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歌賦之玉龍賦》|| 第19講—— 風池、絕骨、人中、曲池(四)陽氣足 百病除

《輕鬆學歌賦之玉龍賦》|| 第19講—— 風池、絕骨、人中、曲池(四)陽氣足 百病除

中醫普及學堂每天5點與您準時相約

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19講—— 風池、絕骨、人中、曲池(四)

人中曲池,

可治其痿傴。

人中在哪裡?這任督二脈交會的,人中,急救要穴,它也是治療什麼?也是治療急性腰背痛的要穴。

人中配委中,就說你一個委中,腰背委中求還治不好,人中再下去就好了。

為何呢?因為人中在鼻中溝,鼻中溝就相當於人體的尿溝水溝排洩溝,腎主二便,它就是腎溝,所以它就主腎,所以只要人中溝周圍長很多痤瘡的,有尿道炎,盆腔炎症,婦科炎症,女的就婦科炎症,所以人中這裡這穴道呢,它是可以通腎氣的。

曲池呢,它為何可以治療這個痿傴?如果說這個傴僂可以是這個骨變彎,那麼痿傴呢,痿傴是骨彎下來,肌肉還萎縮,還沒有力量,所以痿他是肌肉癟了。

像什麼?像缺水,蔫了的菜苗。

像你老氣虛洗手,所以老師為什麼說,聰明的養生者,不把自己老泡在水裡。

你無論再強壯的人,你老泡在水裡,你無論再強壯的人你泡在水裡久了你都發現,你這個手指什麼?皺巴巴,皺就是氣虛,說明泡在水裡久了,它會耗氣,耗元氣,它會傷寒,傷寒它消耗的是你的陽氣,陽氣少了,像那饅頭一旦出爐,一旦離開了陽氣的燻蒸,它就會變得皺巴巴。

老師從這裡就可以反證,原來洗澡時間過長,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在傳統文化中心,孔夫子學堂,我一講學,他們拼命強調,哎呀,洗澡時間莫太長,要珍惜水。

我說,不,珍惜水是次要的,珍惜生命是主要的。

哈哈哈,我們人活著就陽氣嘛,人活著叫陽壽,叫陽間叫陽人,所以巴不得陽氣多一點,陽氣少了,叫折其壽而不彰。

你每天老把你手泡皺來,十天下來,你就開始肩酸背痛,就開始打噴嚏,就開始感冒。

這個是可以做試驗的,你每天就是泡到水裡,你手腳呢把它泡皺來,泡得皺巴巴,你就覺得不在狀態,人渾身上下就是說不出的不舒服,記憶力也下降,不飽滿嘛,精氣神也不夠,做事也容易疲倦。

所以涉水捕魚這些人呢,都是很苦命的,我跟你講。

不要輕易不把自己陽氣當回事,把自己搞皺,搞皺什麼?皺是痿之漸。

只要一個人你看額頭有皺紋了,有懸針紋了,皮膚皺巴巴的,四五十歲的,皺就是氣虛的,就是你朝氣已經減少了。

今天這兩個穴位呢,人中曲池呢,你看曲池在哪裡?曲池就是彎曲的地方有一沓池水,這裡有一個肌肉很豐滿的,曲池它是治療手部痿廢的,它又治療胃癱,為什麼呢,因為肘部就是一個大彎,就相當於通這個胃彎,胃一個大彎,胃彎。

這個胃彎呢,大彎小彎疼痛,曲池一下針,它不痛了。

如果你想好得更徹底,你就梁丘,因為梁丘叫做膝大彎,以膝彎就可以治胃大彎病,以這周彎,就可以治胃小彎病。

因為肘是小彎,膝蓋是大彎,以彎治彎。

剛才以百會可以治療會陰,叫做以極治極,極高治療極低的,現在是以彎治彎。

所以這個曲池,可以豐厚這個胃組織,胃肌肉,它是什麼經上穴?大腸經,陽明大腸經。

治痿獨取陽明。

《黃帝內經》上面的,為什麼?陽明主肌肉啊。

所以為什麼要加曲池,曲池是什麼穴?合穴,合主六腑,六腑消化吸收不良找合穴。合又主這個底氣,井滎輸經合,井是開始的,最有銳氣,合穴它是最有底氣。

輸穴它是最有靈氣,滎穴呢,它是最有清氣,能夠清熱,滎主身熱嘛,輸主體重節痛,它就是流通的,經穴呢,就最有什麼?

經穴最有動氣,經穴它是流動很快的,像長江黃河它就是經。

這渤海南海就是河。

這源頭呢發水的地方呢這高原呢它就是井,所以井主高原高巔顱腦的問題,就是這樣來的。

這個人中曲池兩個穴位,人中可以通任督,任督一通過後,我跟你講,就像京九鐵路一貫通,物資就豐富了。

人中這地方呢,眼觀鼻,鼻觀心,就是通這個人中。

道門修煉呢,他閉目,閉目可以調內外,閉耳呢,閉耳可以調左右,閉這個鼻子,收斂這個鼻子,可以調這個表裡,閉這個嘴巴呢,可以調上下前後,接通任督的。

這四閉呢,叫什麼?叫關元,我跟你講,將你的元氣關起來,鎖主,不讓它流失掉。

所以人中曲池,乃兩大要穴。

哎呀,這個實在是太精彩了,你們回去要多看《針灸大成》,當時我一個針灸師弟,他基本上天天帶《針灸大成》,為什麼?因為他的師父跟他講你就執著於一本古籍,為什麼要執著於針灸大成,因為這是楊繼洲老前輩呢他總結了各家針說於一體,堪稱取百家之長成一家之美,取至高之境,可以登獨造之領域。

所以一本《針灸大成》呢,就足夠了,它是一書可以讀到百家針灸穴位的知識的。

你看《針灸大成》,它對好多穴位的論述,都是論得很長,很足的,所以它是大成而不是小成。

所以他的針術呢,在這同學之間呢,那是獨佔鰲頭,脫穎而出。

老師說過要成為一個好醫生,要看名著,拜明師,這是兩條必經之路。《針灸大成》就是名著,老師講的話,明師講的話就是拜明師。

這兩點做到了,斷無難成難學之醫術醫道。

好,今天就到這裡,更多精彩在明天。

慎風寒    節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更多騰訊視頻搜索

“中醫普及學堂”                                   

精彩音頻點擊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