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 公共文化領域新的打開方式

沉浸式體驗 公共文化領域新的打開方式

現代科技為沉浸式文旅體驗提供了良好基礎,公眾對沉浸感的需求促使公共文化空間不斷革新,本版圍繞公共文化領域沉浸式體驗的熱點案例,以及打造沉浸式文旅公共服務體驗的難點和問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及業界人士共同探討。

探索篇:

公共文化服務

沉浸式體驗進發

本報記者  王彬

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政策,鼓勵發展沉浸式體驗。2022年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指出,“推動文化展館、旅遊場所、特色街區開發虛擬現實數字化體驗產品,讓優秀文化和旅遊資源藉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鼓勵一二級博物館、具有條件的旅遊活動場所設置沉浸式體驗設施設備”。由此可見,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是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有效轉化場景,也是沉浸式體驗設施設備的重要應用場景。

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沉浸式文旅體驗如何後來居上,值得期待。

新群體:

打造年輕人的活力主場

上海姑娘吳侃和她的3位好友是沉浸式戲劇的忠實粉絲“我們下一站計劃去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感受文博場館的沉浸式體驗。”吳侃在解碼沉浸式戲劇之後興致勃勃地說。

像吳侃和她的朋友們這般熱衷於沉浸式體驗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質追求和互動訴求更高,更願意接觸新鮮事物,以尋求情感認同。

一直以來,公共文化服務都給人以年輕態稍顯薄弱、年輕化服務相對短缺的固有印象,新時期,隨著沉浸式體驗產品和服務的湧現,作為公共服務主要陣地的文化場館有望成為吸引新生代群體的打卡點和聚集地,真正激發青年文化活力。而公共服務領域的沉浸式業態,也能在青年的參與中結出新的碩果,產生更大影響力,進一步拓寬服務邊界。

新資源:

社會力量爭相入場

日前,中國文化館協會“沉浸式文化委員會”(簡稱“沉浸式專委會”)正式成立。這一文化館行業洞察社會文化發展、著力開拓新局面的創新實踐,更新的不僅僅是業界對全民美育的深層認知,也吸引了優質社會力量的關注和參與。

作為沉浸式專委會聯合發起單位的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江蘇省張家港市文化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文化館已按各自規劃開啟沉浸式空間改造、產品設計、人才培養及展陳佈局等各項工作。

成都市文化館以“文化館+沉浸式戲劇”的方式開展文化活動

成都市文化館供圖

“在我國,沉浸式相關產品需求量大,相關產業發展基礎好、前景廣闊,以劇本殺為代表之一,沉浸式文化產品具有輕資產重運營的特點,非常便於植入公共文化服務場景。同時,公共文化服務的群眾基數大、覆蓋範圍廣,反饋上來的文化需求多元,非常適合新技術轉化應用和新產品推廣。更重要的是,兩者在輸出文化價值方面高度契合,非常適合聯動創新。”中國文化館協會沉浸式文化委員會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徐鷹分析,通過挖掘各地的文旅資源優勢,沉浸式體驗產品的內容源更有保障,新技術、新形式、新要素得以高速融合,創造新的文化場景,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塑造新的文化風尚。

沉浸式體驗大大改變了傳統的觀演關係,通過增加感官維度觸動情感開關,具有更強的代入感和參與性。“沉浸式空間和產品的開發要注重沉浸度的把握,結合不同的展示內容和群體特點,匹配不同的沉浸模式,帶領人們進入故事情景,甚而成為故事的書寫者,讓人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邊體驗邊學習。”在徐鷹看來,沉浸式產品和服務首先要把握好價值導向,堅持用戶思維,用美的體驗培養美的習慣、提升美的享受,充盈美好生活。

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徐鷹認為,沉浸式體驗產品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投放,對於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將促使沉浸式文化資源找到新的切入點,催生新的沉浸式文化空間。“需要注意的是,相關產品運營體系的搭建,既要保證文化場館內的沉浸式體驗為公眾服務,又不影響沉浸式產品進入市場後的流通。要達到平衡,需要社會力量擁有跨界運營的能力和更開闊的視野。”徐鷹指出。

新使命:

觸發全民美育的裂變效應

我國全民藝術普及旨在使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具審美品位。以打造“城鄉居民的終身美育學校”為目標,各級文化館使命重大。

近幾年,各地都注重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也打造出一批離群眾近、滿足群眾需求、受群眾喜愛的新空間。現階段,新空間的內容和運營成為新的側重點,這為沉浸式體驗產品的落地提供了機遇。不少公共文化場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以沉浸式產品為吸引,建立更強的群眾黏性,強化全民藝術普及的功能,樹立新的服務品牌。

業界專家判斷,抓住發展紅利期,文化館有望成為最新最好沉浸式產品的孵化和展示基地,成為區域文化的體驗基地,成為以沉浸式升級全民藝術普及的學習基地,引領群眾因一種感受愛上一個空間,因一個空間愛上一座館,因一座館愛上一座城,打開新的文化之門。

當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要打造沉浸式“爆款”,更需下苦功、使巧勁,在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總體路徑中,最大限度聚攏優勢資源。

公眾對沉浸感的需求是文化體驗翻新的動力,各類數字技術和信息傳輸手段為其提供了良好基礎。當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能夠輸出良好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時,會迅速圈定新的受眾群體,引發連鎖效應。無論是數字化的飛躍式進步,還是全民藝術普及提檔升級的現實需要,公共文化服務都已做好準備,向“沉浸式體驗”進發。

難點篇:

公共文化服務正在解

“沉浸式”這道難題

本報記者  王彬

儘管乘著高新技術的快軌,沉浸式文旅服務飛速發展。但幾乎無人否認,要達到沉浸真的很難。由於對呈現手段、資金條件、空間佈局要求較高,相關沉浸式產品往往需要較長的研發和運行週期。在我國,堪稱現象級的沉浸式文旅產品屈指可數,技術與內容遠未達成同步適配。相對而言,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對於“沉浸式”的探索更是處於初級階段。記者採訪了諸多文旅公共服務從業者和社會機構,從他們的困惑中,大致能分析出業界對“沉浸式”之難的看法。

“沉浸式服務是什麼概念,沉浸式產品長什麼樣?”在充分認同沉浸式體驗的前提下,部分文化和旅遊相關部門管理者坦言很難想象沉浸式公共服務的具體樣貌,併發出疑問:是否加一個新業態或建一個新平臺就能拿到“沉浸式”的入場券?數字化和沉浸式如何區分?不少業界資深人士認為,沉浸式體驗的是文化,感知的是神韻,觸發的是興趣。從這個層面來看,簡單的數字化呈現並不能創造出新體驗。

“哪裡有更好的沉浸式設備?”打造沉浸式體驗,不少文化場館普遍認為技術是重要條件。然而,現階段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沉浸式體驗上的服務積澱尚未進入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階段。公共文化場館和旅遊服務中心的數字設備想要支撐更加複合多元的沉浸式體驗,急需解決技術落地轉化的問題。

“除了技術支撐,內容創新也不容忽視。”許多公共文化服務從業者認為,文旅公共服務中的沉浸體驗內容尤為重要。公共文化場館如何發揮資源優勢、激發文化創意活力,打造適合大眾參與、全齡互動、文化服務屬性強的沉浸式體驗產品,是值得探索和發力的重要方面。

“沉浸式服務用在哪兒?”一些從業者對沉浸式體驗的使用場景還有諸多顧慮,難以判斷“沉浸式”如何才能真正滿足群眾多元精神文化需求。鑑於沉浸式服務通常與空間緊密綁定的情況,相關體驗需要特定空間,而文化場館完全改造成適合沉浸式體驗的條件,顯然是個大工程。全面鋪開還是局部發力仍然需要理性考量。

“現代人的文化需求變化快,沉浸式體驗的上新速度能跟得上嗎?”公共服務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目標。在全息投影、VR、AR、MR等技術對現代人而言並不陌生的今天,沉浸式體驗的更新速度能否跟上需求速度,尤其是能否完成從體驗走向沉浸、從沉浸走向感知的轉化,一線文化工作者對此仍有一串大大的問號。

“相關人才怎樣培養?”更多從業者苦於複合型的人才缺口大,人才培養摸不到重點。一些從業者認為,要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的沉浸式體驗,需要劇本創作、產品策劃、數字技術、視聽設計、運營管理、空間建設等跨領域跨行業人才,尤其缺乏文化想象力、邏輯思維力、技術應用力兼具的複合型人才。不難想象,公共服務領域沉浸式業態的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始終是影響沉浸式相關體驗項目突破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服務提供者和相關管理者的角度,沉浸式體驗是一道難題。對於社會力量,要實現沉浸式體驗,同樣難點不少。許多深耕沉浸式文旅服務的從業者向記者分享了思考結論,普遍認為沉浸式體驗如果沒有產品和服務,只有設備和空間,意義不大。現在的沉浸式體驗產品本就數量不多,質量還參差不齊,有的看似外觀華麗,實則內容空洞;有的形式粗糙簡單,短期內有吸睛作用,卻容易流於體驗,難於沉浸,導致後勁不足,難以為繼。

公共服務講求的是維護群眾利益,最大優勢正是基於人們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沉浸式文旅體驗更多的是要承擔起文化價值引領的責任,完成這個目標的路徑有多條,但“能否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檢驗標準卻是唯一的。

熱點篇:

沉浸式體驗激發

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力

本報實習記者  張欣

近年來,沉浸式體驗以遊戲性、互動性、參與性等多元屬性,備受廣大文旅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人青睞,成為文化市場新熱點,也為公共文化服務帶來諸多啟示。

沉浸式體驗往往依託特定空間氛圍的營造,通過細化空間佈局、精心安排視角、設置微景觀等方式,讓觀眾在不同環境中領略不同風貌,進而參與互動;或是創造條件讓觀眾自由選擇空間動線,邊走邊融入各種動態展示。

“在公共文化空間中,沉浸式設計刺激了觀眾的感覺,觸發了人們對場所的回憶和理解。”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以沉浸式戲劇為例,認為其打破了戲劇表演的“第四面牆”,在縮減觀演直線距離的同時,也將觀演空間的地位凸顯出來,發揮觀者對空間支配的主觀能動性,讓觀者更好地介入劇本、情節與表演,拓寬了劇本解讀方式的多樣性。

然而,要立足公共服務,實現沉浸式戲劇與區域文化的耦合,卜希霆認為,要找到人文特點與時代趨勢的匹配之處,要注重新形式與舊內涵之間的融合。

上海的紅色主題沉浸式戲劇《思南路上的槍聲——向著光明前行》,以周公館為真實歷史現場,以周公館所轄兩棟建築的展陳和辦公空間為“舞臺”,以紮實可靠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以真實歷史人物為角色設定,以懸疑推理為主基調,深度融合戲劇表演、劇本殺和沉浸式互動體驗等藝術手段展開劇目表演。在這裡,觀眾將被分為工商組、民主組、文藝組、婦女組、記者組5個組別,以各自的身份沉浸式參與一場周公館內召開的記者招待會,親眼看見革命者的奮鬥與犧牲,讓觀眾以主動學習者的姿態,感受紅色革命精神的無窮力量。

將高質量數字化科技手段運用到展覽展示展演中,將歷史的厚重感與前沿投影技術的科技感巧妙融合,位於江蘇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以“實體體驗+虛擬體驗”“科技+藝術+文化”以及構建遊戲型教育展覽等理念,融入差異化數字技術,激活館藏資源,營造出展覽的“沉浸”氛圍。該館的“河之戀”主題展,調動聲、光、電、形、色等要素,以“水”“運”“詩”“畫”4個篇章,彰顯運河之大美,闡釋中國大運河文化。其中,“運河上的舟楫”以實體體驗結合數字多媒體虛擬體驗的方式,講述大運河舟楫的演變、舟楫的類型等相關知識與故事,展示大運河舟楫帶來的南北文化融合與古今美好生活。

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河之戀”主題展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供圖

江蘇省蘇州第二圖書館把智能技術與時下當紅的沉浸式體驗相結合,打造了面向公眾的沉浸式智能借閱體驗、面向兒童的沉浸式智能學習體驗,以及音樂、數字、設計等一系列沉浸式新型智能複合型公共文化體驗空間,以智能窗口展示屏即時公佈館藏資源分佈、借閱量、新書推薦、熱搜榜、到館人次、總分館地圖、公眾號等訊息。此外,閱覽室內的智能AI機器人通過語音互動,能讓公眾自主完成借閱流程。對此,卜希霆提出:“我國公共圖書館正處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關鍵期,不能只是被動使用已經出現的新技術,要從技術引進、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服務架構等多層面系統佈局,制定前瞻性的全局戰略。未來,公共圖書館要緊跟國家戰略,更積極地參與到高科技智能產品應用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中來,才能在數實融合的新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在城市更新、文旅融合、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等政策驅動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成為沉浸式體驗的重要載體。在大型城市文化空間規劃內,眾多以街區、社區為單位的公共文化空間營造也頗具沉浸式體驗打造潛能。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社區文化空間圍繞西安當地文化,融合文博展覽、文創影像等新興業態開辦了大量優質的城市文化空間,其中的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館,通過收集和整理西安本地的照片、書籍、文創、電影廣告片等資料,讓遊客參與到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營造過程中,也讓市民在延續城市記憶中獲得充沛的身份認同與沉浸感。

從空間形態置換、人文情感營造、歷史文脈延續等角度出發,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及沉浸式文化產品的創造更新,讓形態各異的文化藝術內容都有機會藉助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活躍在城鄉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