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點燃
文旅產業新引擎
隨著旅遊行業日漸復甦,紅色旅遊熱度持續上升。紅色旅遊,既是紅色精神教育的大課堂,又是革命傳統教育方式的創新。各地充分認識和發揮紅色旅遊的綜合功能,努力打造融教育性、知識性、文化性、體驗性於一體的紅色旅遊產品和服務,突出紅色主題研學和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參觀者以寓學於遊的方式堅定歷史自信、築牢歷史記憶。
賡續紅色基因
講好治淮故事
本報駐安徽實習記者 孔令暉 文/圖
進入安徽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橫排頭水利風景區,只見橫排頭樞紐工程橫跨淠河,將河水一分為二,蔚為壯觀。河岸邊,蘇家埠戰役紀念館和淠史杭工程展覽館遙遙相望。橫排頭是淠史杭水利工程淠河灌區渠首樞紐,也是被劉伯承元帥稱為“豐收之源”的地方。如今,全國各地遊客紛至沓來,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
青山綠水紅土地,人間奇蹟淠史杭。1958年,淠史杭工程開建,從1958年到1972年,長達14年的治水實踐,鑄就了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蹟,也誕生了偉大的淠史杭精神。工程惠及安徽、河南17個縣區,每年灌溉良田1000餘萬畝,澤被2000萬人。
近年來,當地政府堅持以旅興水,以水助旅,堅持水利文化與紅色文化融合發展,在橫排頭水利風景區內新建了蘇家埠戰役紀念館、蘇家埠戰役紀念碑、蘇家埠戰役指揮徐向前雕像;建設淠史杭工程紀念館、淠史杭工程紀念碑;暢通橫排頭景區旅遊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市民紅色觀光、綠色休閒度假的理想旅遊勝地。
2018年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展覽館揭牌。六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六安市委、市政府決定打造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建成淠史杭工程展覽館。該館既是展示淠史杭水利工程全貌的窗口,也是具有水利特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展示基地。
遊人在淠史杭工程展覽館前追憶紅色歷史
淠史杭工程展覽館布展面積1600多平方米。整體佈局分為“親水”“苦水”“治水”“樂水”4個部分,通過歷史圖片、實物、音視頻和場景再現等方式,全面展現了淠史杭水利工程設計、施工、效益發揮的歷史瞬間。
“展覽館已成為紅色主題研學和實踐教育活動的‘打卡地’,目前每天接待遊客數百人次。”淠史杭工程展覽館講解員姚寶林深有體會,展覽館通過VR展示和現場解說,展現了老區人民的巨大犧牲精神,遊客每每參觀,都會動容流淚。上海遊客李笛參觀後不禁感慨:“為了修建淠史杭,六安30萬畝良田、30萬畝山場被淹沒,30萬名群眾捨棄故土、移民搬遷,做出了巨大犧牲,當地人民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資源集聚,業態多元,讓橫排頭水利風景區變成融教育性、知識性、文化性、體驗性於一體的紅色旅遊產品範例,突出了紅色主題研學和實踐教育活動,強化了儀式教育,引導參觀者以寓學於遊的方式堅定歷史自信、築牢歷史記憶。近日,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和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公佈了《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區名錄》,首批上榜共50家,橫排頭水利風景區位列其中。
目前,六安市正規劃打造淠史杭精神紀念基地。“紅色是六安的文化底色,彰顯出老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寶貴精神品質。要積極做好項目策劃謀劃工作,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謀深謀實,努力打造惠及後世子孫的傳世之作。”六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鴉片戰爭博物館:
實物式情境式小組式研學
厚植家國情懷
本報駐廣東記者 譚志紅
為紀念1841年在虎門之戰中保家衛國、浴血犧牲的愛國名將關天培及守臺將士,前不久,鴉片戰爭博物館在威遠炮臺舊址上舉行了“粵港澳臺青少年‘尋跡英雄’重走古戰場——紀念虎門之戰182週年主題活動”。廣東東莞多所學校的師生參加了活動。鴉片戰爭博物館研究室副主任丁學志為大家講解了“最傑出的元帥”關天培的故事,在重溫歷史、緬懷英雄中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虎門鎮梅沙小學學生魏珩在給關天培爺爺的信中寫道:“我們不會忘記,這沒有戰爭和硝煙、沒有炮火和劫掠的生活,正是無數像您這樣的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為我們換回的啊!”
依託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的鴉片戰爭博物館,是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禁毒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近年來,該館高揚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林則徐與鴉片戰爭文物資源,重點圍繞沙角海戰、虎門海戰等重大歷史紀念日及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策劃舉辦“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紀念沙角保衛戰、紀念虎門海戰等主題紀念活動,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經過多年探索,鴉片戰爭博物館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學體系,包括開展博物館教育項目制、構建館校共建和“線上+線下”博物館研學機制、優化館校合作項目、開發研學手冊和校本課程、研學後評價等,讓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
鴉片戰爭博物館開展的“我們的緬懷”清明系列文化活動
鴉片戰爭博物館供圖
“重走古戰場之尋跡英雄”是鴉片戰爭博物館的研學項目之一,採用實物式、情境式、項目小組學習式等教學方法,為青少年提供校外實踐服務。在開展研學活動前,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會入校開展調研,根據師生的需求和認知特點,結合本館資源,精心設置研學課程和研學手冊。在此基礎上,根據“尋跡英雄”研學主題,精心繪製研學地圖,設計“重走古戰場”特色主題研學路線,在沙角炮臺、威遠炮臺、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海戰博物館等地開展研學活動。
真實情境下的問題驅動以及項目小組制研學模式,是“重走古戰場之尋跡英雄”主題研學項目的最大特色。研學導師引導同學們以項目小組制形式對英雄人物展開研究,五六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有的記錄、有的查找資料、有的製作PPT、有的準備研學彙報。同學們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提升知識獲取、社交、表達、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研學項目還設計了以自我評價為主體,同學互評、老師點評為補充的多元評價形式。“希望通過研學,在同學們內心種下一粒面向未來學習方式的種子,併成長為參天大樹,對同學們的終身成長提供幫助。”虎門中學副校長曾洪權說。
鴉片戰爭博物館坐落在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東莞市虎門鎮,具有吸納粵港澳中小學參與研學的地緣優勢,擁有林則徐虎門銷煙與鴉片戰爭歷史文物資源,以及以此為基礎打造的優質陳列展覽資源,具有深度研學的資源優勢。2020年、2021年,該館通過線下研學、線上課堂、入校巡展講座等活動,共完成研學活動132場次,受益青少年達10餘萬人次。鴉片戰爭博物館館長、研學項目顧問張建雄表示,該館計劃與學校共同探討,由雙方針對各自的優勢進行整合,使博物館能夠根據中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從而實現以師生需求為導向的博物館教育資源配送。
紅色線路裝滿紅色記憶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打造紅色遊紀實
本報駐黑龍江記者 張建友
3月23日,酷愛紅色文化的遼寧省朝陽市遊客李忠來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參觀由紅色交通站舊址、紅色國際通道紀念館等紅色景觀構成的紅色精品旅遊景點後,感慨地說:“沒想到綏芬河的紅色歷史這麼厚重,讓人眼界大開並印象深刻。”
李忠是眾多參觀綏芬河紅色景觀遊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綏芬河市以“地緣優勢+紅色稟賦”為導向,舉全市之力,探索紅色品牌興城、提升品質惠民的旅遊實踐,全力構建旅遊發展新格局。綏芬河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劉雲霞說,通過紅色遊建設,吸引更多的遊客走進綏芬河,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綏芬河擁有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市博物館、中東鐵路記憶館等16座各具特色的紅色展館。當地依託富集的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了“追邊城百年,逐紅色初心”“國防夢少年行”“重走抗聯路”“紅色追夢”為主題的4條紅色旅遊線路,形成了以紅色文化為主題,集觀光遊覽、研學培訓、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旅遊體系,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作為“追邊城百年,逐紅色初心”紅色遊線路上的一大亮點,包括走革命紅路、頌龍江精神、觀黨史歷程、聽紅色經典、悟六大貢獻共五大板塊的綏芬河市黨史教育基地開門迎客,遊客可以參觀“龍江精神園”、觀看“建黨百年圖片展”、傾聽紅色經典故事、感悟共產黨人的豐功偉績。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遊客李金山說,該基地記錄了黑龍江幾代人英勇不屈、拼搏奮鬥的光輝歷程,陶冶了情操、淨化了心靈,超級震撼!
遊客在綏芬河市博物館參觀圖片展
綏芬河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綏芬河市紅色旅遊線上的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和平天使嘎麗婭紀念館、國家安全教育展館等重要場館,依託文物實物、史料圖片、動態視頻、實景還原等形式,生動展現了革命時期的艱辛歷程,著力打造出特色紅色研學遊,近兩年每年接待紅色遊、研學遊遊客10多萬人次。青少年在中東鐵路記憶館、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等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尋找紅色記憶、提升紅色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綏芬河市創建了由學生、教師、機關幹部等來自不同領域的57人組成的紅色經典志願宣講團,以演或講的形式,推出了《特工爺爺趙興東》《和平天使嘎麗婭》《趙一曼家書》《刑場上的婚禮》《半截皮帶的故事》等上百個紅色經典故事。宣講團團長邵丹說,截至目前,宣講團累計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團隊1377個、10萬多人,舉辦“紅色經典故事會”等經典演出175場,營造了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
文旅融合是綏芬河市紅色遊的一大亮色,通過拍攝紅色旅遊宣傳片、舉辦紅色美術書法作品展、創作紅色旅遊歌曲、推出紅色文藝晚會等形式,積極宣傳紅色遊。特別是設計開發的紅色銅版畫系列、明信片系列、油畫系列等富含紅色歷史意義的文創產品,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
綏芬河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張江介紹,綏芬河市每年都要開展群文活動進景區,通過巡演、會演、紅色文藝小分隊等方式,把紅色文化送到遊客面前,讓廣大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將紅色景觀留存內心。
綏芬河還在紅色遊推廣營銷上下功夫,先後走進全國各大城市,通過各種形式推介紅色旅遊。特別是藉助“網紅”進行線上營銷,提高了綏芬河的紅色遊知名度。該市還精心培養了800多名小小講解員,通過線上線下的宣講,把該市紅色遊推送到千家萬戶,使得慕名參加紅色遊的遊客越來越多,今年前3個月就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劉雲霞說,下一步,綏芬河市將在打造紅色品牌游上加大力度,通過推出紅色品牌線路、紅色品牌景觀、紅色品牌旅遊紀念品、紅色品牌文創產品、紅色品牌講解員隊伍、紅色品牌文藝產品等多種紅色品牌,傳播綏芬河紅色影響力,為綏芬河市的文旅建設提供助力。
紅色熱土上的
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報駐內蒙古記者 王慧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位於大青山深處,由於這裡山大溝深、林木繁茂、地形險要,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青山區以其特定的位置,成為整個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展館的講解員講述著過去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烽火連天的故事。
像這樣的紅色旅遊基地武川縣有6個,經過多年的保護和開發,當地在發掘紅色旅遊資源的同時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並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傳承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從而打造自己的紅色旅遊品牌。
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旅遊管理系主任姜海濤介紹,2019年6月,“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在得勝溝鄉蘑菇窯村正式建成,該基地佔地近1.2萬平方米,可同時接納400人參加培訓。教育基地通過搭建紅色課堂、開展紅色體驗、組織紅色活動、傾聽紅色經歷等方式,採取“1+6+N”的教學形式,以教學區和生活區為基礎,圍繞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展館、井爾溝革命烈士陵園、郝區政府舊址等6個現場教學點開展教學活動。大青山抗日根據地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是呼和浩特市打造的現場教育基地。
開放的運營思維、多元的教學形式讓當地的紅色旅遊基地辦出了特色。姜海濤說:“我們以大青山紅色綜合實踐基地為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核心,成立大青山紅色旅遊運營管理中心,負責景區的運營管理。同時積極開發紅色研學旅行精品項目,根據受教育者的不同需要,設計不同的旅遊線路和教育課程,如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光榮傳統教育。在培訓課程的設置上,採取‘紅色教育+生活體驗’的情景式、體驗教學模式,知行合一、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合一,真正實現紅色旅遊與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
紅色主題研學,本身就具有教育性質。武川縣紅色旅遊基地通過實踐活動將紅色精神滲透在吃、住、行、觀等環節,讓遊客在景區中有身臨其境之感的同時還能體驗到高品質的服務。同時將教育性、知識性、文化性和體驗性相融合,讓遊客在體驗中感受當年的情景,在情境中接受教育。
一位從山東來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參觀的遊客說:“參觀時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從這裡的各個細節都能體會到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和他們的精神,我下次還會帶著家人一起來。”
為了滿足各個年齡段遊客的需求,景區在2023年計劃開發“當一回抗日遊擊隊小戰士”“親子研學活動”“小小宣講員”等產品,穿軍裝、編草鞋、推獨輪車、做窩窩頭等實踐活動,讓受教育者親身觸摸紅色資源,增強紅色文化的親和力,對黨員進行紅色精神及黨性修養教育。
為了充分挖掘當地紅色革命資源,當地還積極打造“紅色旅遊+”系列產品。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結合重要節日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精神主題活動。舉辦以紅色革命精神為主題的大型活動或節慶活動,普及和傳承革命老區精神;舉辦紅色革命精神座談會、紅色精神知識問答、紅色故事演講、紅色詩詞朗誦等一系列活動,展示革命老區精神豐富的文化內涵。
呼和浩特市丁香路小學黨支部到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參加黨日活動,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精神。
採訪對象供圖
如何讓遊客感悟紅色經典,即使走出景區也能留得住歷史的記憶?當地成立了紅色旅遊產品研發中心,依託武川縣現有資源,重點培育開發紅色遺址觀光產品、教育培訓旅遊產品、紅色拓展訓練產品、青少年紅色教育產品、鄉村旅遊產品、紅色主題休閒產品、紅色文化研修旅遊產品、紅色旅遊產品等八大產品體系,力爭把武川縣紅色旅遊產品培育成內蒙古紅色旅遊精品項目。
腳踏紅色熱土、聆聽紅色故事……在武川縣這片賦有紅色傳奇的地方,紅色文旅事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今的武川縣依託著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紅色故事和紅色精神,下大力氣打造屬於武川縣的紅色文旅品牌,在文旅融合的進程中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