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竑曉以五神藏理論結合睡眠異常模式辨治失眠經驗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失眠的臨床表現為在合適的時機和環境下,出現睡眠起始、睡眠時間、睡眠連續性或者睡眠質量障礙,且伴有日間功能損害。長期慢性失眠不僅會使患者的社會功能受損、生活質量下降,還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風險。有學者以睡眠異常模式為核心症狀,用五神藏理論對其進行定性定位,確定相應的核心病機、核心治法和核心方藥,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此法有助於簡便且準確地識別失眠病機與證候,便於臨床應用。

1

基於五神藏理論的睡眠生理機制

五神藏是中醫認識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體的睡眠-覺醒規律是由五神藏來主導的,正如《醫原·衛氣行度》記載:“人之神,寐則棲腎,寤則棲心,將寐在脾,熟寐在腎,將寤在肝,正寤在心”。既往對五神藏理論的研究發現,五神藏具有豐富的神經心理學內涵,其中,肝魂主生,有啟動、促進、提取、發散之意;心神主長,有外接、捕獲和決策之能;脾意主化,能思慮、判斷,有樞紐之機;肺魄主收,有抑制、約束和下斂之性;腎志主藏,有維持、儲存、集中和保持之功。

不同五神藏的功能之間相輔相成,構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自組織系統。這一系統能較好地解釋睡眠-覺醒活動的生理模式,具體如下:在人之將醒時,陰氣漸弱而陽氣漸盛,心肝為陽,肝魂先動,推動著感知、思維和判斷等認知活動的啟動,隨後心神外接以捕獲信息來統籌和維持覺醒狀態。

隨著日間活動的進行和晝夜節律的影響,心肝升散之性減弱,肺魄肅斂之力增強,促進睡眠的信息逐漸累積,其累積程度的確定由脾意來調節和判斷,再上傳於心神,由心神決策。在合適的環境和時機下,心神內收,牽動肝魂內息,以至於機體的感覺、知覺、思維等逐漸潛藏,為陽氣漸弱而陰氣漸盛,最後由腎志封藏之性主導,以保持睡眠的深度。

腎為水火之宅,內居元陰元陽,滋養和溫煦五臟,五神得養,體能、精神漸復。再由肝魂先啟,開始新的覺醒週期。據此可以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臟腑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可因腎精虧虛、封藏之力不足、肝魂內息不寧,表現為入睡後覺醒時間及次數的增加。

另外,由於肝魂性動主升,其在睡眠狀態下的內息,並非絕對的停止,而是相對於覺醒狀態下活躍的相對靜止。肝魂的這種暗動演繹可以整合肺魄的本能反應,卻不受心神的捕獲、脾意的判斷整合和腎志的儲存,此即為夢境。

2

基於睡眠異常模式的五神藏辨治思路

不同患者失眠的臨床特徵存在差異,從中醫五神藏的角度理解,其背後的病理機制亦不同。依據《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失眠患者的睡眠結構包括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困難,睡眠維持困難又包括了睡眠輕淺和早醒。以“針對以核心症狀為代表的核心病機確定核心方藥”這一辨治體系為指導,在失眠患者睡眠結構異常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入睡困難、睡眠輕淺、早醒多夢三類睡眠異常模式為核心症狀,以五神藏理論對其進行定性定位,並指導臨床遣方用藥。

1

以入睡困難為主的失眠

入睡困難一般是指入睡時間超過20~30 min。在五神藏辨治理論體系中,入睡即是“陽入於陰”的過程,包含了心神內斂、脾意調樞、肺魄斂降三個主要過程。當各種原因影響了心、脾、肺功能活動時,便可出現入睡困難。

精神科臨床中的常見病位在心,證候類型涉及心血虧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溼熱及瘀血內阻等,使得心神不安,內斂受阻,人體注意捕獲和決策功能虛性亢進,多餘信息進入意識,則見思慮無窮、輾轉不安,進而入睡困難。臨證見心血虧虛者以天王補心丹加減養血安神;陰虛火旺者以黃連阿膠湯加減養陰清熱安神;心腎不交者以交泰丸加減交通心腎,或以封髓丹加減補腎斂陽、定志安眠;瘀血內阻者以血府逐瘀湯加減活血化瘀;溼熱內阻者以柴胡三仁湯加減清熱利溼。

尚可見病位在脾胃者,主以脾胃不和,中焦樞機不利,脾胃判斷和決策失常,思緒過度,氣機當升不升,當降不降,即胃不和則臥不安,臨床辨治當理氣和胃,以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病位在肺者,主要為肺失宣降,抑制和斂降之功不足,不能應答脾意的轉樞,以致各種認知功能潛降不力,治當理氣宣肺、調升助降,以五磨飲子加減。

2

以睡眠輕淺為主的失眠

睡眠輕淺的臨床特徵為睡眠表淺,不能熟睡,處在一種似睡非睡,半睡半醒的狀態。睡眠質量的評價主要是來自“陽入陰”的維持過程。在五神藏辨治理論體系中,睡眠維持動力以腎的封藏保持為主。

睡眠輕淺的常見病因主要為腎陰精不足或腎陽虧虛,使得腎志不藏,其注意力的警覺功能異常亢進,對外界和自身信息的排除功能異常,以至“陽入陰”的深度維持不夠穩定,使得肝魂或心神頻繁啟動,治當益腎養志,以六味地黃丸加減;或溫腎養志,以金匱腎氣丸或封髓丹加減。

3

以早醒及多夢為主的失眠

早醒是以提前覺醒(通常指與預期時間或常時起床時間提前0.5~2 h,睡眠總時長<6 h),且醒後難以再次入睡為主要表現。覺醒是陽氣盛而陰氣漸弱的結果。在五神藏辨治理論體系中,覺醒包含了肝魂啟動、心神外接的過程。

在臨床實際中,早醒的主要病位在肝,肝為剛髒,體陰用陽,肝魂異常亢進,可過早地提取信息進入心神,心神妄動,機體進入意識的知覺閾值下調或提前達到閾值,使“魂出於肝而遊於外”,可出現早醒。

多夢是指睡眠不實,睡眠中亂夢紛紜的病症,正如《景嶽全書》記載:“魂為言,如夢寐恍忽,變幻遊行之境皆是也”。在五神藏辨治體系中,夢是一種隱性表達,是肝魂將知覺和行為經驗重新編碼、整合構成的對原始意象的補償,故多夢的主要病位也在肝。

臨床常見證候有肝鬱化火、肝魂妄動者,治當疏肝瀉火、調肝安魂,以丹梔逍遙散或龍膽瀉肝湯加減;痰火內擾、肝魂妄動者,治當清熱化痰、除煩安魂,以溫膽湯加減;肝血不足、虛魂而亂者,治當養血補肝,除煩安魂,以酸棗仁湯加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失眠症的睡眠異常模式,雖可單一出現,但在臨床中亦常合併出現,這體現了疾病的複雜性,也是臨床辨治的難點,上述單一的辨治方法是整體辨治的基本思路。認為明確疾病的核心症狀是發現疾病規律的重點,而抓住核心症狀對應的核心病機是診療疾病的關鍵。在五神藏辨治體系中,五神藏既有獨立的功能特性,又彼此相互影響,這也使得其構成的五神藏體系具有自組織性,分析和把握五神藏之間的關係,進而認識整個睡眠-覺醒節律,才能在臨床治療中更好地把握,這一點需要在臨床中思考和體會。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4歲,家庭主婦,2019年3月21日初診。主訴:失眠2個月。患者2個月前因與家人爭吵出現失眠,入睡困難,約需1~2 h方可入睡,且眠淺易醒,醒後雖可入睡,但多夢紛紜,夢境表現多為與人爭吵的畫面,日間情緒低落,煩躁易急,記憶力減退。平素月經量少,腳涼,餘無其他不適。舌質淡,舌體瘦,苔薄白不勻,脈弦細數。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得分為18分。

西醫診斷:失眠;中醫診斷:不寐(肝鬱脾虛證);治以健脾理氣,寧心疏肝;處方:太子參15 g,茯苓10 g,白朮10 g,山藥12 g,枸杞子15 g,當歸10 g,北沙參12 g,百合10 g,夏枯草15 g,川芎6 g,女貞子12 g,佛手10 g,香櫞10 g,神曲10 g。30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溫服。

2019年4月22日二診:患者訴整體睡眠較前改善,可在30 min內入睡,思慮多夢較前減輕,但仍時有夜醒,PSQI得分為15分,腳涼改善,月經量較前增多,但時有白天胃脹、打嗝。舌質紅,舌體瘦,苔薄白,脈弦細。處方以初診方減當歸、佛手、香櫞,加陳皮9 g、枳實6 g、綠萼梅6 g、丹參6 g。30劑,煎服法同前。

2019年5月30日電話回訪,患者訴服上方半月後已無夜醒,雖偶有思慮多夢,大多白天不記得夢境,PSQI得分10分,日間情緒正常。

按語

患者無業多年,居家照顧老小,平素思慮較多,耗氣傷血,致心脾不足。再加遇事不順,肝鬱氣滯,克脾擾心,以至脾意不藏,思慮加重,則心神不安,陽不入陰,見入睡困難。肝魂、心神妄動,雖內息而不寧,則睡眠輕淺,夜醒頻繁;而夢多紛紜,也是肝魂內息不安,暗動演繹的結果。月經量少、腳部發涼,舌質淡,舌體瘦,苔薄白不勻,脈弦細數,皆是心脾氣血虧虛,肝鬱不疏的表現。

初診方以太子參、茯苓、白朮,取四君子湯之意,以健脾補氣;佛手、香櫞,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寬胸,可同時安撫肝魂、脾意和心神;夏枯草清火鎮魂助眠;當歸補血養心安神;少量川芎行氣活血疏肝,開鬱結之通路;北沙參、百合養陰清熱,補肺養魄;枸杞子、女貞子滋補肝腎,養魂定志;山藥可健脾、補肺、固腎,與枸杞子、女貞子配合一降一收一轉樞,可助心神、肝魂內息;最後以神曲和胃調神。二診時患者諸症減輕,氣血有復,外加胃脹打嗝明顯,以初診方去當歸、佛手、香櫞,加綠萼梅、陳皮、枳實,以助脾胃升降;加丹參以入血分清心安神。本案以健脾疏肝、寧心安神為中心,兼顧調動肺、腎二髒的功能,動態、整體化地調整了睡眠-覺醒節律的自組織性,終以自身節律的恢復而收功。

認為失眠的病因病機與五神藏系統的失衡有關,掌握基於五神藏理論的睡眠異常模式,有利於簡便、精準把握失眠的病性與病位。五神藏在睡眠-覺醒活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任一功能活動異常都會破壞系統的平衡,出現連帶反應,所以臨床辨治時既要抓核心,又要顧兼症,進行整體調節。


請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本文來源

李自豔,寧豔哲,王丹,賈竑曉.賈竑曉以五神藏理論結合睡眠異常模式辨治失眠經驗.中醫雜誌,2023,64(3):236-239.

一鍵關注         購買雜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