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7歲高中生小孫總感覺眼前總有一團白霧,看東西像是隔了一層毛玻璃,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被確診為白內障。
市一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李堅博士表示,白內障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群的“專利”,臨床上遇到十幾歲的年輕白內障患者並非稀奇事。
短短一年多
葡萄膜炎發展為白內障
去年,小孫明顯感覺視力下降,看黑板愈發模糊,有時候還眼紅、眼痛。直到有一天早晨起床,發現因為畏光,眼睛甚至都睜不開了,這才和父母說了這個情況。
父母帶著他來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雙眼葡萄膜炎”。經過一段時間的用藥治療,小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步入高三後壓力驟增,熬夜學習成為常態,小孫再一次感覺眼部症狀明顯加重。起初,他並不在意,只覺得是因為學習壓力大,用眼強度過高導致,把之前沒有用完的眼藥水找出來,每天堅持滴幾滴,再加上長期住校,也沒和父母提起過。
但是,隨著這種情況的延續,小孫的視力越來越模糊,而且感覺眼前總有一團白霧,別說正常的學習,就連日常穿衣、走路、吃飯都出現了問題,慌了神的他這才告訴父母。
父母嚇壞了,趕緊請了假帶著小孫來到市一醫院眼科。李堅副主任醫師經過詳細的檢查後告知家長,小孫患上了白內障,建議控制炎症後進行晶體置換手術。
小孫驚呆了:“白內障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嗎?”
白內障並非老年人“專利”
年輕患者常合併這幾類危險因素
《2021-2022年度全球眼健康調研報告》顯示,白內障是目前世界首位致盲眼病,60~89歲的老年人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
然而,白內障雖然大多見於老年人,但並非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白內障患病人群的年齡層次也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態勢。
“在我的門診中,幾乎每個月都能遇見像小孫這樣的十幾個中青年白內障患者。”他說。
李堅還接診過一位漁民,因為長期出海打漁,暴露在海上強烈的紫外線下,才30多歲就患上了白內障不得已手術。此外,門診中因為外傷而導致的白內障更是常見。
他總結,雖然導致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是年齡增加,但是對於年輕人而言,除了先天性白內障之外,外傷、代謝異常、紫外線、高度近視、合併其他疾病、濫用某些藥物(尤其是激素)均是年輕人白內障的主要原因。“如果合併上述幾種危險因素,這類年輕人要注意了!”
預防眼睛“未老先衰”,做好這四點
日常中也許看似微不足道習以為常的小事,都可能導致眼睛“未老先衰”。李堅提醒,預防白內障年輕化,年輕人要做好以下幾點:
1.科學用眼。避免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如手機、平板、電腦,在感覺眼睛疲勞時不妨眺望遠方,讓眼睛休息。戶外活動時,避免強光直接照射眼睛,光線強烈時建議戴墨鏡。
2.控制內分泌代謝疾病。一些代謝性疾病也會引發白內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會改變晶狀體的滲透壓、曲度,也會影響晶狀體的代謝,發生糖尿病性白內障。
3.避免眼外傷。外傷性白內障發生多是由於眼球鈍挫傷、穿通傷等引起,因此不論日常生活還是工作期間,都要注意避免眼部外力衝擊,若出現意外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切勿濫用眼藥水。護眼要科學,很多人產生視疲勞就濫用滴眼液,雖然短時間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長期使用卻可能造成依賴,尤其是激素類滴眼液甚至引發白內障、青光眼的風險。
最後,李堅強調,年輕人也要定期檢查眼睛,以便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尤其是感覺眼睛不適時,一定及時到眼科就診。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