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戀人未滿的「Situationship」

來聊聊戀人未滿的「Situationship」

“我們好像在一起,但又好像沒有,
我們交流但又好像缺少深層的交流,
渴望在一起,

但又好像有點害怕進入一段exclusive的親密關係。“

現代人的情感生活就是如此,詭譎多變呀。

girlchat #110
/
📖


“是我一步步給了他傷害我的權利。”朋友說
(真的是朋友)

她最近和一個男人陷入了一段糾結的關係裡。

他們不是戀人,但會一起聊天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對方像伴侶一樣幫她處理生活裡的難題,她明顯能感覺到男人對她超出一般朋友的在意。

於是漸漸對他抱有幻想和依賴,會控制不住地想了解每天在做什麼,猜測是不是和自己有一樣的感覺,關注每一條朋友圈動態,又為的回應或無視牽動著神經。

曖昧得讓人受盡委屈。

可是曖昧不清還不是最難熬的。最難熬的是如果他沒有及時回覆,她就會控制不住想很多,但又不能抱怨不能發火,只能小心翼翼地試探,因為心裡清楚彼此之間什麼都不是。

不是沒想過確定關係,然而好像錯過了最初的階段,連開口都變得不合時宜。

她就在這種進一步擔心受傷,退一步又心有不甘的情境裡獨自消化著情緒,也就是內耗。久而久之變得不自信,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不然為什麼每每想要轉換關係的時候,對方總會想方設法迴避承諾。

偏偏又溫柔的叫她不斷燃起希望。

不是真的戀人關係,卻深陷在戀人的情境裡。

朋友強迫自己在沉浸和遊移的狀態裡來回切換,久而久之傷透了心。

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耳熟,那隻能證明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並非特例。事實上,國外最近開始流行起了一個專門描述上述情形的衍生詞彙——「Situationship」

Situationship(情境關係),介於Raletionship和Friends with benefits之間的狀態,處於親密狀態卻沒有定義的關係沒有長期承諾,不要求彼此排他。是一種懶惰的dating方式,因為你好像進入了某種關係,又好像沒有。看起來開明又灑脫?

Let’s just chill, have sex, and be confused on the fact that we are not together but have official emotions for each other.(urbandictionary)


UrbanDictionary的定義則更直白,就是放鬆的相處,發生性關係,但也困惑兩人是否真的在一起了,但是卻會被彼此牽動情緒。

然而SexWithElaine網站總結了Situationship的三個特點,表面的、淺層的,沒有一致性的、未來模糊不清的。放在東方人先確認關係再建立親密的傳統語境裡,似乎隔著屏幕都能嗅到“渣男渣女”的氣息?
但站在Situationship中人的立場,又不得不無奈承認,每種流行趨勢的背後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很多人,把愛僅僅是當作被愛的問題,也有人僅僅是把愛的問題,當成了性的問題。被愛的渴望是一種同質化的自戀,施愛卻是更為棘手的問題,而性的對象時常是沒有面孔的,是可輕易替換的,是不排他的。

只能說,現代人的情慾很複雜,愛情就更難了。

“唯一與人類和宇宙相稱的藝術,唯一能夠引導他勝過星辰的,是愛慾。”

—— 安德烈·布勒東


01.
為什麼SITUATIONSHIP會出現?

🕶

#SITUATIONSHIP

Why the Situationship has risen?

不排除生來缺乏責任感的人,但Situationship之所以會成為潮流,主要是因為現代婚戀觀出現了很大的改變。這點我們曾在單身女性時代一文中聊起過,比起愛情,當代社會人尤其是Z時代的年輕人普遍認為,“搞錢搞事業”更重要,以及更多的ego,自我的感受是現代人最優先考慮的部分。
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越來越重的生存壓力,不僅把宇宙的“盡頭”變成了考公考研,也讓另一個人進入你生活的代價越來越高,明明一個人很快樂,所以兩個人的快樂必須是1+1>2的。
如果我們生活在父輩那個工作房子可以分配的年代,不必面對這麼多不確定性,有大把時間精力認真認識一個人,當然更有可能進入真正的親密關係。因為日久生情至少需要耐心。
可是現在呢,不怪很多人主動選擇單身。有些人是不想要,有些是實在要不起,抑或是根本沒有這個選項。
矛盾的是,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好,但偶爾的一些時刻,孤獨感會像附骨之疽,力量大到像把人吞噬,於是才間歇性的想要脫單。
只是基於無奈的現實,我們的婚戀觀與時俱進得很“實際”。如果很心動就接觸,如果不能相互支持,那就不給自己添堵。畢竟除了戀愛,工作、家人、興趣愛好對當代人來說分量同樣很重。
至於承諾?抱歉,我雖然喜歡你,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時光,但我真的很難為你割讓我的生活,打破既有的規劃。
社交媒體的流行更加重了承諾的代價。當你想要選擇一棵樹的時候,不得不承擔放棄整片森林的痛苦。

“我們有很多選擇,很難對我們面前的那個人做出承諾,因為當他們去洗手間時,我們可以刷一下app。”

美國婚姻家庭治療師 Christie Tcharkhoutian博士如是說。

所以過於有責任心的人很難開始一段戀愛,與之相對的,是有人一談承諾就下頭。好像也可以理解,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於是Situationship出現了,如果只要花少量時間和精力就能維持親密感,有陪伴有分享,不需要全情投入,更不會讓你丟掉自己,沒有責任,沒有承諾,也不用因為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諷刺的是,聽完以上發現竟然這樣反而是讓現代人更“踏實”的選擇。
這可能就是它流行起來的底層原因。

02.
關於SITUATIONSHIP的利與弊

🕶

#SITUATIONSHIP

What 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Situationship?

Situationship當然也有可圖之處。
我的一位常駐上海的女性朋友,在廈門出差的途中crush過一個心儀對象。
他們相處的時候,男生毫不掩飾自己對她的喜歡,會體貼地送她回酒店,會大半夜地在樓下等兩個小時只為看她一眼。她回上海後,兩個人還約定了時間一起到第三方城市去旅行,但到了地方卻只是待在酒店裡膩歪。千里之外的風光,好像還抵不上眼前人的一顰一笑。
愛情最開始的樣子,是兩個人一起發燒。
你能從她的經歷看出Situationship的許多被驗證過的優點。

1. 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你可以有更多機會和彈性去探索自己,以及告訴對方你想要的約會型態、或者床上的喜好等。在自由與無負擔的非固定關係裡,你能從中知道你因什麼而感到滿足、感到快樂(美國約會專家Samantha Burns)。

2. 你可以自由地做出決定。可以更自由地優先考慮你的生活,而不需要像正式關係中那樣優先考量“我們”,壓力更小。

3. 在某些情況下,滿足親密關係的需求對雙方來說都更健康(婚姻家庭治療師Harouni Lurie)。

4. 對一個短期內無法建立忠誠關係的人來說,比如你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搬家或剛經歷了一場艱難的分手等等,Situationship很方便(社會學博士Carbino)。

是不是看完還挺上頭的?不過等等,別忘了凡事都分AB面,如果兩個人度過Situationship後想要前進的目標一致,自然皆大歡喜。但事實往往是Situationship裡至少有一方害怕做出承諾,導致雙方認為的關係之外的部分變得亂七八糟。

還是上面那位女性朋友。

因為和Situationship的對象分居兩地,她照舊過著自在的生活。但男方積極地想要推進兩人的關係,於是邀請她以女友的身份參加發小的婚禮。可彼時的她並不想被綁住,遲遲不肯給出承諾,兩人為這件事拌過幾次嘴,她卻在約定的時間去了外地旅行。而男生在極度失望後,以一條長長的微信結束了這段短暫的關係。

彼時她長吁了口氣,卻沒料到自己日後來再也沒遇到過如他一般的人了。

此後過了3、4年,他們依然偶爾關心著對方,卻只是以普通朋友的身份。現在的她在談起這段感情時,語氣裡滿是悵然和遺憾。人是會變的,如今她終於希望擁有長期穩定的感情了,但傷過心的人卻沒那麼輕易再回頭了。

那人用離開教會她,嚮往自由的花火註定無法擁有細水長流的完滿。

DRAWBACKS of SITUATIONSHIP:

1. 你無法得到一致且穩定的支持。雖然我們的生活中通常至少有一個人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可以傾訴或求助,但我們中的許多人本能地覺得需要從我們的浪漫關係中獲得這種支持。而在非常不確定且缺乏明確期望的Situationship中,人很難完全袒露自己的脆弱並尋求幫助(婚姻家庭治療師Harouni Lurie)。
2. 你讓自己在情感上變得脆弱。如果Situationship的另一方與你的價值觀或你的需求不一致,你可能會陷入自我懷疑,且這種懷疑會擴展到生活的其他領域(婚姻家庭治療師Harouni Lurie)。
3. 你更容易陷入沮喪。因為對於Situationship的規範存在歧義,你無法確定對方的實際期望,而缺乏承諾的關係可能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焦慮和不確定性(社會學博士Carbino)。
4. 會有很多衝突。你們不一致的觀點可能會導致雙方大量的衝突、怨恨和焦慮,這點主要針對那些對關係進展感到不快的人(社會學博士Carbino)。

更具體一點來說,你無法期待你們有紀念日、無法期待有生日驚喜、你需要感受被在乎的地方都無法得到回應,普通情侶可以增加情感賬戶額度的時刻,都只能讓你積攢越來越多的失望。

而且上面這些影響甚至無法規避,它不是說你能清醒獨立不戀愛腦就能擺脫的,因為它們基於人類無法控制的生理機制。
Anna Akana親身演繹,感情是很難控制的
美國約會專家Abby Medcalf表示,當你與某人發生性行為、甚至只是擁抱時,催產素就會被釋放,你無法忽視它。而當你開始感到被拒絕,因為這個人並不完全想要你,不是全情投入,無法建立exclusiveness,你就有可能會崩潰。
“如鯨向海,如鳥投林。不可避免,退無可退。”

🕶

#SITUATIONSHIP

What are the risks of the Situationship?

或許有人會說,感情本來就是容易患得患失的,而且很多人是被迫維持Situationship的,比如囿於傳統女性思維,卻遲遲沒等到對方表白,比如上一段感情創傷尚未恢復,無法進入正式關係,比如你就是很喜歡很喜歡Ta,可礙於種種現實理由無法完全在一起,於是哪怕吞下“苦果”也甘之如飴。
可我還是要提醒你,Situationship比起正常情侶關係還存在其他風險⚠️。

01. 你們之間也許存在一對多的關係。 

02. 你是被用來提供消遣的工具,週末或假期對方都另有安排。
03. 遇到問題時對方總有藉口,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必要。
04. 你們不討論未來,同樣因為沒必要。
05. 你們無法因為脆弱聯繫在一起。這點主要是因為不夠信任,於是無法坦誠脆弱,而無法坦誠脆弱,就無法進一步靠近。

06. 關係越來越無聊。任何關係專家都會告訴你,保持一段關係的活力意味著與你的伴侶不斷有新奇的經歷。但在Situationship中,因為關係模糊,你可能會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不超出關係範圍的事。

07. Situationship的時間越長,關係進展越可能沒有希望。因為它通常意味著至少一方缺乏將關係轉變為不同的、更堅定的狀態的願望。

這不是危言聳聽。

YouTube博主Anna Akana在一期名為《Why friends with benefits never works》的視頻中指出,有研究顯示,FWB(炮友,類似於不對等的Situationship)只會花普通人期待的17%的時間維持情感關係,這種關係有著高度不確定性,較之傳統關係有情感和性滿意度更低的傾向。

在192人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有多少人想擺脫FWB的狀況以及他們想讓關係去向何處,其中48%的人想保持現狀,25%的人想進入正式關係,12%的人想過渡到沒有性的友誼,4%的人想沒有關係。

最有可能看到關係按他們希望的方式發展的,是那些希望以友誼結束的人,其中59%的人得到了期望的結果。而希望其發展的人中,只有15%的人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Anna Akana還在視頻裡提到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她說,

“我沒注意到FWB的隨意性超出了我成熟度的範圍。”

這句話,可能就是我這些年來的體會,not particularly but it's true,不管我長大到幾歲,都無法理解和接受某些特定的抑或是極度的——隨意性。

已經跟那個不夠“現代”的自己握手言和了。

有人總結了Situationship的過程,大致分為Situationship→ Toxic relationship → Give up → Emotionally unavailable → Move on”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的意思是關係不是說move on就move on得了的,中間的輾轉反側、痛苦猶疑,到狠下心結束後的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每一階段都夠一個飽受社會毒打的成年人喝上幾壺。

當然人是流動的,準確來說,Situationship的結果取決於人和時機。只是其中仍剩餘75%受傷的可能,你願意承擔嗎?

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試著問問自己吧,你是不是因為想逃避什麼,害怕什麼,才選擇這樣的感情狀態?Situationship看似輕鬆且自由,但它也可能是一種情感陷阱──它好像解決了你的孤單感,但當你不瞭解自己為什麼孤單脆弱的時候,這樣的需求會像只黑洞,再多的愛與性都將填不滿它。

此外,它也讓你長時間處於一種較淺層的情感滿足中,阻礙你尋找真正穩定、能讓你產生幸福感的親密關係。當你和Situationship對象維持著舒適但膚淺的關係時,你其實沒有真正地投入與付出,你未曾瞭解過對方,不知道愛或不愛,也未曾真正瞭解過自己。
我們寫這篇文章,並非是想批判Situationship或其他類似的關係。Situationship可能是部分親密關係的初期發展的必經之路,甚至還贊成小紅書網友@一車筐釐子說的她和前男友分手後,靠一年的Situationship走出情傷,覺得這姑娘真是另闢行徑。
Situationship的特點決定了它更適合短期維繫,而對長期關係來說,再輕鬆的戀愛都是有一份責任在的,Situationship放在臺面上的一時爽,都可能是對健康的、持久的、exlusive的戀愛的一顆雷。
就像很多人以為現在的妥協是為了以後的幸福,但慢慢地,就沒有未來了。

🕶

#SITUATIONSHIP

Why not ask yourself?

突然想起日劇《初戀》裡那個平凡怯懦、堪稱全劇搞笑擔當的出租車司機佔部旺太郎。


想起他對女主野口也英,彷彿耗盡了畢生勇氣、抖著嗓子、動心動肺卻完全無望的真摯告白:


“我相信命中註定。

有一天,在垃圾場一樣的辦公室裡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人。

她就像一隻外國品種的貓,如夢似幻,晶瑩剔透,多虧這個人的出現,我終於能期待地去上班……是野口也英,改變了佔部旺太郎的人生。”


這個渺小的,毫不起眼的旺太郎,因為表白綻放出了宛如星星般奪目的光芒。他不僅貢獻了該劇無可替代的高光時刻,賺盡無數觀眾熱淚。不由自主地想起年少時被小心翼翼的珍視、毫無理由的偏袒、如影隨形的守護的體驗。


也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人類之所以歌頌愛情,不就是因為愛情戰勝了很多欲望和訴求嗎”的話語。


所以很多時候忍不住會想,所謂更好的愛情是什麼?

它大概是兩個普通人願意違揹人類自私、貪婪、嫉妒的本能,激發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是兩個人願意全情投入製造屬於“我們”的獨家記憶。是我們多年後的生活被瑣碎日常填滿,回憶當初時依然能夠大大方方,併為之深深動容。


愛情有Situationship的過程,卻不會只有Situationship,因為如果只有Situationship,我和你就無法打破邊界,真正成為“我們”

雖然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正處在什麼樣的關係中,但有無數研究表明,溝通和一致的期望是關係順利進展的關鍵。重要的是,對你接受和不接受的事情表達非常明確的界限。
如果你是純愛戰士,那就去做純愛戰士,不必因為不好意思被迫進入模糊的關係。如果你喜歡Situationship的感覺,那就誠實面對那個感覺,不要因為迎合他人扭曲自己的內心。如果你還是想要更多,那就大聲說出來,坦坦蕩蕩地想得到一個人從來不需要羞恥。
別怕攤牌會毀掉你們之間的關係,長遠來看,一直曖昧不清最終也會毀掉關係,不如一次性把話說清。而當你從不逃避,能夠好好地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你將有能力從未來的關係中找到你要的那個人。

有人陷入Situationship中,或許是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於是有人混淆了執念和愛戀,有人揪著不甘反覆咀嚼。

但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好的伴侶長什麼樣,那或許就不會在錯誤的地方投入更多沉沒成本了。基於這樣的困惑,分享《如何避免孤獨終老》一書中的一段話,幫助大家理智看待情感關係,抓大放小,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首先違背常識的是,情感關係中不能被量化的感覺,比可以被量化的條件更有參考價值:

“長相和金錢等表面因素對長期親密關係的影響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大。因為性慾會消退,人們早晚會厭倦。相同的愛好和相似的性格也是如此。

一個好的終身伴侶是忠誠的、善良的、情緒穩定的人;是一個可以和你一起成長,一起做出艱難決定的人;是一個會合理爭吵的人。

說到底,一段感情關注的是兩個人走到一起後會發生什麼。要關注這個人能夠激發出你什麼潛質。因為當你和對方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不妨問問自己:

1. Ta激發出我的哪一面?
2. 約會時我的身體感覺如何?僵硬?放鬆?還是介於兩者之間?
3. 告別後,我覺得比約會前更有精力了,還是更沒精力了?
4. 對方有什麼讓我好奇的地方嗎?
5. 對方讓我開懷大笑了嗎?
6. 對方在聽我說話嗎?
7. 在對方面前,我覺得自己有魅力嗎?

8. 我感覺被吸引了?無聊了?還是介於兩者之間? ”

儘管荷爾蒙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但好的愛情一定基於對的人,而那個對的人會幫助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並在激情平復之後,用你最初欣賞的特質一次又次地打動你。

哎,感情真的好難哦,單身6/7年的我,如是說。

但我也能理解主動、被動困於situationship的人們,愛情是需要勇氣的,拿起、放下的勇氣,讓步自己私域的勇氣,生活的壓力那麼大,可與此同時外部的誘惑又那麼多,讓人真是難以抉擇啊。
長期單身的人,遇到浪漫和火花後,很容易迷途,那種時候situationship是具有巨大的誘惑性的,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我也相信任何一種關係都有它可以讓人成長的部分,但我真的不想要這種論調去開解自己,抑或是美化任何一種看似浪漫,但實則toxic的感情。我願意相信開放性和流動性,但那樣的東西是概率學,是勇敢者的遊戲,只有少數幸運的人可以擁有冒險的快樂,同時又順利地抵達自己渴望的彼岸。
我理解,但我又那麼討厭situationship。
這是很個人的意願,我也不排除自己有一天會甘之如飴地陷入這種類似的關係中,甚至不自知。
我想也曾經在某種situationship的情境裡困著,片段式的,甚至只有situation還沒有形成-ship,有的是浪漫的,有的是折磨的,浪漫是因為它確實飄忽不定讓人沉迷,折磨也許是因為,我被迫讓步了自己的需求,沉迷於短暫的浪漫,那讓我變得不像我自己。
但我好像不管怎麼進化,還是嚮往著樸素的情感關係,我的觀念裡現代性和傳統總是在打架,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的想法古典極了,但卻也忍不住認為古典的才是真的美麗的。
只是希望,被迫陷入這種situationship裡的女孩抑或是男孩,意識到這不只是一個網絡流行詞語,它確實是一種關係的客觀存在形式,因為具有了規模性所以人們給它了一個名字。當你知道了這個名字之後,理解和誤解就會同時發生,你有理由去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關係,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的情感需求,搞不清楚沒有關係,至少你開始有所審視,不至於丟了完全的自己。

人是混沌的,人的情感更是,怎麼可能一言以蔽之。

疼的痛的終究是自己,你要為自己的疼,採取預防行動,抑或是不管不顧地走下去,疼就疼了,管他呢。

👀
Reference:

1. 11 Signs You're In A 'Situationship'—And How To Handle It Like A Dating Pro
https://www.womenshealthmag.com/relationships/a27478820/situationship/
2.  當代戀愛|Situationship:「我們約會,上床,但不談未來」不談名份的關係有什麼情感陷阱?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1899
3. 千禧世代的愛情:Left on read、Situationship是什麼意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5452
4. Situationship: 5 Signs You’re in a Situationship
https://www.masterclass.com/articles/situationship

5. Why friends with benefits never work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h7o39xqY8
——
EDITOR: 面蔡 & mialiu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原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