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這幾句話很重要,講的是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三個關鍵,就是《弟子規》中也談到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是宋代名儒朱熹的經驗之談。朱熹曾對他的學生說:“餘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朗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亦,眼口豈能不到者乎”?
從現代科學的觀點分析,人的大腦是記憶存儲器,腦皮質有不同的分區:有語言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等等不同的功能區。道家早就說腦有九宮,每一宮都有一個神仙主管,我們聽了一直以為是神話。實際上道家說的,正是大腦皮質不同的功能中樞。閱讀只是大腦的視覺中樞在工作,換句話說,只刺激腦皮質的一個視覺功能區。如果眼、耳、口、心、手一齊來配合,腦皮質五個功能區同時工作,學習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幾倍,這筆帳得會算。
第二個關鍵就是“心而惟”。惟是動詞,有思考、思索的意思,心裡面要反覆思考,就是“心而惟”。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知識淵博,但是沒有智慧的思想,所學的東西就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罔就是迷惑、茫然。
第三個關鍵是,“朝於斯,夕於斯”。白天也是它,晚上也是它,象《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一樣,“茶裡也是伊,飯裡也是伊”。“朝於斯,夕於斯”地誠心問自己,答案就出來了。這是佛家說的自悟,道家說的“無口先生”,是開發自己智慧的傳統治學方法。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