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歷史學人」上線

播客「歷史學人」上線

緣起

這是個重大界限消失的時代,人類處於身份、角色、自我意識都難以確定的尷尬時刻。我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歷歷分明的世界——這是無數受技術與媒體影響、經歷生活與工作流動、感受代際震盪的群體與個人的共同體驗。

嚴肅、有趣的深度表達由於種種原因在退縮,但對認同的需求卻在增長,在不安的背後,人們四下尋求有相同或接近志趣的同道。在這種公共情緒下,我們需要看見具體的人。

歷史聯結著現在和過去,歷史學者們的愛和懼,他們被觸發的興趣,對過去的沉迷,對理性和想象的分配,不僅僅是知識,更是關於人的價值的分享。我們需要這些新的敘述,以適應、處理這個混沌而陌生的世界給我們帶來的無所適從。

由單向街基金會與歷史學人共同製作出品的《歷史學人》播客,直接和歷史學家們對話,分享他們知識與觀念,也分享他們的生活與經驗。我們始終相信歷史在人心中的力量和價值。

過去與未來一樣嶄新。

第一期

濉溪,曾被當地人自嘲為“安徽的西伯利亞”。15歲前,馬勇不曾離開過那裡。後來他當過兵,下過礦,成了當代中國第一批農民工。1979年,馬勇24歲,大齡考生的最後報考機會,他幾乎是壓線進了安徽大學,進了安徽大學歷史系。1983年,馬勇又順利考上覆旦大學歷史系的研究生,師從朱維錚。再後來,他成為了一名歷史學家,

在馬勇先生的早年生活和求學經歷中,“樂觀”和“熱情”是顯見的。此外還有一種,或許可以被叫做“面向現實,繼續努力”的態度和方法。聽上去不是很昂揚激越,但瑪格麗特·尤瑟納爾說,“生活比激情更寬廣”。

嘉賓

主播

收聽方式


《歷史學人》02已經出版上市,

長按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購買↓↓↓

掃碼成為“歷史學人”讀者

公告:以下如有所謂“相關閱讀”,與本號無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