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流感?

別拿“乍暖還寒”不當回事兒

俗話說,"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對於初春的北方而言,大俠要勸各位親,別拿“乍暖還寒”不當回事兒。

因為,“乍暖還寒”通俗點解釋,就是忽冷忽熱,忽冷忽熱愛咋滴?一起回答我……

……對了,愛感冒!

毫不誇張地說,早春“乍暖還寒”的氣候特點,絕對是春季流感中招的重要條件。

有多少體質壯實的英雄好漢,往往是因為在早春明媚的陽光中,放鬆警惕,一時大意,接受了春姑娘的誘惑,猴急地脫去了防寒的衣服,結果……感冒了!

陽氣生髮,最怕乍暖還寒

早春的農作物最怕復甦吐芽的時候,來一場斷崖式的降溫凍災,無異於將幼小的生命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們體內的陽氣也是一樣,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體內陽氣慢慢蓄養壯大,身體的新陳代謝頻率開始加快,正準備要和這春天裡的萬物一起,欣欣向榮,生機勃勃時,氣溫驟降,無異於給小火苗澆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腳,心裡更是哇涼哇涼的。

稚嫩的陽氣,被乍暖的氣溫鼓動著,冒進著,卻又被驟降的寒冷收割著,幾輪下來,很多體質不夠強壯的朋友,或者素有內熱的人們,就會中招。

普通感冒也好,流行感冒也罷,在中醫看來,都是正虛的同時,感受了外邪。

所以,想要保護好體內的陽氣,就要小心“乍暖還寒”的糖衣炮彈。耐下心來,多捂它十天半個月,讓陽氣慢慢壯大。

只有在春天把陽氣保護好,夏天才能更好地繁茂瘋長,否則就會“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流感最愛乍暖還寒

大家普遍認為,流感是各種病毒引起的。誠然,但乍暖還寒,忽冷忽熱的氣溫,則是細菌病毒滋生的溫床。

驟升的溫度,讓細菌病毒繁殖活躍,驟降的寒冷,還未把病邪殺死,卻先讓人體的正氣受損,病邪才得以乘虛而入。

所以,我們預防流感,不是拿著消毒液滿世界消殺,或者家中已經一塵不染,卻還依舊緊張焦慮,惴惴不安。

我們應該穿暖以防風寒,食暖以護脾胃,居暖以蓄養陽氣,抵禦外邪。

預防流感的3個原則

飲食溫暖甘潤

晨起可以吃幾片醋泡生薑,喝一碗山藥小米紅棗粥,為什麼是這樣的組合呢?

其中生薑溫胃,吃完感覺胃中暖暖的,且生薑辛散之性提振陽氣,古人常在霧瘴的早晨,口中含上一片生薑出門,這是抵禦邪氣的一種小方法;

生薑有了醋收斂的制約,不至於使生薑過分解表開洩汗孔,因此能夠起到溫中健脾同時又提升衛氣,加強防禦的效果。

山藥、小米、紅棗健脾養胃,男女老幼基本都能消化吸收,沒有反酸之弊,給一天的體能提供充足營養。(高血糖的人群可以去掉紅棗,換成枸杞或者不放)

不要急於脫秋褲

雖然叫秋褲,但是不妨礙我們春天接著穿它,春捂一直有“捂下不捂上”的說法,意思是腿腳和腰一定要保護好,露腳脖子,穿單褲的做法,都是年輕時候給自己健康挖坑的做法,不可取。

人體的下半身,在中醫五行歸類之中,屬腎之所主,腎水充盈,腎陽溫暖,陽氣才能生髮起來。而上半身由於陽氣生髮,如果捂得太厚,容易出汗令毛孔開洩,一遇風寒反而容易受邪。

所以,保護好下半身,也就是保護好腎陽,腎陽和煦,就如同溫暖的春光復蘇萬物一樣,體內的精微物質在腎陽的溫煦下,可以升騰向上,濡養清竅;

推薦朋友們每晚入睡前用艾葉、乾薑泡泡腳,溫暖腎水。

而上半身則要把後背、頸項保護好,畢竟乍暖還寒的寒風,也是很容易從後背、頸項這些地方侵襲肌表的,不得不防。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熬夜最最消耗的就是腎精和肝血,精血虧虛後,人容易產生一種虛熱;其次由於缺乏陰精物質轉化為能量,抵禦抗邪的正氣自然也就不足,陰陽互根互生,損陰最終會傷及陽氣。

虛熱的狀態下,如果遇到乍暖還寒的氣溫驟降,人體就很容易形成一種外寒內熱的情況。而春季流感對於這類人群也是非常的偏愛。

所以,儘量別熬夜,10點就準時上床睡覺。

對於素體陰虛,肝腎精血不足的朋友們,可以喝點滋潤的飲品,推薦桑椹幹9克,百合幹6克,枸杞子6克,九制黃精6克,一起放入養生壺內,煎湯代茶飲。

能夠緩解熬夜後,津傷精損血虧的情況,但是江湖救急,大家都懂的,不要寄希望於它成為你的熬夜神器。

睡覺永遠是人體自我修復的第一大藥。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都能吃好,喝好,睡好,一身正氣,流感不來。

也祝願大家在乍暖還寒的時節,保護好自己的陽氣,迎接夏天的繁茂。

如果關於流感預防,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互動留言給我們。

往期精彩文章:

多地爆發諾如病毒,中醫教你這樣防治!

雨水丨別看同樣是下雨,南北方的養生要點可大不相同

輕斷食後,我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站樁功,讓你重返十七歲

中醫|是一種生活方式

原創|專業丨溫暖丨智慧

學中醫,有智慧,會生活

掃碼加企業微信,獲取更多服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