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歌賦《玉龍賦》第幾講了?19講了。
我聽那張珊講說,曾老師,下一講要講什麼歌賦?
她現在要著手背誦了。
我說,歌賦有太多了,《勝玉歌》《肘後歌》《靈光賦》還有《玉龍歌》,以詩的形式寫的,堪稱琳琅滿目,珍寶俯拾皆是,翡翠耀眼,這個金玉手到即得,你抄了就能得,抄多得多,抄少得少。
然後我們講這個歌賦,學者最大的品質就是精進地將它背誦。
背誦關過得好的,天機迅發,妙識玄通啊!
對於一些玄妙的東西,你真是背多了自動就會通。
故書不厭百會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老師把背誦歌賦叫做含英咀華,口含著這個最寶貴的東西,咀嚼這些最有營養的智慧,華,智慧也。
你們要龍含海珠,游魚不顧啊,口中含了一個大寶珠,就不會在意外在的。
所以老師是一心撲到歌賦的講習上面,多講這個暗鈍會變靈光,多聽這個愚魯會變聰明,多寫這個笨拙會變靈巧。
所以沒有什麼要訣,就一個多字而已。我們中醫叫作:
博涉知病,
多診識脈,
屢用達藥。
博涉,很廣博地去涉獵,博覽群書,像張仲景講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你就會知道這個病的起源。
多診識脈,你不斷去診斷它,把握它,切它,你就會認知到這脈法的神奇。
那這澀脈一摸到,有淤血或者精傷了。
弦脈一摸到,有肝膽病,氣鬱,人著急了,如弦繃。
數脈一摸到,煩躁有熱,睡不好。
屢用達藥,這藥呢,用多了,瞭然於胸啊,非常通達,田頭山腳,俯拾皆是。
老師碰到一例拉肚子的,他說要到醫院裡弄藥。
我說,拉肚子的特效藥,你這吃錯東西拉肚子,就鳳尾草,就你屋子後面都拔得到。
他就去拔來熬,喝一次就好。
鳳尾草主瀉痢初起。
所以你吃錯東西的,拉肚子的,哇,它鳳尾草,這尾呢,它真的像鳳凰尾巴一樣,像這個雞的尾巴,它就主什麼的,尾巴就是肛腸所在。所以肛腸痢疾,溼熱腸炎,闌尾炎呢,它都是非常好的。
我又碰到這個二村的,真叔,它說肺心裡頭呢,老師咳吐濃痰。
我說,黃的吧?
他說,對,一整天要咳幾十次,不咳出來,人呢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痰。
我說,你這是肺熱,濃黃為熱,清白為寒,這叫辨證。
然後呢,我說你能不能拔到魚腥草。
他說,什麼叫魚腥草。
我說,那草呢,以前在溝邊生長的,叫鼠貼耳,你一拔起來呢,放到鼻子一聞,魚腥味道很重。
他說,哦,就是那草,以前家裡弄過涼拌吃。
我說,你去採。一次放個半斤新鮮的煮來喝。
一天痰一乾二淨,人見人誇。
他說,這地在我們劉屋橋這邊,任我們耕。
老師能得到這些村民的臂助,因為我能夠幫助到他們,一個能幫助到別人的人呢,他到各個地方都能得到他人的幫助。
助人者還自助,
利人者還自利。
魚腥草就是肺俞穴,專門清肺內痰濁,鳳尾草就是大腸俞,專門治腸炎瀉痢。所以這個單味草藥。
藥有個性之專長,
方有合群之妙用。
徐靈胎先生講的。
靈胎目誦書千卷,
天士師從十七師。
自古以來,學醫的人,他可以走兩條路,一條你不斷地讀書,一條你不斷地拜師。
讀名著,拜明師,就是兩條終南捷徑。
你要讀名著,不斷地讀、誦、記、背、寫五樣,獲取這書中至寶的。
讀,誦,記,再背,寫。
另一條呢,訪師,千點萬點不如明師一點。
哎呀,要我出去訪師好難。
我說,現在手機一打開來,手機就是最好的訪師工具,師長的視頻音頻呢,即使在千里都可以收之到眼前。
一個既非常熱愛讀名著醫論的,又非常重視拜師的人,他的智慧增長得像箭一樣快。
這個尋常草藥呢,要注意,其實魚腥草化濃痰,是我聽一個老阿姨講的,藥書也有講,但是沒有那麼深刻,因為老阿姨親身體驗過,所以她家門口種的都是魚腥草。
這個陶行知,大教育家,他給一所師範大學寫校訓,對聯的時候,寫到一首,這個師範大學不太出名,但是出了不少能人,他寫這個校訓對聯:
以宇宙為校舍,
奉自然為宗師。
像我們在這個農場,田地裡頭,地無三尺平啊,望出去都是泥濘的。
我們不以外在泥濘為苦,一這內心呢沒有精進為恥。
君子有三恥三不恥。
君子不恥於條件差,恥於不努力。
不恥於不被賞識,恥於自己沒有能為。
不恥於結交不到良師益友,恥於自己不能成為他人的良師益友。
這是君子修為。
我最近呢非常高興,因為你們每個人都開始進入學金句對治煩惱習氣,用金句來對治習氣,《金句治心錄》。
這個你們知道在古代叫什麼嗎?你們肯定講不了。
老師現在在幹什麼事情?像這王偉短小精悍的教子金句,保持這個風格做下去,久久必有奇蹟。
碰到這個弟子不聽話,沒有去罵他,就背誦這個王陽明這個《誡子書》,王陽明誡訓孩子的。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人要做大賢大器的人,要做有志有遠志有大志的人,這個金句一出來,煩惱習氣就下去,像鋤頭一到呢,雜草就沒有了。
老師在這裡做什麼工作?做續寫《論語》的工作,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就有點師徒問對的味道了。
你要能解決問題,你就可以往上面寫,要能化解煩惱,要可以呢立榜樣,所以這叫《小論語》,所以我們金句治心錄又有一個名字中醫普及學堂的《小論語》,要放在這個高度。
孔夫子在《論語》上講到:
隱居求其志,
行義達其道,
吾聽其言,未觀其人也。
可惜孔夫子沒有活在我們當今這時代,如果有的話,南方的這個曾培傑就是這樣的人,哈哈哈。
為什麼呢?他隱居求其志,就說像鳥在山林裡頭,魚在淵海里頭。他行義,他做兩件事,一件是做義診、義講,行義達其道,就說將這道講透。
所以我們現在是真的踐行了這個科學家的精神,科學家有什麼精神?
做隱姓埋名人,
幹驚天大事業。
驚天大事業,莫過於行義,行世間正義之事,隱居呢,藏起來,所以老師一定要藏起來講學,避免雜言干擾,可以將學問呢講得非常好。
科學家做科學,必須要過這個呢,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必須要過這個閒談不過三分鐘,要過這個關。
一個人能夠隱居以求其志,他就能將名利淡下來,能夠行義以達其道,就能肩挑起道義。
我跟你講,看淡名利的不一定是高人,做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人,能做好事又看淡名利的,那一定是高人好人。
所以孔夫子他說,我聽這句話很好,可是我沒有看到這樣的人,我們就要做世之稀有,人間罕見。
昨天有個村民他說,看到曾醫生在劉屋橋底下看病,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現在三年了,看到心有點痛。
心為什麼有點痛?
他說,我要申報政府。
申報政府幹什麼?
讓政府給曾醫生配置房子,可以看病的。
為什麼呢?
一個地方有一群人在做好事,長久地做對大眾有利的事,應該得到最強力量的扶持。
他說,我願意先出錢出力。
我就笑笑跟他講說,螃蟹,蝦米,跟蚯蚓它都需要有一個固定的洞穴在那裡埋藏,但是我觀察這神龍呢,它是不會侷限於某一個洞穴的。
海乃龍世界,
天是鶴故鄉。
這個海天呢,哎呀,老師都替海天醬油打廣告了,海乃龍世界,你看這些大海那麼大寬闊,才能藏龍,天是鶴故鄉,鶴唳九天,鳳翔九天,那林呢,樹林呢,森林呢,林是,是什麼?
地薄者大物不產,
水淺者大魚不遊。
林疏者大獸不居啊!
這個山林森林都砍伐得光光的,老虎都不在那裡藏了。
所以林是虎藏所,這個茂林裡頭就是龍象虎豹人物藏身之處,所以不用刻意的對外在的環境要求太高,要對內在的做人準則跟做學問的太多。
我就淡然一笑,有跟沒有都沒關係。好,今天看新的穴位。
風池絕骨,
而療乎傴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