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公交停運了。
今天一早,河南“商丘公交”發佈通告,擬於2023年3月1日起,暫停運營商丘市市區公交線路。
常住人口超過700萬的商丘,是河南省第二大交通樞紐,公交為何停運?
通告中說,主要受新能源補貼政策、財政補貼不到位以及疫情影響,導致公司虧損嚴重,經營困難。
但很快,這則消息就被刪除了。
“網信商丘”隨即發佈情況說明——
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是由2006年改制的民營公司,負責運營商丘市市區公共交通,市財政一直按約定予以補貼。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經營確實遇到困難,市政府工作組已進駐,將依法依規查明情況,進一步紓困解難,確保市區公共交通正常運營。
此前稱涉及3000多輛新能源車停運
隨後又表示稱克服困難確保公交不停運
今天稍早前,商丘公交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回應橙柿互動:早上發佈“公交停運”的信息是真的,講的情況也是真的,暫停運營,實屬無奈。
“很多員工在這裡工作很多年了,有的甚至全家老小就靠公司工資維持,我們也希望公共交通能有序運行。”
據悉,從2019年開始,該公司享受的相關補貼政策沒有了,導致經營很困難,之前員工每個月還能拿70%工資,但目前已經5個月沒有收到工資。
“現在商丘全部換成了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車要建場站,以前都有補貼,但是2019年開始就停止了,一個是國家的新能源補貼沒有了,市裡的一些補貼,比如每輛車每年跑夠一定公里數的補貼,都沒有了。”
“公司買的3000多輛新能源車,都是分期貸款買的,補貼沒了,車款還不上,保險也買不了,沒有保險就不能上路,確實也沒辦法運營。”
這位工作人員說,補貼政策取消後,公司也一直在跟商丘市相關部門溝通。
“我們現在發佈了暫停運營的信息,但溝通還是在正常進行,商丘市區公交都是我們公司在運營,我們也希望全市公共交通有序進行。3月1日前我們還是正常運營。”
商丘市交通運輸局政策法規科工作人員回應橙柿互動,“我們也是從網上看到的停運信息,也沒收到公交公司的文件,具體情況要向局裡進一步核實。”
2015年7月,商丘新購置310輛新能源公交車
這些年,商丘300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是如何承載市民出行?
新能源公交車,在當地也被稱為“純電公交”。
2015年7月,商丘購進310輛純電動公交車,充電樁、停車場等相關配套設施也在規劃建設中。
這些公交車將用於哪些線路?
當時,商丘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按照市裡的安排,商丘新修、翻修、打通斷頭路69條,這些公交車將行駛在這些路面上。另外,還有一些純電動公交車將行駛在背街小巷中,為市民提供方便。
該負責人表示,力爭市民在出家門500米內,都能坐上公交車。
全國多個小城市公交公司宣佈停運
基本都是民營 都是因為虧損
去年今年,全國多地小城市公交公司先後出現停運現象,有的整個城市停運,有的多條線路停運。
2月10日,陝西蒲城市民反映縣城公交停運,出行極其不便,從蒲城東公交站到縣城一輛公交車也沒有,只能打出租車。
2月12日,黑龍江省漠河市公交公司發通告暫停運營,發佈不到半天又宣佈通告取消,公交將繼續運營。漠河市長也親自回應:漠河公交不會停,保障公共通行是(政府)必須做的。
2月17日,安徽阜陽市微循環3號公交線路發佈通知,稱因多方因素影響,運營效果不佳,將於2023年2月26日起停運。
近日,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市民反映,當地公交車停運近兩個月,建昌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受採訪稱,經政府介入,公交系統將很快恢復。
去年7月,廣東博羅城鄉公交出現六條線路停運。
去年8月19日,湖南耒陽8家公交企業聯合聲明,因為經營困難發不出司機工資,計劃在8月25日停運耒陽公交。後經政府部門協調,避免了停運發生。
去年8月中旬,河南鄲城公交也曾因發不出司機工資差點停運。
這些地方公交停運的主要原因有:新能源以及相關補貼取消、公交出行人數減少、疫情因素、經營困難導致保險、電費、工資無法維持以及網約車、高鐵發展等。
往往公交公司發出停運通告,當地政府部門迅速介入,又很快宣佈恢復運營。
曾經純電公交最高運營補貼
可以達到單車8萬
如今公交公司為什麼虧損?
公交公司收入主要是車票,因為社會服務屬性,只能長期保持低票價,而客流量減少又讓收入大幅減少。
比如廣東博羅,2020年、2021年全縣全年客流量比2019年下降50%至60%左右。當地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員稱,從鄉鎮到縣城讀書的小孩,之前選擇做公交,但近些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家長選擇私家車接送。
而另一項數據顯示,博羅縣所在的惠州市,私家車普及也對公交車客流量產生了一定影響。調查顯示,2016年惠州個人轎車54萬輛左右,個人汽車82萬輛,2021年個人轎車88萬輛左右,個人汽車超過130萬輛。
在一二線城市被禁的共享電動車,在三四五線城市迅速鋪開,也是很多人放棄公交出行的重要原因。
除了客流量、票價等影響外,2015年前後,國家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三部門關於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中,全國各地開始加快推行新能源汽車替換燃油公交車步伐,也就是在當年,河南商丘也開始陸續購置新能源公交車。
該通知中顯示,2015年至2019年這個時間段,相關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中,相應長度的新能源公交車在完成一年相應運營里程後,可獲得一定補助。
補助標準是按照車型及車長來劃分的,純電動公交車,車長在6米(含6米)與8米之間的,每車每年補助4萬元;車長在8米(含8米)與10米之間的,每車每年補助6萬元;車長超過10米(含10米)的,每車每年補助8萬元。
但2019年之後的補助曾政策,上述通知中稱,2020年以後再綜合考慮產業發展,成本變化以及優惠電價等因素調整運營補助政策。
一位在公交行業30多年的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我們,按照2022年新能源公交車的採購價格,一般來說,宇通牌車身10.5米左右的純電動車,採購價110萬元左右/臺,一車大概有30個左右的位子;中通牌,車身8米多的純電動車,一輛採購價將近90萬元,單車大概十多個車位。他透露,通常總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全市的公交車數量在1萬多輛。
財政部去年公開回復:
城市公交由地方承擔相關支出責任
最近稱將公交停運的地方,如陝西蒲城、安徽省阜陽、遼寧省葫蘆島等,基本系地方財政比較薄弱的三線城市。
去年6月,有人大代表曾提出,財政部是否能延續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政策。
財政部明確答覆: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的既定政策目標已經實現。城市公交屬於地方事權,宜由地方承擔相關支出責任——
2015年,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5〕159號)。目前,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佔比接近70%,山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西藏等省份的新能源公交車佔比超過80%,深圳、廣州等城市新能源公交車佔比超過90%,長沙、拉薩等城市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公交車。可以說,除少數極寒地區外,我國具備推廣條件的地區已基本實現了新能源公交車的全替代。
財政部建議,對於城市公交運營中存在的困難,應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解決。比如:強化規劃調控,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種交通資源,完善價格補貼機制,調整優化公交運行線路,提高公交車滿載率,合理確定公交車票價體系等。
政府和公交公司要客觀公正地核算成本
再看用什麼方式來補貼
有交通行業專家告訴橙柿互動記者,無論是城市還是小縣城,公共交通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僅能滿足上班通勤、外來人員和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還能起到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是事關民生的城市必備保障之一。
他認為,公交公司現在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停運,可能有幾方面原因,一是該線路的公交需求不夠,那麼即使取消,也是無妨的;二是公交線路的走向設置不合理,比如路線過長、太繞或者站點太密集、太稀疏等,導致老百姓坐公交積極性不高,寧可選其他交通出行方式,比如:開私家車、打車、騎摩托車、電瓶車等。
他建議,對於乘客需求量小的線路,除了換成小型公交車外,在公交站點的設置上也要好好研究,儘量讓公交追著人走,設在靠近人們出行的地方。
在政府補貼層面,他認為,政府也要核算成本,在如何補貼方面,與公交公司達成一致,儘量保障公共出行。“有些地方政府可能因為財政吃緊,就簡單粗暴地選擇不補貼了,這不一定合適。政府和公交公司兩方要相向而行,客觀公正地核算成本,再看用什麼方式來補貼。”
同時他也強調,涉及民生實事、城市基礎運營保障的公共交通,不建議將運營權給到民營企業,“國企在這一方面責無旁貸,且相對來說更具有穩定性與社會責任”。
橙柿互動記者 董呂平 陸丹 黃煜軒 羅禕
實習生 王心怡
視頻 陳雪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