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人會愛學習?

什麼時候人會愛學習?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386258652/answer/1233634623
01
清朝

清朝
沒有電子遊戲,也沒有電腦遊戲。
搖滾樂也沒有,電視劇也沒有。
動畫片也沒有,漫畫書也沒有。
一切誘惑都沒有,按理說應該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了吧?
呸。
八旗子弟,也包括漢人,鬥蟈蟈,鬥蛐蛐,從十二三歲鬥到四五十歲,死了拿蟈蟈葫蘆陪葬的事情都不是什麼稀罕事。
八國聯軍都打到北京城了,你都看見一群四五十歲的貴族子弟抱著蟈蟈葫蘆逃跑。
一隻蟈蟈炒到好幾百兩銀子。
一直到了亡國,手裡的蟈蟈葫蘆也不鬆手。
鐵桿莊稼的八旗子弟,啥也不幹天天領錢糧,按理說應該有學習的氛圍了吧?
領下來的錢家裡天天吃粗糧,也要勻出錢來,養黃雀。
老舍的作品裡說過,聽鳥叫喚一聲,都忘了自己快餓死了。
當時沒網吧,可他們能泡茶館從早到晚十二小時,戲園子和酒店更是興盛的驚人。
這就是實際情況。

“要是蟈蟈蛐蛐都死絕了,人會去學習嗎?”


02
漢朝

呸!
漢朝
不流行蛐蛐,不流行蟈蟈。
沒有戲園子,也少有澡堂子。
一切誘惑都沒有,按理說應該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了吧?
呸。
漢朝的時候,主要娛樂活動是鬥雞。
興盛到當時曹操的兒子曹植這一級別的人物,為鬥雞這件高端娛樂活動寫過詩賦。
另外一種主流娛樂形式是“彈棋”————沒錯,就是現在人彈的彈珠。
但可不是孩子們玩啊。
這是上層人的娛樂形式,你只躋身上流社會,常常的能看見一群四五十歲的達官貴人聚眾鬥雞,鬥雞之後意猶未盡,開始蹲地上彈彈珠。
從十幾歲的少年彈彈珠彈到入土,這就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要是鬥雞都死絕了,棋子都砸碎了,人會去學習嗎?”


03
戰國

呸!
戰國時期
流行雙陸
(扔骰子的,類似於大富翁的一種娛樂)

雙陸

《列子·說符》記載:

“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量,財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設樂陳酒,擊博樓上。” 
張湛 注:“擊,打也,如今雙陸碁也。”

當時達官貴人經常聚眾玩,一宿一宿的玩。
玩的嗨到驚跑了門外的動物。
這也算是最早的包夜開黑了吧?
還有往杯子裡扔筷子,是每次宴會必備的高端娛樂活動。
只有身份夠高的人才能參加,一玩一天。

“要是雙陸砸了,筷子撅了,人會去學習嗎?”


04

就這樣,無限套娃。
各朝各代甚至各個年代,都有娛樂形式。
而當你不想學習的時候,盯著牆幻想,都是一樣充滿吸引力的娛樂活動。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本能。
無論好到什麼程度的社會,只要這個社會本身缺乏“快樂”這項,那都不可能是善意的社會。
不是沒有完全杜絕了遊戲的國家:朝鮮、伊朗、中東地區的不少國家都是如此。
可我可沒看見這些國家人才湧現,國富民強。
反倒是遊戲尺度非常大的國家有不少,個個都能擠進發達國家行列。
你猜是因為啥?
因為人吃苦是為了提升自我,不是為了吃一輩子苦。
短暫的停止娛樂是為了以後有能力更好的娛樂,不是徹底告別娛樂。
單純的苦難崇拜是一種精神疾病。
得治。


05

另一個問題就自然浮現了:
幾乎所有國家的遊戲開放尺度都比中國大,可怎麼遊戲就對中國學生們破壞力這麼大?
很簡單。
前蘇聯什麼都禁,就不禁酒,所以所有人都成了酒鬼。
而不禁酒的國家多的是,中國就不禁酒。也沒見誰像俄羅斯人那麼喝的。
南方某國啥都沒有,就檳榔多,結果全國人嗑檳榔居然上癮,以至於國家得出臺法律禁止檳榔銷售。
而我是沒看到除了那裡以外,哪個國家把檳榔當毒品看的。
所以?
當社會整體風尚嚴肅,缺乏娛樂形式,導致學生缺乏放鬆和快樂時,獨一的娛樂形式對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所以真禁了遊戲,我更相信他們會去搓麻將、打撲克、下象棋。
至於學習?
那是排在跟小學生彈彈珠後面的。

PS:
長期沉迷網絡遊戲,會導致大腦萎縮???
答案——
退出,下滑,找到今天的第3條推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