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棟:懷念遠在天堂的父親——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徵文(175)

潘家棟:懷念遠在天堂的父親——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徵文(175)

懷念遠在天堂的父親

——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選登

(175)

(河北省鹽山縣孟店鄉 潘家棟)

(作者)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我的心愈發變得抑鬱了起來,我經常思念在另一個世界的父親,父親的音容笑貌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他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數美好且酸楚的回憶。所以每到清明,這種思念更甚。

   父愛是沉默的,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真情實感。

【作者和父母、祖父母及家人合影】

   父親生於1927【丁卯】兔年,恰逢今年又到【癸卯】兔年,屈指算來,父親若在世亦近百歲了。

    天有不測風雲,早在1994年農曆十月廿五日,勤勞一生的父親就離我們而去了,那一年,他虛齡僅68歲。

    父親兄弟仨個,行二。父親僅唸了三年小學,基本上沒有文化,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可在農村,他亦能算得上個‘能人’,雖識字不多卻很會算賬,況且‘口裡喃’又快又準。十二歲時因家中缺乏勞動力,便挑起大水梢去村南大井挑水,身體矮小水梢掃地,便把扁擔鉤子繞上一圈。十五六歲時就跟在大人後面學習耕、耩、拉、打,揚場、簸簸箕。

          1944年春節過後,17歲的父親由於受其兄的影響,瞞著家人偷跑到樂陵參加了八路軍,被編到了手槍班【注:據父親介紹,手槍班的班長叫於希武,鹽山反劉村人】。

     父親從部隊回到家鄉後,便積極投身到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農業生產當中。他不怕吃苦,勤奮勞作,莊稼地裡各項農活技術拔尖。憑著對農業技術的嫻熟和鄉親們的信賴,被推選擔任生產隊長20餘年。

     父親雖然沒有文化,卻膽大心細,勤於學習和鑽研。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一些獸醫療法,生產隊的牲畜生病,他用針扎扎或用些中草藥便能解決問題。村民們自家養的豬、羊、兔,乃至雞、鴨、鵝,得了傳染病之類的疑難雜症,他都是有求必應,利用早、中、晚時間幫助治療,中午幾乎沒有午休過。父親在世時經常和我們講:“藝不壓身,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要多想他人和集體。”等等。那時候我對這些道理雖然朦朦矓矓、似懂非懂,可長大後卻成了我做人處事的標尺。

    說起父親講的“要多想他人和集體”,當年的一件往事久久讓我揮之不去。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風靡一時,各村都搞起了副業。我們村以及喬莊,東、西蘆村先後搞起了橡膠廠、鐵編廠。產品陸續送往滄州、泊頭、興濟站,同時,再碾轉各站往回拉原料。

     那個時候的交通還很不發達,運送貨物只能靠馬車。父親是村裡有名的車把式,平時出車與其他村的車把式們同路是常有的事。這一年的冬天天氣特別冷,父親被派往泊頭送貨,需要在中午下班前趕到泊頭,爾後再轉興濟站拉原料。不料,半路上下起了鵝毛大雪,不到半個時辰,積雪已分不清道眼。父親心急如焚,擔心駕轅的老紅馬凍壞了,貨不能及時送到咋辦?拉不回原料又咋辦?他急中生智,索性把穿著的皮襖和帶著的棉被披在馬背上禦寒,緩緩前行······順利完成任務。父親很低調,回村後隻字未露,是後來外村的車把式來村走親戚將此事哄揚了出來。

    該話題絕無為父親歌功之意,也不是說父親的思想有多好、境界有多高。後來我與父親聊起此事,問父親當時是怎麼想的。“這個賬我是這樣算的,首先‘凍壞了牲口是個損失;貨不能按時上站又是損失;拉不回原料造成停產更是個大損失’。再說,我認為這個事換作誰都會這樣做地呀”!父親淡定地說。

     此事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許多年,我在問自己,當年假若換作我,會不會也能這樣做呢?

    父親在十年動亂中,因家庭土改前經濟較富裕的牽連,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待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恢復了名譽,卸下了沉重的精神枷鎖。

     在那個經濟匱乏的年代,父母親拉扯著我等兄妹五個實屬不易,是靠省吃儉用養活著我們。清晰記得有很長一段時間家裡鬧糧荒,吃了上頓沒下頓,開飯時母親熬上一鍋稀粥,乾糧給一家人分份。父親和仨個哥哥幹體力活,每人分一個窩頭;我和妹妹尚小,每人半個窩頭,有時父親看著心痛,謊稱不舒服把乾糧勻給我們。記得父親有幾年去孟店機窯扣磚坯子,那可是個力氣活,雖然定量,卻能吃飽。他便把每頓飯省下來的乾糧攢著補貼家用,有時候回不來,便讓我們星期天去取。

     父親對自己沒有文化很後悔,傾心竭力地巴結我們上學。他經常說,只要你們努力學習,就是砸鍋賣鐵也供應。他多年堅持“趕集不用餐,住宿不住店”,只到去世時,我幾乎沒見他下過館子。

    父親是個特別剛強的人,從我記憶當中,從未聽到他因身體不適歇工,即是晚上有點“懶得動”,可第二天早晨又早早上工去了。所以,一直以來他那種特別剛毅、特別能吃苦的影子,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父親晚年有喝酒的嗜好,只是沒有規律。只要在家裡忙活,出來喝口,進去喝口。我曾婉轉勸其定時、定量,不然對身體有傷害。可他總是笑著說:“沒事,我覺得喝點酒幹活有勁,再說,咱又不喝好的。”我妥協了——-

     父親去世的前幾年,我們弟兄們都已成家另過,小妹子也已出嫁,家裡只有父親和母親倆人生活。父親每次打酒都是騎個大架子車子去六十里外的樂陵。車子兩側的筐裡一邊放一個能裝30斤酒的白塑料桶。每次酒坊收50塊錢把倆桶給灌滿,一回生,二回熟,賣酒的老闆和父親還處出了感情,算完賬再奉送兩瓶酒裝在車褡子裡,讓父親在回程的路上歇腳時喝。

    父親介紹說打的散酒是地瓜幹釀的,反正好孬我也沒嘗過。

     我時常在想,50元錢買六十斤酒,合八毛多錢一斤,就算那個時候的錢值錢,可八毛錢的酒能是好酒嗎?是啊!父親自己也說咱又不喝好地······

     父親的一生是艱難、平凡的一生。即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能仗義執言,堅持正義、主持公道,對親朋鄰里有求必應。就憑這些,我可以自豪地說,父親,你是偉大的······

    父親啊,我對您的思念,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淡漠,相反伴隨著對人生更深的感悟及對生命的珍惜,我對你的思念愈加深重。當我每每想起你那飽經風霜、歷盡滄桑的人生,我的心都會特別的痛。你讓我明白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陰陽兩隔。“親人離世的痛苦,不是在離別的那一刻,而是後來你又想他的時候”。當我想你時只能仰望天上人間,見你時只能在夢裡雲端······

     父親,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交通發達了,咱再也不用騎著車子跑樂陵了,咱再也不喝幾毛錢的酒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你讓我更加深理解了這句至理名言。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父母離世,親人永別,都是兒女們不願看到的事實,可是又有誰能阻擋住這個自然規律!

     歲月無痕,父愛有痕!

    人間四季春常在,從此再無老父親。願父親大人在天堂裡幸福、安康!

    【作者簡介,潘家棟,男,1957年生,河北省鹽山縣孟店鄉西夏村人。企業家,愛好寫作,部分文章在滄州晚報發表,現居滄州市。】

—————————————

    附: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徵稿啟事

    為了讓兒女們有機會表達對父母的真愛與祝福,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由鹽山縣總工會、鹽山縣文聯主辦,鹽山縣作家協會承辦,“用相機說話”公眾號協辦的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即日啟動。本屆活動在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徵文要求、評分標準、獎勵政策等,繼續面向全國徵稿。

    

     一、徵文要求:

    以父母親(也可單寫父親或母親)的故事為創作素材,以親情為切入點,回憶或追念父母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或良好的家教家風對作者的影響。文章要求故事真實,有真情實感,語言洗練。來稿須原創首發(已在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表的作品請勿投稿),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文章字數控制在800——1500字範圍內。優秀作品將在“用相機說話”公眾號上陸續刊登,並輯印成冊。

    二、評分標準:

    作品滿分120分,根據參賽作品的主題內容、體裁結構、語言表達、創新亮點、文章閱讀量、留言條數六個方面進行評分。

   1、主題內容:(40分)

   主題鮮明深刻,格調積極向上。

   2、體裁結構:(20分)

   主線貫穿,結構嚴謹,佈局完整。

   3、語言表達:(20分)

   語言通順流暢,內容詳略得當。

   4、創新亮點:(20分)

   構思新穎,見解獨特。

   5、閱讀數量:(10分)

   根據公眾號中徵文閱讀量的多少,按比例加分。

   6、留言條數:(10分)

   鼓勵讀者對文章進行評論,根據讀者的評論次數,按比例進行得分。

     三、獎項設置:

   本次活動設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4名獎金600 元,三等獎6名獎金300元,優秀獎若干名。每名獲獎者除頒發榮譽證書和作品集外,一、二、三等獎獲得者,還將獲得一尊精緻獎盃。

   四、投稿方式:

   本次徵文活動只接受電子郵件,謝絕紙質投稿,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詳細地址、聯繫方式及“心中的父母”徵文字樣,並附作者簡介和作者、父母的照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五、徵文時間:

   即日起到2023年10月底,具體頒獎時間另行通知。

                2022年10月12日

(關注公眾號“用相機說話”,留下精彩評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