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不知道從何年何月起,老祖宗們意識到拉完屎不擦屁股,是很噁心的一件事,於是他們找到手邊的樹枝啥的,把菊花裡的粑粑扣乾淨。
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這種棒子經過了扁平化之後,變成了一種竹木製成的棒子,稱之為“廁籌”。
這自然是文雅的說法,民間多半稱之為“乾屎橛”,或是“攪屎棍”。
所謂“籌”,就是扁平化的竹木棍,多用來計數,比如“算籌”、“酒籌”。
老王以為,“廁籌”恐怕沒有計算的必要,只是繼承了外形特徵。
當然,你也可以信心滿滿地手持著它,享受一把“運籌帷幄”的快感。
畢竟連佛祖都是這樣教育大家的,《毗尼母經》就有記載,釋迦牟尼指示眾比丘上廁所後應該使用 “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汙淨者。不得著淨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
到了唐朝時期,廁籌已經成為中產階級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至於無產階級用什麼擦屎,咱下面再說) 。
《資治通鑑》中有載,唐朝鎮海節度使韓滉運送大量物資至關中,其中就有廁籌:
“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
就連《尋秦記》裡的古今穿越第一人項少龍,第一次看到這玩意也差點嚇尿。
《資治通鑑》梁紀中就寫道,北齊皇帝高洋拉完屎後,讓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雖以楊愔為宰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浹袍。”。
著名的李後主,更是帶著老婆周皇后親自動手,幫尊貴的僧人們製作廁籌,為了不傷到僧侶們嬌貴的菊花,他倆還特地把做好的廁籌在臉上摩挲,以檢查是否會有毛刺扎人。
這些可不是老王編的野史,都記載在《南唐書·浮屠傳》裡:
“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
但底層百姓顯然連廁籌都用不起,只能用樹葉石頭什麼的擦腚。
一種玩意效果更佳,此物叫做“土坷垃”,說白了就是半個拳頭大小的土塊,但表面畢竟比石頭軟滑多了,擦起屁股來十分方便。
但土坷垃也有講究,之所以叫坷垃,就是結合得很緊密的一團土,多半是些夯實的土坯殘留,靠得就是強作用力結合在一起,否則萬一施加外力時一不小心坍 (nie) 縮 (sui) 了,難免會弄得滿手是屎。
我國人民擦屁股的歷史,也許你跟爺爺奶奶輩打聽下就知道。
但古代的老外們是怎麼擦屁股的,可能就沒幾個人曉得了。
可能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比起擁有優良傳統——實用主義的我國人民,老外們有時會表現得非常有想象力。
古羅馬時期的公民們,使用一種叫做“tersorium”的玩意擦屎。
此物我十分想找到中文翻譯,卻死活也找不到對應的詞,某個翻譯軟件翻成了衛生紙,簡直是大錯特錯。
因為你看到它的樣子,就知道它跟衛生紙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塊兒。
這玩意就是根樹枝插上一塊海綿,和我國的專利“廁籌”也就是“乾屎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看來古人深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我國盛產竹子,屎橛子就多用竹片製成,羅馬靠海,於是海綿就被廣泛地應用。
古羅馬時代的先賢哲人塞內卡 (Seneca) 就在和盧基裡烏斯 (Lucilius) 的秘密信件中談到:
如果一個奴隸被逼到自殺,他可能寧願自個兒選擇最慘痛的死法,也不願按主人幫他挑選的死法來。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娓娓道來說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日耳曼奴隸不甘受辱,不肯為羅馬人表演猛獸角鬥,寧願選擇狗帶。
他在表演前的清晨,用一根帶海綿的木棒塞進了自己的喉嚨,把自己活活捅死了。
不用猜也知道,這根帶海綿的木棒就是tersorium。
(插句嘴,塞內卡也死得挺慘,被尼祿逼得自己割斷了自己的動脈血管)
tersorium的用法和屎橛子大同小異,只不過頂端的海綿既吸水又柔軟,顯然比竹子或是樹枝那種硬邦邦的感覺好多了,看來在護菊方面,古羅馬人比我們還要高明一點。
但是我剛剛已經說了,中國人的智慧都加點在實用主義上了,乾屎橛用完了把擦過屎的那段一撅,剩下的部分就完好如新。
相比之下,古羅馬人就費勁多了,畢竟海綿多歸多也不能浪費,他們擦完屁股,還要把tersorium浸泡在一個陶罐內。
這個罐子裡盛滿了鹽水或是醋,用來洗滌tersorium上面沾的屎並殺菌。
而且,tersorium是公用的,如果上一個人沒洗乾淨,下一個倒黴蛋也只能罵娘。
況且那個時代的公廁寬廣遼闊,上廁所根本不用排隊,每根tersorium不知幾多人共享。
比如卡拉卡拉皇帝 (Caracalla) 時期的一座公廁,就有著不可思議的1600個廁位。
你每每可以見到一大幫人在公廁裡一邊臉貼臉盡情釋放著屎尿屁,一邊吹比任何話題。
一世紀時的詩人馬庫斯·馬蒂亞里斯 ( Marcus Martialis) 就曾經撰文黑過商人瓦切拉 (Vacerra) ,說這貨能在廁所裡一坐就是一天,他根本不是想拉屎,他是想在裡面聚 (chi) 餐 (shi) 。
想象到一天之後,公廁裡的那罐鹽水必然變成一罐屎水,老王就覺得還是乾屎橛爽快地多。
別擔心,如果你不想享受tersorium的綿軟溼滑,自然還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古希臘人就用鵝卵石來擦屎,這種鵝卵石叫做“pessoi”,它們大都很輕薄,邊緣很光滑,質感非常接近大理石。
當考古學家在公元2世紀古希臘遺蹟中發現這玩意的時候,他們以為這是一種用來下棋的棋子。
但在進一步研究後,他們通過化學檢測發現,這玩意上還沾著很多礦化的大便。
考慮到古希臘人還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擦菊花,三顆石頭就夠了” (“Three stones are enough to wipe your ass”,嗯,總覺得在黑某易老總…) 謎底也就顯而易見了。
這種pessoi也是用來擦大便的。隨後越來越多的pessoi在地中海沿岸遺蹟中的公共廁所裡被發現。
用鵝卵石擦屎,有著非常大的優點,首先無論是沿海的海灘還是內陸的沙地裡,它都隨處可見。
此外它們也便於採集和運輸,因此當時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景象:拖著鼻涕的小屁孩手拿布袋,把大小形狀質感合適的鵝卵石採集起來。於是一枚輕盈又質地柔軟的pessoi,就成為人們的爭搶之物,畢竟,誰也不想跟自己的痔瘡過不去。
還有一個類型的pessoi,叫做“ostraca”。
不同之處是這種不是鵝卵石,而是一些碎陶片。用處當然也是一樣,都是擦屁股的,可能粗糲感會強一些。
另外我們知道ostraca這個詞還有個意思是鴕鳥,另外它還有個動詞形式叫ostracize,意思是放逐 (嗯,背過GRE的同學肯定知道) 。
因為當時的希臘人會把人名字刻在ostraca上,然後進行投票,把某人放逐出他們的城邦。
這種方式是由雅典著名政治家克里斯提尼 (Cleisthenesis) 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把某些試圖破壞民主搞獨裁的政敵,用最民主的辦法攆出去。
然後我們都知道了,ostraca也可以用來擦屁股,於是就有些壞心眼的傢伙,把自己仇敵的名字也刻在ostraca上面,天天讓他在自己的菊部摩擦摩擦,以示侮辱。
然後,在某公廁遺蹟挖出的一枚ostraca上,人們發現了蘇格拉底的名字……
大部分的ostraca都是陶罐不小心碎裂之後形成的,當然也有一些權貴,會安排自家的安菲拉壺工匠特意打造適合自己菊花的尺寸和形狀的ostraca。
“擁有一枚度身定製的ostraca是一種什麼體驗?”
介紹完了最主流的兩種擦屁股方式,我再來說一些比較小眾的。
這幫海盜更多時候都是以脫下褲子就拉,提上褲子就乾的形象示人。
不過偶然掠奪來的戰利品豐厚的情況下,人也會文雅一把。
他們會宰掉一頭羊羔,蹲成一排,輪流褥下它的羊毛擦屁股。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要是在海上呢?一個月不擦屁股誰能忍?
維京人在海上也有別的辦法,他們會用磨損了的船帆或是繩索浸水後擦屁股。
不過維京首領就不同了,怎麼能用這麼粗鄙不堪的東西對待自己嬌嫩的雛菊呢?
他們發現了一種非常柔軟多汁,又剛好盈盈一握的“天選之物”來擦屁股。
同為海洋文明,波利尼西亞人就文明多了,人家會用敲碎了的椰子殼來擦屁股。
有人曾經問我,他們為什麼不用柔軟得多的海草來擦屁股呢?
我是這麼回覆他的:哥們你用鹽水醃過的草紙擦菊花試試?
不過用植物來擦屁股的顯然大有人在,比如南美人就用玉米棒子來擦屁股。
野生的南美玉米是很小的,大小尺寸都比較適合,至於除了擦屁股外這玩意還能不能另作他用,我謹慎地持保留意見。
此外,法蘭克人還會用有韌勁的大麻葉來擦屁股。於是我又腦補瞭如下對話:
歐洲人還有大把的樹葉可以擦屁股 (雖然他們並不經常用) ,生活在凍土地帶的因紐特人就苦逼多了,好在有些區域生長著一些柔軟的苔蘚植被。我知道你又會以為他們要割下苔蘚,再擦屁股。
其實不用那麼麻煩,拉完屎坐在苔蘚地上蹭一圈就結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變成冰封菊花我覺得這就純屬技術問題了。
不過為了保護年幼不經凍的Baby們,他們有用海豹皮做的尿布。
文章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