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留給我的“三件寶”
——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177)
(河北滄州鹽山縣常莊鄉 王麗華)
(作者)
前不久,我在整理衣櫃時,又看見了我珍藏10年之久的精製小鐵盒,我剛拿起它,手就有些顫抖,本不想打開它可又想看到它。當我把盒子打開後,再也控制不住難過的心情······因為盒子裡面有母親給我留下的三件遺物:一塊小蜂蜜蠟、一個小針錐子,還有一個小粉線口袋。這三件“寶物”,對我來說非常珍貴,每每看到它,就不由想起那些令我終身難忘的事。
這塊小蜂蜜蠟,至今有80多年了。當年,聽父親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父親從20多歲,就挑起家庭重擔。為了維持全家人生活,就和我大伯炸果子賣。每天起早帶晚,從沒睡囫圇覺,凌晨炸完果子,父親就挑著果子去山東朱集鎮小左家村去賣。小左家村離我村有十多里路。那個村裡買賣很興隆。日久天長,父親就認識了位好朋友,名子叫左相芳,他們關係處得特別好。朋友家祖輩是養蜂的。有一次父親賣完果子回家,那位大叔把父親叫到家中,送給了一罐子蜂蜜,還有一大包蜂蜜蠟帶回家。蜂蜜沏水喝,說蜂蜜蠟能治病。如果誰家的大人小孩不小心碰破腦袋了,用蜂蜜蠟在勺子裡一煮,蜂蠟就化成蠟油,然後把雞蛋打在裡邊炒熟,吃了就不得破傷風了。父親讓奶奶保存著那包蜂蜜蠟。
後來,父母結婚後,就自己過日子了,奶奶就把那包蜂蜜蠟讓母親保管。誰家的大人小孩磕著碰著了,母親就行好給人送塊蜂蜜蠟去。時間長了,都知道我家有蜂蜜蠟,也有人上門來要的。日子長了,蜂蠟也就所剩無己了。
父母親一輩子養育了我們6個子女,是非常不容易的,全家人的穿戴,都是靠母親那雙勤勞的雙手縫製的。母親白天去生產隊幹活掙工分,晚上就在煤油燈下做針線語,很辛苦。
(母親)
自古以來婦女們做針線活,都習慣性地把針尖在頭髮裡來回划動幾下,縫製衣服時,針就特別滑溜好用。那是因為人的頭髮髒了,就產生了頭皮油,針在頭皮油裡一擦就潤滑了。做的針線活多了,針把頭皮還劃得很痛。母親比較聰明,好動腦子,她說:“蜂蠟不就是蠟油嗎,要把針在臘油上一擦,效果不和頭油一樣嗎?於是,母親再做針線活時,就把僅剩的一塊臘油拿出來,在上面划動幾下,效果很好。這塊蜂蠟就成了母親做針線的好幫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過多年的使用,這塊臘油已經不像樣了,三角八稜的,上面磨滿了橫三豎四的痕跡,也很小很小了,但這塊臘油,陪伴了娘辛苦的一生。看到它,就想到了娘在燈下為我們縫縫補補的情景,總讓我揮之不去,就像演電影一樣,接連不斷,歷歷在目。
母親自制的這把簡易小針錐子,竟是做鞋底不可缺少的利器!記得我在10多歲時,有一天晚上,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納鞋底,我就在旁邊看著。因為鞋底子都是有好幾層布夾子粘在一起的,非常堅硬,用針很難扎透。我見母親拿著針錐子在那塊臘油上來回划動幾下,就在鞋底子上紮了過去,然後,再把繫著線繩子的大針從錐子孔裡穿過去,再拔出來,非常省勁,納得還很快。針錐子和臘油都成了母親做針線活的好幫手。
母親用的錐子不美觀。我對娘說:“娘,你用的錐子太難看了,那段木棍不直,上面的樹皮沒刮乾淨,而且還有麻窩不光勻,針頭也沒插正中,不標準。”娘卻說:別看錐子難看,做針線活我還指著它呢,這是我自己做的。”
娘講起了做錐子的經過。那時,我村有戶姓於的人家,開了一個木匠鋪。我娘從木匠鋪要了一個細鋼釘子,拿回家來找了一根小木棍,用斧子截了一小節,颳了一下樹皮。然後拿起鋼釘打量一番,釘尖朝外,釘帽釘不進去呀。母親乾脆把釘子尖釘進木頭裡,釘子帽只得朝外。隨後,母親找了一塊破石頭,有空就拿著自制的錐子在那塊石頭上使勁地來回磨擦,釘帽越磨越小。功夫不服有心人。時間長了,釘帽磨沒了,而且越磨越細,成了錐子尖,一個釘錐子也就成了。
母親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清楚,娘有著精明強幹、不服輸的精神。
再說,孃親手縫製的粉線口袋。母東做針線活是個特別仔細認真的人。為了給我們做好棉衣棉褲,母親就做了一個小粉線口袋,打粉線用。這個粉線口袋,做工精細,上邊還繡上了花,特別美觀。粉線口袋裡,裝滿了白色的細粉面,用一根大約長一米多的白色繩子,從兩邊穿過去,兩頭拴上堵頭,怕使用時不小心把繩子拽出來。如果裡面的粉用淡了,拆開口可以再往裡面裝。如果摸的太髒了還可以洗洗再用。我小時候每次看到母親給我們做棉衣,總是看到母親先打上粉線,再做棉衣。母親把線繩的一端,從粉線口袋裡一拽,繩上就粘滿了白粉子,固定一頭,將粉線向上一拉、鬆手,粉線就彈在布料上,一條筆直的線就出來了。母親按照筆直的白線縫製衣服,不歪不斜。奶奶、大娘、嬸子經常誇我母親做的一手好針線活。
一家人的穿戴,都是母親那雙勤勞靈巧的雙手縫製的。在我的記憶中,母親永遠是一個忙忙碌碌,不知疫倦的人,一直幹到80多歲,到不能做針線活為止。
她兩隻手變得粗糙,生滿了老繭。母親穿針引線,縫一襲經典的素衣,留住一個個永不褪色的故事。母親把對生活的詮釋縫進了一針一線裡,也把一個女人對生活的希祈,縫進了密密麻麻的針腳裡。
針錐子和粉線口袋,從我記事就有,到現在我估計也有60多年了。那塊蜂臘,到現在已有80年之久。母親把跟隨她一輩子的“三件寶”,生前親手交給了我,我定好好保存。
我想母親留下這些物件,絕不是為子女將來所用,而是裝滿了她生活的艱辛,前行的力量和無所畏懼的勇氣,這是比留下金銀財寶更為珍貴,這就是母親的力量!這力量,將影響著她的子孫後代!
想到這,更加思念母親!清明節前夕,因感冒沒能給父母上墳,特派家人和孃家人一同上墳祭奠親人,以表哀思!
—————————————
附: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徵稿啟事
為了讓兒女們有機會表達對父母的真愛與祝福,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由鹽山縣總工會、鹽山縣文聯主辦,鹽山縣作家協會承辦,“用相機說話”公眾號協辦的第三屆“心中的父母”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即日啟動。本屆活動在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徵文要求、評分標準、獎勵政策等,繼續面向全國徵稿。
一、徵文要求:
以父母親(也可單寫父親或母親)的故事為創作素材,以親情為切入點,回憶或追念父母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或良好的家教家風對作者的影響。文章要求故事真實,有真情實感,語言洗練。來稿須原創首發(已在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表的作品請勿投稿),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文章字數控制在800——1500字範圍內。優秀作品將在“用相機說話”公眾號上陸續刊登,並輯印成冊。
二、評分標準:
作品滿分120分,根據參賽作品的主題內容、體裁結構、語言表達、創新亮點、文章閱讀量、留言條數六個方面進行評分。
1、主題內容:(40分)
主題鮮明深刻,格調積極向上。
2、體裁結構:(20分)
主線貫穿,結構嚴謹,佈局完整。
3、語言表達:(20分)
語言通順流暢,內容詳略得當。
4、創新亮點:(20分)
構思新穎,見解獨特。
5、閱讀數量:(10分)
根據公眾號中徵文閱讀量的多少,按比例加分。
6、留言條數:(10分)
鼓勵讀者對文章進行評論,根據讀者的評論次數,按比例進行得分。
三、獎項設置:
本次活動設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4名獎金600 元,三等獎6名獎金300元,優秀獎若干名。每名獲獎者除頒發榮譽證書和作品集外,一、二、三等獎獲得者,還將獲得一尊精緻獎盃。
四、投稿方式:
本次徵文活動只接受電子郵件,謝絕紙質投稿,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詳細地址、聯繫方式及“心中的父母”徵文字樣,並附作者簡介和作者、父母的照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五、徵文時間:
即日起到2023年10月底,具體頒獎時間另行通知。
2022年10月12日
(關注公眾號“用相機說話”,留下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