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彭雪楓要求撤退,師長陳光卻要進攻,上級:兩個都不要乾了!

政委彭雪楓要求撤退,師長陳光卻要進攻,上級:兩個都不要乾了!

紅軍經過長征到達陝北之後,進行了整編,一些人員比較齊整的部隊保留原番號,並適當補充新兵,恢復戰鬥力。而一些減員比較嚴重的部隊則進行縮編,所有幹部降一級,如紅3軍團,後來被改編為紅4師,師長是久負盛名的陳光,政委則是彭老總麾下的悍將彭雪楓。

1936年初,為了擴大和鞏固延安蘇區,彰顯人民武裝抗日之決心,毛主席提議發起一次東征行動,打擊和日本人眉來眼去的閻錫山部,點燃山西的革命之火。1月中旬,主席向全軍下達了總動員令,要求各部隊做好準備,隨時投入戰鬥。1月底,毛主席將紅軍所有師以上幹部集中起來開會,佈置了東征的戰略計劃。

紅軍分為兩部,一部留守延安,保衛黨中央,另外一部由彭老總統一指揮,分為三路悄悄渡過黃河,打擊晉西北一帶的敵軍,開闢新的根據地。其實自打紅軍進入陝北後,閻錫山就擔心紅軍會東進到自己的地盤上來,為了守住晉地,他在黃河沿線佈置了大量兵力據守,做出了一副要和人民武裝拼到底的樣子。但這並未嚇倒紅軍,2月20日,隨著彭老總一聲令下,紅軍開始按照預定計劃渡河。

戰士們藉著夜色掩護乘坐小舟快速越過黃河,與晉綏軍展開近身戰。閻錫山引以為傲的防線瞬間被撕裂,各渡口的守軍基本被全殲。紅軍稍作休整和補充之後,馬上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深入山西數十里,接連攻下數個戰略要地。閻錫山聞訊後大吃一驚,連忙調集援兵趕到一線增援。紅軍早就料到閻會來這一招,已經提前在晉綏軍援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

敵人對此毫不知情,一頭紮了進來,結果遭到迎頭痛擊,全軍覆滅。接連取得勝利使得紅軍士氣大振,官兵們都憋著一股子勁兒要追擊殘敵,狠揍反動派,報長征的一箭之仇。彭老總為此專門請示了毛主席,主席給予同意答覆,於是彭老總便指令各部隊分頭向東突擊,尋機打擊敵人。老總還特別強調,紅軍老兵多,都是革命的“寶貝疙瘩”,一定要保護好,不能造成無謂的犧牲,因此在作戰時儘量搞突襲或設伏,千萬不要打攻堅戰,儘量避免傷亡。

彭雪楓謹遵彭老總的命令,在率領紅4師攻擊趙城未果後,便轉而去打洪洞縣,結果還是沒能拿下來。彭將軍認為,再打下去毫無意義,不如暫時撤退,找尋下一個戰機。但陳光卻不同意撤退,要求部隊頂上去繼續打。面對兩份截然相反的命令,紅4師的官兵們有些不知所措,大家不知道該聽誰的,於是便在原地待命,等候下一步指示。

另外一邊,彭與陳已經在師指揮部吵了起來,彭認為紅色陣營是黨指揮槍,政委對於部隊的行動擁有最終決定權,因此要求撤退。但陳光卻說兄弟部隊頻傳捷報,唯獨紅4師連個像樣的戰績都拿不出來,實在丟臉,現在拿下洪洞縣興許還能找回些面子來。

後來,兩人在其他同志的調停下決定各退一步,先暫時停止對洪洞縣的圍攻,同時向林帥求援,請他派一支預備隊來協助紅4師作戰。可當時林帥手上的兵力也很緊張,根本沒有多餘的人給陳、彭二人。陳、彭見狀便短暫達成一致,先帶部隊撤下去休整一段時間再相機戰鬥。至4月初,黨中央下令各部隊停止前進,留下一些小部隊在當地打游擊,其餘部隊有序撤回延安。

戰後,在經驗總結大會上,毛主席和彭老總先是批評了林帥不支援友軍的“本位主義”行為,而後又點名批評彭雪楓和陳光不團結同志,搞內部鬥爭,差點誤了大事。沒過多久,經由黨中央批准,彭雪楓與陳光兩人均被給予口頭警告處分,並調離部隊,轉往紅大學習,他們的職位由李天佑將軍與黃克誠將軍接替。

紅軍東征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戰略行動,人民武裝通過一系列戰鬥,嚴厲打擊了綏靖、投降主義行為,有力的維護了民族尊嚴。經此一役,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也感受到了我方抗日的誠意,於是秘密派代表和黨組織和談,共同商議抗日大計,直接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統一戰場的建立,國共兩黨自此摒棄前嫌,再度攜手共御外辱,爭取民族獨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