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亭又回來了?DECO.KIOSK正式上線!

報刊亭又回來了?DECO.KIOSK正式上線!

你所在的城市,還有多少書報亭?還記得上一次去買報刊是什麼時候嗎?2023,《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推出全新IP項目DECO.KIOSK,正式宣佈:我們都愛的“書報亭”,以全新的形態回來了!

 

人類的第一個書報亭誕生在166年前的法國,此後,它成為席捲全世界的城市傢俱,與每個人的生活親密接觸。DECO.KIOSK從歷史不同階段的書報亭提取靈感,結合當下的街區文化潮流,重建書報亭與行人的情感鏈接。

 

DECO.KIOSK的新生,是一次書報亭的當代創意轉型,內嵌DECO Selection 快閃買手店,打造聚集創意的新場域,是權威媒體主導的策展型商業模式示範。從現在起,DECO.KIOSK將持續聚焦於鏈接線上與線下、設計師與消費者,探索原創設計與商業可持續之道。


2023年春,DECO.KIOSK在廣州設計之春首次亮相,用簡潔先鋒的設計語言展現書報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聯動眾多優秀設計師呈現出時髦熱鬧的“街區一角”。

KIOSK“書報亭”的概念由來已久,作為城市傢俱(Urban Furniture)的一部分,書報亭和蓬勃發展的新聞報刊行業共同成長,承載著信息傳播和中轉的作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它們的身影。


1857年,建築師Gabriel Davioud設計了全世界第一批書報亭,它們有著統一的深綠色金屬外殼,出現在巴黎的Grands Boulevards大道上。

Gabriel Davioud 設計的最早的圓亭狀書報亭 ©Cristóbal Palma

1892年,倫敦斯隆廣場地鐵站外的私人書報亭Haines開業,它見證了倫敦城130年的時移事遷,戴安娜王妃在成為皇室成員之前也常常在此駐足。

1950年代,紐約的街頭巷尾有1325個獨立書報亭坐落在街頭巷尾。新中國成立後,為安置90年代下崗潮失業的大批工人,政府主導建造了大批兼具賣報和郵政雙重屬性的書報亭,自此書報亭在中國各大城市全面開花。以上海為例,統一設計為紅色調玻璃材質的東方書報亭曾多達3000+,一度成為上海的城市標誌之一。

1902 年 12 月,紐約第 23 街車站入口下方的報攤

(courtesy of Wikipedia)

1950年代,倫敦街頭的一個私人報亭

(courtesy of alamy)

書報亭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城市文化中轉站,也曾承擔著為過路人提供精神補給的作用。然而,伴隨著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行人駐足在滿牆花花綠綠刊物的格子間前選購雜誌的畫面,似乎成為了“歷史遺蹟”。書報亭在時間長河中逐漸喪失了主導權,也走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各個城市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

2002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 設計出全新造型的黃銅書報亭PAPERHOUSE,用風格化的設計裝點倫敦街頭。

2022年末拆除前的最後一個東方書報亭遺址,位於上海市淮海路黃陂路口。(photo by 顏宓)

Thomas Heatherwick在2002年設計的黃銅書報亭

©Cristóbal Palma

Matali Crasset 在2017年設計的新版巴黎書報亭,目前已有超過400個投入使用。©Philippe Piron

紐約則在2007年邀請西班牙CEMUSA公司設計出更為中性統一協調的金屬和玻璃材質製作的書報亭。而上海,在2019年海路黃陂路口的最後一個東方書報亭銷聲匿跡後,這條文化脈絡似乎即將斷裂。

2016年,巴黎政府出資5240萬歐元,並與著名設計師Matali Crasset合作對書報亭更新換代,在保留標誌性的深綠色調外,在功能和屬性上進行了多維度升級,引入更現代的設施和更全面的產品,成為了複合型的流動文化超市……

1920年代,日銷十五萬份的《新聞報》運輸車正準備送貨。(courtesy of Lyons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IAO)

2020年疫情後,人們對情感鏈接的需求被重新喚起,加上經歷了數十年被虛擬數字文化統治的倦怠感,懷舊之風席捲了各行各業,人們逐漸開始懷念起上世紀更有溫度的現實化生活場景。《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自2004年創刊,秉持“與設計一起生活”的理念,時刻關注生活方式潮流趨勢,並保持與消費者共情。

今日紐約曼哈頓街頭典型的 CEMUSA 書報亭courtesy of alamy)

DECO.KIOSK從記憶中的書報亭提取靈感,以城市遊牧的方式為都市人群提供一個鮮活有趣的創意空間,重建這座城市中流動的精神花園。

DECO.KIOSK的應運而生正是選擇了將書報亭的城市情感與文化精神接續,嘗試打造一個聚集創意的新場域,併成為鏈接線上與線下、設計師與消費者的“設計圈”,並深度探索原創設計與商業之間的可持續之道。DECO.KIOSK的未來將以開放而多元的IP形式進行全維度拓展,在設計與消費之間架起創意的橋樑,陪伴中國設計走進全新紀元。

首次亮相時,展區以動態穿梭的方式場景化地還原了街區中書報亭的歷史和當下,跨越時空的街道為中軸,遠望書報亭的起源,將過去和未來並置兩側形成對話。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全媒體編輯總監/出版人顏宓以及好友陳燕飛、張雷、王旭、孫信喜、張啟、沈寶宏、曾建龍、劉姮、黃全、孟也和王克震在展臺留影。

在第四力量團隊設計師阿竹的眼中,敞開式場域呈現能夠將街區的活力與開放更好地融入其中,也為參觀動線帶來了更多可能。位於書報亭中軸的時空街道作為拍照打卡點,連接了展區外的此刻與街道盡頭的世界上第一座KIOSK,將時間的流動感凝聚其中。

第四力量藝術集體創辦人,DECO.KIOSK VI形象和展陳設計師孫晨竹

從右側回溯過去,以回收木材製作的肌理感歐松板和印刷廠採購的成卷卷筒紙為基材,將紙張與木的原始溫潤的質地融入整體基調,以文字的形式將KIOSK的歷史書寫其間,同時承載著KIOSK的原始功能屬性,陳列著整面的《ELLE DECORATION家居廊》雜誌。

從左側展望未來,與當下設計結合的DECO.KIOSK的未來部分探索了當下書報亭在功能和形式上的更多可能性。線性燈光和金屬質感搭建的半爿報刊亭,展示著工業化進程發展下的時代想象。展臺的材料和形式有機地結合了可持續和隨機性,用可回收金屬蜂窩板根據展品的尺寸和安裝間距堆疊使用,以應對不同消費場景。

此次陳列的展品是由ELLE DECO聯合眾多當下年輕的設計師品牌帶來的獨家選品:冉祥飛“若有光”的多款器皿、周宸宸的限量預售Fufu stool、吱音的莫比烏斯椅和袋走茶几、Open object的集系列花瓶、張周捷MeshRare數字資產項目下的人機共創限量數字設計座椅……DECO以媒體人的使命感為新鮮設計發聲,為大眾挑選身邊的“美學好物”。

此次的設計之春DECO.KIOSK作為DECO面向未來的全新藍本,將持續從場景和主題等不同方向,以更機動和持續的方式聯通設計與消費,依託ELLE DECO在內容和傳播上天然的平臺優勢,在書報亭的概念之下不斷探索全新的商業互動形式,為年輕的設計群體構築一方天地。

未來,DECO.KIOSK會出現在美術館內,與藝術家聯動文創設計,為熱愛藝術的新中產家庭提供美育支持,也可以出現在行業展會,聯合展覽主題推出限量產品,與設計師和愛好者們構建完整的行業前瞻視角……

它還可能出現在不斷流動的社區街頭,與品牌和商場聯名合作POP UP快閃窗口,為城市人文景觀塑造更多獨屬於當下的書報亭記憶段落。

DECO.KIOSK,期待你的加入!

你現在還會去書報亭嗎?最近買了什麼雜誌?最喜歡DECO KIOSK的哪個部分?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監製 | Tango  攝影 |林劍  文 | 王二

設計 | Freda   編輯 | 冷麵  Motion設計 | Naomi&Tong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

設計之春48小時,DECO細品“春色滿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