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命湯加味驗治腦血栓病案一則(葉橘泉經驗)

導讀:

中醫古籍中叫“續命”的方,多為治中風的要方,如大、小續命湯。《千金》《外臺》中治風的方劑,即使未名“續命”,但方中藥物組成也多類同“續命”。眾多的“續命湯”中,《金匱要略》中所引的《古今錄驗》續命湯使用最為廣泛。推送選取葉橘泉先生“經方實驗三辨錄”的續命湯詳辨與驗案一則,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其寶貴的學術思想及經驗。

//////////

續命湯(《金匱要略》)
作者/葉橘泉

【組成】

當歸 9~15g,桂枝 6~15g,人參 3~15g,麻黃 3~9g,杏仁 9~15g,川芎 6~12g,石膏 12~30g, 甘草 6~12g,乾薑 3~9片,水煎服。

圖:川芎

一、辨證

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語不清,筋脈拘急。舌質偏紅或偏暗,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

二、辨病

1.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各種障礙。

2.高血壓病所致的各種症狀。

3.顏面神經麻痺。

4.支氣管炎。

5.支氣管哮喘。

6.急性脊髄炎。

7.各種關節神經痛。

三、辨體質

體質與體格中等或中等以上。

【慎用或禁忌】

體弱、高齡者及孕婦應慎用或禁用本方。

【臨床加減應用】

1.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各種障礙:加桑枝、伸筋草、丹參。

2.高血壓病所致的各種症狀:加連錢草、鉤藤、車前子。

3.顏面神經麻痺:加鮮楊樹皮、白附子、鮮柏樹內層皮。

4.支氣管炎:加貝母、瓜蔞皮、百部。

5.支氣管哮喘:加滿山紅、鼠李根皮、矮地茶。

6.急性脊髓炎:加制附子、虎杖根、鹿茸。

7.各種關節神經痛:加威靈仙、制川烏、接骨木。

作者七十年臨證醫案與心得

腦血栓形成

沈某,女性,62歲,幹部。1960年11月初診。

患者自訴兩週前的一個清晨,一覺醒來突然言語不利,左側顏面向右側喎斜,喝水時有少量水從嘴角流出,而且左側上下肢活動不便。第二天患者住進江蘇醫院1病區。經檢查,血壓為 160/106mmHg。患者左側肢體肌力減弱,左側巴賓斯基徵呈陽性,當即被診斷為右側腦血栓形成。

經住院治療後,患者的病情趨向穩定,內科醫師來中醫科邀我去病房會診。診見患者體形略胖,面色偏紅,神志清楚,無頭痛、嘔吐等腦膜刺激症狀,左側口眼仍有喎斜,說話仍有混滯,個別字句聽不清楚,左手的握力較右手低下。患者自訴左側肢體時感麻木,食慾尚可,大小便亦無異常。舌質偏暗,苔薄白,根部薄黃膩,脈弦細帶滑。

證屬痰濁瘀血,經絡痺阻,治以化痰活血,疏通經絡。方以續命湯加味:

當歸 12g,桂枝 6g,黨參 9g,麻黃 3g,杏仁 12g,川芎 12g,丹參 15g,半夏 9g,甘草 6g,乾薑 6 片。

圖:麻黃

水煎服,先服 7 劑。

二診:藥後測血壓為 140/96mmHg,患者自覺左側肢體麻木略有減輕,其他諸症尚無明顯變化。原方繼服7劑。

三診:藥後言語較前清楚,左手握力亦較前增強。原方繼服 14 劑。

四診:藥後諸症均除,血壓為 120/88mmHg,告愈出院。

登場書籍  

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辨證、辨病、辨體質七十年心得

葉橘泉先生,“方證藥證”學說倡導者、實踐者,傑出的中醫經方臨床家、教育家、中藥學家。本書為葉橘泉學術體系“醫話三書”之一。

中醫書院購書鏈接——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辨證、辨病、辨體質七十年心得葉橘泉◎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全部圖片為出版社所有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在微信平臺內購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