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網絡上也是有著各式各樣的名詞網絡用語,其中最多被人提起的就是水逆這個詞了。
這倒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種“人造迷信”,非常潮流又非常low,且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說法。
除了水逆,還有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有清明節前後幾天不能問安。
不過,對於清明節的這個禁忌,似乎應該更有溫情。
清明節的來源
圖片源自網絡
清明節不能問安,之所以是一種人造迷信,還在於如今的清明節和古代完全不一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起到的功能,與農耕密切相關。
每年4月4-6日間,太陽到達黃經15度,北斗的斗柄指向天干乙,便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分為三候:
一候,桐始華:梧桐開花,為“桐始華”。
二候,田鼠化為鵪:田鼠為至陰之物,鵪鶉等鳥類為至陽之物。
田鼠潛藏,夜間活躍,鳥類飛翔,白天行動,古人以“田鼠化為鵪”,來比喻陽氣漸盛,草長鶯飛,春和景明。
三候,虹始見:風雨彩虹,清明時節雨紛紛,雨後自然易見彩虹。
清明,又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在歷史上,這樣的日子,還有一個冬至,但如今冬至節日漸式微,清明卻越來越受重視。
這是由於中華民族自古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便成了人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原始信仰。
從上古時期,人們便在春秋時節舉行對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動。
圖片源自網絡
清明這一節氣,正是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人們便在這時舉行春祭活動。
禮敬天地和祖先的同時,希望得到他們的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圖片源自網絡
此時還沒有清明節一說,祭祀的日期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是在這個節氣的前後幾天。
至於掃墓,最初和清明節是不沾邊的,與另一古老的節日寒食節息息相關。
寒食節的火崇拜
遠古時期,生火不易,人們經常會想方設法保存一些火種。
陽春時節萬物競生可氣候乾燥,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
是以古人每到這個季節,都會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此為“禁火”。
隨後重新鑽取新火,形成新的火種,稱之為“改火”或“請新火”。
圖片源自網絡
改火時,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神明及祖先庇佑,新一年生產與生活順遂。
禁火與改火之間存在時間差,人們必須提前準備足夠的的熟食,以便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以冷食度日,此即“寒食”,寒食節之名正是因此而來。
圖片源自網絡
後世,雖然生火容易,但寒食節也與時俱進,有了新的內涵。
那就是介子推和晉文公的互動,由因“改火”需要演變為紀念賢者,內涵獲得昇華。
在名人效應的促進下,寒食節由山西走向全國,最晚在南北朝就成為漢族的全民族節日,內容也演變為祭祀祖先,成為中國民間的第一大祭節日。
圖片源自網絡
不過,由於平民百姓很難像王公大臣那樣在宗廟裡祭祀祖先,因此給祖先掃墓就成了可替代的選擇。
在唐玄宗時期,以國家詔令的形式,默認了這一事實。
朝廷有了詔令,寒食掃墓的人就很多了,至此,漸漸形成了寒食節祭祖掃墓、上香、為亡靈送紙錢的風俗。
圖片源自網絡
當然,人家官員肯定是仍要回鄉祭祖,難免出現請假、耽誤職守的事。
唐玄宗乾脆頒佈政令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唐會要》載:“(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圖片源自網絡
因為寒食、清明離得太近,唐中後期乾脆把兩節合而為一。
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二月十五日,詔令:“自今而後,寒食同清明。”
清明節就有了給祖先掃墓的習俗。
踏青郊遊的上巳節
圖片源自網絡
緬懷先人,本是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但在清明節中,還有郊外踏青的習俗。
這一哀一樂,就不得不說另一個節日——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起源於春秋時期,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袱禊,人們結伴去河邊水中沐浴,除去汙穢。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圖片源自網絡
說的就是孔子帶領弟子們在沂水洗濯、去除宿垢,祛除晦氣,祈福。
《後漢書》中有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
“上巳”意為“上旬巳日”,並不一定是三月三,但是到了魏晉時期上巳節的時間就固定在了三月三日。
宋代王楙的《野客叢書》卷十六“上巳祓除”條記載: “自漢以前,上巳不必三月三日,必取巳日。自魏以後,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
圖片源自網絡
因“上巳袱禊”都是在河畔水邊,因此後來又增加臨水宴飲、郊外春遊等活動,由此還派生出上巳節一個重要習俗——曲水流觴。
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三日,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為流杯曲水之飲。”
最著名的春日雅集宴飲,當然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記載的眾風雅文士流觴曲水的活動。
圖片源自網絡
到了唐代,因為三月三也靠近清明,有時候甚至會重合在一天,於是上巳節的一些活動就漸漸轉移到清明,兩節一塊過了。
王維有詩云:“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民間如此,宮廷也不例外。天寶十三年(754)的清明節,唐玄宗敕令宮人出東郊踏青。
杜甫的《麗人行》就描摹了唐代貴婦春遊的壯麗景觀:“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圖片源自網絡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描繪了北宋京都汴梁清明時節從皇家到百姓全民出遊的盛況。
由此可見,吸納上巳節元素後的清明節,已經成為全民性的歡快節日,而原來的上巳節則逐漸從節令文化中消隱,宋代以後上巳節已不見文獻記載。
哀傷中孕育希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清明》奠定了清明節祭奠古人的悲傷情調;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宋代吳惟信的這首《蘇堤清明即事》又記敘了清明遊春的歡快情景。
圖片源自網絡
如今,給祖先祭掃緬懷先人的同時,看到大自然吐故納新,又有一種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恐怕就是中華民族正視人生之困苦,又不乏堅韌圖強的寫照。
是以,清明天前後幾天不能問早安,是考慮放到了人們沉重的心情,應當給予理解。
圖片源自網絡
但沒必要將時間限定很久,畢竟清明節也是一個歡快的節日。
當初,孔鯉在為母親服喪一年之後,想到母親還不免落淚。
孔子聽聞後,批評孔鯉說:“嘻,其甚也。”
因為現實中,情與禮往往發生矛盾。
孔子當然注重“以情為重”,但他設計禮制,“君子禮以飾情”,是為了以禮制情。
圖片源自網絡
情和禮都講究一個適度,過於繁瑣的禮,反而會嬌柔做作。
清明節當天,我們注意一些禁忌就好了,清明節以後,面對別人的問安,我們也應該禮貌回應。
這才是我們重視民族傳統節日的態度。
參考資料:
看鑑《水雲初靜:原來我們都被騙了,清明節不止是一個掃墳祭祖的日子》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趙希夷
策劃 | 趙希夷
編輯 | 趙希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煩請聯繫
號外!號外!
看鑑書友會即將正式上線啦!!!
誠邀你們與我一起,從歷史解讀世界,感受有趣的靈魂。在書籍裡收穫比金子更寶貴的東西。
作為一名熱愛且深知閱讀重要性的人,我很高興可以通過讀書會,讓大家更輕鬆地與書結緣。
屆時,我們會舉辦主題沙龍、專場直播等活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用碎片化的時間積累,實現自我提升質的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