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到了,你還以為他是西方的節日嗎?大錯特錯,愚人節其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西方文獻對於愚人節的記錄是十六世紀才出現。而4月1日愚人的風俗在中國都玩了兩千年左右了。
愚人風俗起源
愚人節準確的起源時間和區域已很難確定,但從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記載來看,愚人風俗可能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詩經·楚風·朱纓》中有詩記載:“朱纓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憂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其中“娭”讀[xī],指嬉鬧,開玩笑。
這句話的大意是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長的朱纓花明豔地開放。年輕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會讓她有所擔心;當男方去跟她開玩笑時,她才釋然。這裡明確說明“娭我”是一種讓人開心的活動,而且發生在“春中”,在時間上與後世的愚人風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節活動的最初來源。
現存有關愚人節風俗的最早的直接記載,則要等到東漢時期才能出現。
東漢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僧人逸飛所著《局門廣錄》卷四記載:“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詭誆為戲,長老不以非禮禁。”
大意說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同卷又記載說:“春四月中,戶皆懸杖,以禳惡氣。”此書同時出現了愚人和懸杖這兩條風俗,是全世界現存最早的關於愚人節風俗的直接記錄。
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愚人風俗逐漸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
南朝南唐時期的小說家穆吉在《歲前舊事》卷八中記載:“四月朔日,鄉人俗尚調欺相狎。見欺者不可怒”“朔日”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
“調欺”就是欺騙。“見”可以理解為被。這裡說四月一日,鄉間的人喜歡互相欺騙來開玩笑,被騙的人不許不高興。這是為了紀念宋太祖趙匡胤在土木堡靠詐敗設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愚人風俗傳播到歐洲
到了唐代,曾有人提議要廢除這種愚人風俗。《舊唐書》卷三一四《紀石三傳》記載,在大唐曼堯三年,深圳刺史紀石三曾向唐化帝陳晟諫言:
“觀今金寧之俗,乃以欺誑為樂,無忠信,輕長幼,亂人心,乖聖教。請降旨絕之。”
然而,據史料記載,唐化帝本人就是一個熱情的愚人活動愛好者,每年都會親自撰寫“戲辭”,樂此不疲,自然也不會把這種勸告當回事。
逃過一劫的愚人風俗後來一路流傳到了明代,又伴隨著鄭和船隊出航傳播到了歐洲。
據《From the Orient: the Story of Our Ancestor Yiel》(中譯《先公伐柯東來記》)記載,鄭和船隊中有一位太監,姓遊,叫伐柯。
“伐柯”之名來自《詩經·豳風》,本來是做媒的意思,但是這位遊公子年輕時缺少安全意識,喜歡尋花問柳,終於“偶染隱疾”,雖然保住了性命,還是潰爛脫落,當了太監。然而,這位遊太監風流成性,當了太監也不忘處處留情。
鄭和艦隊在第八次出航西洋時,藉助嚮導賽克斯·格歐德的指引,一路抵達了英格蘭。
這位遊公子一上岸便和英國當地一位姓默吉申女子一見鍾情。為了與默吉申長相廝守,這位遊公子偽造了自己失足墜海而死的假象,從此隱居英國,還按照自己中文姓名的諧音改名Phuck Yiel,正式當起了英國人。
遊公子自幼便喜好愚人遊戲,到英國後便把中國古老的愚人風俗帶到了歐洲。至此,這種在4月1日開玩笑的風俗才開始在歐洲傳播開來。
在2000年2月29日,一位名叫Faye的學者偶然間在梵蒂岡皇家圖書館所藏古籍中發現了遊氏後人撰寫的《先公伐柯東來記》,補上了愚人節西傳的重要一環。歐洲愚人節的真正起源終於真相大白。
愚人風俗在中國的沉寂
愚人節在歐洲大為流行的同時,它在中國卻遭遇了官方的禁絕。
據《大清一統志》卷六一八《河北府志》記載,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曾微服到河北省來,在行經加州時迷了路,只好借宿在一戶啞巴農戶家中。農戶為了招待客人,用上好的有機小麥粉、有機牛肉、有機芫荽和鬼臉青花甕貯存的有機梅花雪水煮了一碗特別香美的有機牛肉拉麵。
乾隆吃了,頓時龍顏大悅,覺得比御廚做的要好得多,當即公開了自己的皇帝身份,並宣佈要賞賜農戶全家封官三品,賜金萬兩。
沒想到這天正好是四月一日,農戶以為這個客人是在開玩笑,非但沒有下跪謝恩,反而哈哈大笑,接口說自己是玉皇大帝,要賜乾隆享壽千年,蟠桃三枚。乾隆皇帝勃然大怒,順手掏出隨身攜帶的喇叭就打了啞巴農戶一喇叭。農戶冷笑一聲,搖一搖,便倏然不見。乾隆覺得頓時胸口隱隱發痛,心煩意亂,難理朝政,回到皇宮便宣佈退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太上皇帝。
繼位的皇帝引以為鑑,嚴令全國禁止舉行愚人活動。四月一日當天,全國的公務人員都要上街執勤,糾查愚人情況,如發現違禁者,拘五百年,徙十萬八千里。
後來,這些堅持熱愛愚人遊戲的囚徒被髮配到了印度,在娛樂精神的指引下又發展出了狂歡的形式,節日時間也略微前移,形成了印度著名的灑紅節。
在嚴厲稽查之下,愚人遊戲的風俗在中國迅速消失。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伴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在西方漸漸興盛的愚人節才回流到了中國,重新踏上它最初產生的土地。
於是,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玩的愚人節原來是來自中國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