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小程序買買買
艾絨是由艾葉經過反覆曬杵、捶打、粉碎,篩除雜質、粉塵,而得到的軟細如棉的物品。
把曬乾的艾草放在石頭臼中反覆的捶打,打爛打透,促使艾葉梗子和艾絨脫離,艾絨一般成團狀,用篩子篩去雜梗和泥砂。曬、搗、篩反覆多次,即成淡黃色潔淨細軟的艾絨。
想要細,就多反覆做幾遍,曬了再捶,一般輪翻個七八遍,“純度”就高了,但沒有必要去弄成三千遍這麼誇張。
就是工廠車間藉助現代化的機械進行提絨。在機械提取時,由於機械發熱,夏天又熱不適合提取艾絨(由於溫度高,傷害藥性)。最適合的溫度不應超過 24℃,農曆臘月12月,往往是提取艾絨的最佳時間,特別是下雪天,機械散熱快,適合用機械提取艾絨。優質艾絨呈極淡的金黃色,有芳香氣味,其質量與原料植物艾蒿的性狀、艾葉的保存狀態、火力乾燥適 當與否粉碎的程度、作業時的溫度和溼度等有關。
我們普通老百姓想要獲取艾絨,好像只能以傳統的方法來製作,但這種方法費時費力又不是很討好。
可按照工廠車間的機械製作方法,我們又沒有那麼雄厚的成本。
只要我們買一個家庭廚房使用的粉碎機就可以。一兩百塊錢一臺,將曬乾的艾葉放進粉碎機把它打成粉,過篩子,再打粉,再過篩,反覆幾遍,將綠色的粉末顆粒篩掉就能得到比較純的艾絨。不過,這種方式得到的艾絨看起來偏綠,並不是金黃色,主要還是因為,野艾(鄉野的艾以野艾為多)的揮發油含量比較高,需要“陳化”的年頭更久一點,放得久了,提的絨就沒那麼綠了。
這樣半手工的製作方式,既沒有傳統制作那麼上檔次,也沒有工廠製作得那麼流水,但是這種艾絨並不影響我們的使用。
我們做米粒灸,最緊要的就是艾絨的火力,並不在於製作方法上。
無論是純手工傳統方法制作的艾絨,還是工廠車間流水製作的艾絨,在刺激穴位上,並沒有高低貴踐之分。只要在辨證準確選穴精確的基礎上,你就算不用艾絨來灸,換個燈芯草或火柴頭來灸,一樣能起效。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把重心放在了艾絨身上。
我有個學生,她甚至自己拿了曬乾的艾葉,僅僅用手去搓絨,帶著梗去灸她的爛腳丫,都能把病治好。
所以我們不要過於教條主義、機械主義,只要達到我們治病的目的就可以了。
按我所知道的一些鄉村的老太太,做艾火灸時,她那個艾絨就是自己從山上採來,曬乾了,自己搗成粗絨就直接用來施灸,並不影響老太太對這個灸法的使用。
製作的艾絨的艾葉,一定要久放(這個過程叫陳化),可以放個幾年,儘量讓艾葉上的揮發油散去,要不然,帶油的艾絨火力太旺了,燥性也大,很容易燙傷又傷陰。
不過,也有例外,我們嶺南羅浮山的鮑姑艾(又叫紅艾或紅腳艾)為嶺南本地野生較為常見的艾葉近緣種,獲得便利。紅腳艾葉的揮發油相對較低,燥性不強,性質溫和,藥效顯著,更適合嶺南地區使用。蘄艾等艾葉均要求陳化後使用,陳化可降低揮發油的含量,緩和燥性。 據民族藥物學調查結果,紅腳艾在民間並未要求必須陳化。所以,等不及陳化的,可以用紅腳艾,即採即曬,曬乾就可制絨。
如果我們嫌自己製作麻煩,那直接買就可以了,市面上可以買到非常多的艾絨。
好的艾絨呈細絨狀,淡黃色或棕黃色,有艾葉特有氣味,無黴變味及其他氣味,艾絨燃燒熄滅後,不得再產生可見火焰。從點燃艾絨到燃盡,中間不應自行熄滅。
有些人認為沒有金黃色的艾絨,因為他純手工確實提不到金色的艾絨,也就認為沒有了。
可如果瞭解一下現代工廠的加工技術就不會這麼想了,尤其是日本的工廠,像“釜屋會社”傳承已經幾百年了,還有“三惠貿易會社”,他們對艾絨製作不僅講究,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製作艾絨的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流程都比較先進,日本生產出來的金艾絨純度不僅非常高,而且限量生產。
我個人也比較過日本的高級艾絨與國內的高級艾絨:日本產的艾絨,“絨”絲比較長,更容易搓成形;國產的艾絨,“絨”絲斷的比較多,也比較短,搓起艾炷來稍費一點力。
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其內國內工廠的提絨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兩者對穴位的刺激作用上沒有區別。
管他呢?我們要的又不是這個,要的是辨證配穴施灸治病,這才是根本,所以,我是支持國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