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臨床病勢辨析很重要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臨床病勢辨析很重要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勢,本義為一種力量的慣性趨向,引申指某種狀態。病勢,即是指疾病的情勢,包括目前態勢與發展趨勢。分析、判斷病勢,對於把握疾病的宏觀、整體情況,確立適當對策具有重要意義。茲對此加以辨析。


病勢判斷的方法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正邪相爭、陰陽失衡的結果。因此,病勢都是陰陽盛衰的具體反映。

輕重緩急之勢

病之輕重是醫者首先要判斷的基本內容。一般所依據的標準主要有二:一是“神”的狀態,即“得神”與“失神”,是所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謂失神,是指臟腑精氣大傷、機能衰減、每見於久病重病者之象,如目無光彩、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反應遲鈍、意識模糊、手撒尿遺、骨枯肉脫、形體贏瘦等。二是胃氣的狀態。《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脾胃論》曰:“人以胃氣為本。”《臨證指南醫案》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此百病之大綱也。故諸病若能食者,勢雖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勢雖輕而必致延劇。”判斷胃氣有無,《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出“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髒脈,不得胃氣也”。所謂真髒脈,指在疾病危重期出現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是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的徵象,即《素問·玉機真藏論》“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諸真藏脈見者,皆死不治也”。故真髒脈又稱怪脈、敗脈、絕脈、死脈,如魚翔脈、蝦遊脈、屋漏脈、雀啄脈等。


疾病的急緩表現於發病形式,取決於正邪力量對比及邪氣的性質,也與發病誘因及體質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外感病變較急,內傷病變較緩。外感病變中,溫熱、疫毒之邪致病較急,寒、溼之邪致病較緩;內傷病變中,過食或誤食者,大怒、大喜、大驚者致病急,少食或偏食者,多憂思者,及痰、瘀等繼發性病因者致病緩。總體而言,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證、熱證者多急,陰證、寒證者多緩。
疾病的輕重與緩急之間有著一定關聯,即病勢急者多重,病勢緩者多輕。但不少情況又非如此,如外感者發病多急,而大都輕淺;正氣耗損或痰、瘀所致者發病多緩,卻大都深重。

升降出入之勢

升降出入是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亦是生命活動的根本保證,即《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升降涉及病勢之上下,出入關乎病勢之開闔。升降出入異常廣泛存在於病變過程中。就升降而言,或當升不升,如脾氣不升可見面色不華、眩暈、耳聾、腹脹、便溏等;或當降不降,如肺、胃不降可見咳嗽、氣喘、胸悶,或嘔吐、呃逆、噁心、腹脹等;或升之太過,如肝氣過升、陽亢動風可見頭部脹痛、眩暈、耳鳴,面紅目赤,心煩易怒,甚至口眼歪斜、肢麻震顫、昏僕等;或不升反降,如脾氣下陷可見脘腹墜脹、便意頻頻,甚而致胃、腎下垂或子宮、直腸脫垂等。就出入而言,或開之不及、當出不出,如無汗、便秘、小便點滴而出甚而不出等;或闔之不及、出之太過,如呼吸深長有餘而呼出為快、汗出淋漓、大便質稀次多、小便頻數、遺精等;或入之不足,如納差、短氣不足以息、呼吸短促難續而吸入為快等;或入之太過,如熱毒內陷、疫毒內攻、寒邪直中三陰等。


此外,臨證還常見一種紊亂之勢,即臟腑氣血失燮的紊亂狀態,如心腎不交、肝脾失調、肝胃不和、營衛不和等。

傳變順逆之勢

每一疾病都有其自身的演變發展規律,表現出相應的發展趨勢。如外感疾病,六經病根據不同的條件可見循經傳,越經傳(如由太陽而傳至太陰),合病(如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三陽合病),直中(即外邪不經三陽經而直中太陰或少陰),並病(即一經症狀未罷又出現另一經症狀者)等的演變趨勢;溫病則有衛氣營血或三焦的傳變規律,且傷寒與溫病都有順傳與逆傳的現象。但這些傳變總體而言是有章可循的,其間有較為明顯的質變徵象,藉此即可對疾病的演變趨勢作出判斷。如《傷寒論》第4條言:“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第37條言:“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又如《溫熱論》言:“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
至於內傷病變,證際之間也存在著相應的演變規律。如肝氣、肝火、肝陽與肝風,就有著密切的內在關聯,初者肝氣鬱結,繼而鬱久化火,肝火炎上則陽亢,肝陽不制則動風;又如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其氣主升主動,易亢易逆,為病則多擾及四鄰,尤其易乘脾犯胃,即“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再如心陽不振,不能化氣行水,進而水飲內停,凌心而見心悸、水腫等。
總之,外感、內傷病變都存在傳變,但傳變與否、順傳或逆傳、由表傳裡還是由裡出表、由髒傳腑還是由腑出髒、由輕轉重還由重轉輕等,則主要取決於陰陽盛衰、邪正消長的結果。一般說來,邪勝正虛是傳變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人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對其傳變過程也起著重要作用。
中醫學常據脈症相應情況來判斷疾病的順逆。脈症相應者主病順,不相應者逆,而逆則主病兇。一般來說,凡有餘病證,脈見洪、數、滑、實者為脈症相應,為順,示邪實正盛,正氣足以抗邪;若反見細、微、弱者為脈症相反,為逆,示邪盛正虛,易致邪陷。另外,《靈樞·玉版》《靈樞·五禁》中對內證五逆、癰疽五逆有詳細論述,反映的是邪盛正虛、髒氣大傷、氣血耗竭、經脈氣絕等的徵象。

病勢判斷的意義

如果說“三因制宜”體現的是中醫治療學的個體化,“因勢利導”反映的則是中醫治療學的謀略化。
“因勢利導”其實是一種用兵之道,即《孫子兵法》之“善戰者必求於勢”,《史記》之“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這種思想在《黃帝內經》中有充分體現,如確立治則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在針刺治療中,據《孫子兵法》“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之誡,《素問·刺齊論》提出“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靈樞·衛氣行》提出“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百病不治。故曰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素問·瘧論》提出“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論”章節中謂:“一病而分治之,則用寡可以勝眾,使前後不相救,而勢自衰;數病而合治之,則併力搗其中堅,使離散無所統,而眾悉潰。病方進,則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氣,所以老其師;病方衰,則必窮其所之,更益精銳,所以搗其穴。”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治病必求於本”的總則下,《黃帝內經》其他篇章還提出了“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等權變之策。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明確提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至於祛邪,中醫學更是強調因勢利導,如《讀醫隨筆》中“凡治病,總宜使邪有出路”;《溫病條辨》中“凡逐邪者,隨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隨其性而宣洩之,就其近而引導之”。
上海著名中醫學家姜春華教授針對溫熱病提出的截斷扭轉療法,即為因勢治療的很好例證。其認為治急性病貴在早期截斷,強調截病於初,採用“迎而擊之”之法,故不循按衛氣營血傳變之序而尾隨診治之舊路,而是先發制邪、超前治療,用大劑、重劑清熱解毒之品直搗病巢,既可截斷熱邪去路、控制病邪蔓延深入,又能避免正氣過度損耗。
綜上所述,病勢是疾病內在的一種演變力量,因而臨證須審時度勢,把握大勢,及早干預,這就需要做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尋機而動,即《宋史·卷二百六十·列傳第十九》崔翰傳中翰獨奏曰:“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取之易”。這是一種治療戰略,也是一種治療技巧。惟此才能成竹在胸,從容施策,找準治療時機與切入點,確定恰當方藥用量,進而獲取治病防變、事半功倍之效,體味“四兩撥千斤”之妙。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