山古鎮的祠堂建築群是中國農耕經濟或耕讀文化,向近代工商經濟或工業文明發展過渡的特殊條件下、在無錫惠山這個特定的人文與自然環境裡,所形成的特殊的祠堂建築文化的產物。


惠山古鎮這些風格各異的祠堂建築,包涵著極其豐富的建築歷史文化和宗祠、譜諜文化內涵。折射出濃郁的吳地文化特色、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深邃的文化底蘊,是研究和發掘吳文化的寶庫,也是研究傳統建築文化最好的實體依據。



惠山寺經幢(國7)


惠山寺經幢,共有兩尊,建於唐乾符三年(876)和宋熙寧三年(1070),分別為“唐陀羅尼經幢”和“宋大白傘蓋神咒幢”  。
唐陀羅尼經幢,高6.26米,共19級,底部直徑1.48米,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由幢身、幢基、幢頂三部分構成,為雙層八角形束腰式基座。宋大白傘蓋神咒幢,高6.22米,同為19級,底座直徑1.40米,刻有《大白傘蓋神咒》。兩尊經幢並列豎立,間隔約10米。
惠山寺經幢是江南地區現存較為完整的佛教石刻藝術遺物。惠山寺經幢唐、宋並立,保存完好,是江蘇諸多寺廟之最,在全國也較為罕見。惠山寺經幢顯示出晚唐時代的雕刻藝術風格,為研究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和無錫地方歷史,提供了較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天下第二泉(國6)


惠山泉相傳經唐代陸羽親品其味,被茶聖陸羽稱為“天下第二”,被唐代詩人李坤稱為“人間靈液”。惠山泉為唐大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無錫令敬澄所開鑿。泉水源於若冰洞,呈伏流而出成泉。泉池先圍砌成上、中兩池。上池呈八角形,由八根小巧的方柱嵌八塊條石以為欄,池深三尺餘。

池中泉水水質很好,水色透明,甘冽可口。中池緊挨上池,呈四方形,水體清淡,別有風味。至宋代,又在下方開一大池,呈長方形,實為魚池。明代雕刻家楊理特在下池池壁雕刻了一具螭首,這螭首似龍非龍,俗稱石龍頭,中池泉水則通過石龍頭下注到大池之中,終年噴湧不息。池前建有供茶人品茗的漪瀾堂,蘇東坡曾在此賦詩曰:"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由於惠山泉水"上好",所以古代許多茶葉專家紛紛前來品嚐研討。華淑在《二泉記略》中就總結了惠山泉的"三異"與"三癖":"泉有三異,兩池共亭,圓池甘美,絕異方池,一異也;一鏡澄澈,旱潦自如,二異也;澗泉清寒,多至伐性,此則甘芳溫潤,大益靈府,三異也。更有三癖,沸須瓦缶炭火,次銅錫器,若入鍋熾薪,便不堪啜,一癖;酒鄉茗碗,為功斯大,以炊飲作糜,反遜井泉,二癖也;木器止用暫汲,經時則味敗,入盆盎久而不變,三癖也。"這"三異三癖",實際上是具體細緻地分析總結了惠山泉水的特色和煮茶的禁忌。



寄暢園(國3)


寄暢園,又名風谷行窩、鳳谷山莊、秦園,地處無錫市西郊東側的惠山東麓,毗鄰惠山寺;始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興盛於明萬曆至清康乾年間,是江南地區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無錫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園林,與瞻園、留園、拙政園並稱江南四大名園。 

寄暢園屬山麓別墅類型的園林,南北長,東西狹,主要由門廳,法帖碑廊,鳳谷行窩,秉禮堂及庭院,碑牆,含貞齋,九獅臺,八音澗,案墩,梅亭,嘉樹堂,大石山房,清藥,涵碧亭,七星橋,清響,錦匯漪,鶴步灘,知魚檻,幻石,鬱盤及觀景廊、凌虛閣、先月榭及廊、臥雲堂、美人石、鏡池、介如峰刻石及碑亭、鄰梵閣等28景、碑刻244方組成。

園景佈局以山池為中心,巧於因借,融入自然。將園外景色借入園中,園內池水引惠山之泉,採用本地的黃石疊砌假山,假山依惠山東麓山勢作餘脈狀,增加了園景的深度。寄暢園建築物在總體佈局上所佔的比重較少,園景以山水為主,加之樹木茂盛,佈置得宜,從叢樹空隙中遠眺錫山龍光塔,園內顯得開朗。園內主要部分是水池及其四周所構成的景色,由於假山南北縱隔園內,周圍種植高大樹木,使水池部分自成一環境,顯得幽靜。池的西、南、北三面,有臨水的知魚檻亭、涵碧亭和走廊,影倒水中,相映成趣;由亭和廊西望,假山與隔池的亭廊建築形成自然和人工的對比。

*引用圖片來自惠山古鎮景區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