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功出生於江西一個貧農家庭,和很多革命者一樣,黃克功從小遭受當地豪紳壓迫,為了推翻剝削者,黃克功不顧父母反對,獨自去往了革命聖地井岡山,成為了一個紅小鬼。黃克功因為勤奮好學,政治覺悟高,組織認為他的年紀對於上戰場來說還是太小,便將其安排為毛主席的通訊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能來到偉人身邊,黃克功自然是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對於手上的工作總是認真負責,毛主席也非常看好黃克功,經常和他親切交談,偶爾還會講述一些革命理論和相關知識,黃克功總是聽的非常認真,對於主席的景仰也越來越深。
但當通訊員始終不是黃克功的理想所在,他認為上戰場直面敵人才是真正的革命,於是三番五次向毛主席申請去往前線作戰。起初主席覺得他年紀太小,放上戰場不放心便拒絕了他,沒想到黃克功卻不死心,軟磨硬泡下最終還是讓主席同意了。
走上戰場的黃克功表現出色,在長征中多次取得關鍵性勝利,婁山關大戰我軍能夠取勝,就和黃克功的長途奔襲有著極大關係。黃克功的優良表現讓毛澤東更加肯定,此人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有能力成為革命的骨幹。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黃克功被調到了新建的抗日軍政大學工作,負責教導革命預備軍。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的調動,此事黃克功才26歲,身上又有無數戰功,應該繼續讓戰場打磨掉他的傲氣,而不是放入安穩的後方。
不如意的戀愛
起初黃克功在軍政大學乾的還算出色,也受到了學員們的尊敬和喜愛。學員們的吹捧漸漸開始讓黃克功迷失自我,當他看到面容姣好,思想上進的劉茜時,一下子就墜入了愛河。劉茜起初對於黃克功印象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他在戰場上的英雄故事總讓劉茜為之著迷。
隨著兩人接觸日漸加深,劉茜和黃克功最終還是在一起了,兩人最初的戀愛十分甜蜜,經常在延安結伴而行,即便是黃克功因公務離開延安,兩人只要有機會都會寫信互訴衷腸,黃克功是個愣頭青,兩人沒在一起多久就向劉茜提出了結婚的想法。
劉茜雖然對黃克功的感情很深,但她覺得自己的年紀還比較小,結婚是人生大事必須慎重,所以決定先看看二人日後的相處,便暫時拒絕了黃克功。事實證明,劉茜的想法是正確的,在熱戀的勁頭消退以後,劉茜迅速意識到兩人的巨大隔閡。
黃克功出身農村,沒有受到過系統的教育,生活習慣也不太好。同時由於年紀比較小就擁有了不低的官職,黃克功的性格也越發狂傲起來,經常做出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往好了說叫恃才傲物,往壞了說就是沒素質。
而劉茜出身於大戶人家,又接受過高等教育,各方面都比黃克功得體很多,隨著雙方的個體差異越來越大,劉茜開始意識到黃克功並非自己的良配,對他的印象也有了相當程度的改觀。
更讓劉茜感到厭惡的是,黃克功對她控制慾望越來越極端,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劉茜在工作中接觸到了其他男同學,黃克功就會勃然大怒,表現出不可理喻的一面,忍無可忍過後,劉茜最終還是寫下了給黃克功的分手信。
走上絕路
黃克功收到分手信後悲憤交加,當即就找到劉茜要和她說個清楚。等黃克功看到她的時候,劉茜正和其他同學在一起,黃克功忍住怒意,徑直走到劉茜跟前,請求劉茜和他單獨走一走。劉茜見黃克功面色如常並未起疑,跟著他就走到了不遠處的河邊。
黃克功此時卻突然抱住了劉茜,哀求她答應結婚。劉茜沒想到他還是這副德行,立即掙脫黃克功的懷抱,再次表達了自己要和他分手的想法。
黃克功屢次求婚不成,情緒十分激動,竟然拔出自己的配槍,瞄準了劉茜,惡狠狠的威脅對方如果不答應自己,他就扣動扳機。劉茜見狀,卻認為黃克功僅僅是做樣子,不可能真的開槍,於是又一次拒絕了黃克功。
隨著兩聲槍響,劉茜倒在了黃克功的槍口下,殺人後的黃克功卻突然冷靜下來,並沒有在現場過多停留,而是徑直回到自己居住的窯洞,清洗身上沾染的血跡。之後便裝作沒事人一樣沉沉睡去。
學校很快就發現了劉茜的屍體,並立即啟動了追兇的行動,起初沒有人懷疑的黃克功的身上,是黃克功自己的警衛員發現了衣物上沒有完全清洗的血跡,手槍也有射擊過後的痕跡,便迅速舉報了黃克功。
黃克功被抓捕以後,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組織上判處他死刑。黃克功萬念俱灰,沒想到在去往刑場的中途,行刑隊卻被快馬攔了下來,騎馬的通信員說,自己手上是毛主席的親筆信。圍觀眾人一聽大驚,暗暗揣測主席是不是要保下自己的心腹。
黃克功精神大振,他被抓捕後曾向毛澤東寫信,希望主席能夠允許他戰死在戰場而不是刑場,他以為主席的信是答應了他的請求。沒想到信中卻明確寫道,要根據黃克功的罪惡行為,對他處以極刑,還讓眾人將其當作反面教材,不要重蹈覆轍。黃克功滿臉煞白,最終還是被處以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