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需要張大大紅?

從劉畊宏到董宇輝再到張大大,直播界的“頂流”迭代速度比娛樂圈還快。
自從簽約MCN機構以來,張大大在一個月內漲粉超過500萬,#張大大直播哭了#、#張大大 許願池的王八#、#張大大回應劇本#、#張大大問助理自己和王嘉爾誰帥#、#張大大加上了李飛的微信#等話題頻繁登上微博高位熱搜,路人緣逆轉,從“萬人嫌”變成眾多網友“在娛樂圈的唯一人脈”。
其實無論劉教練的毽子操、新東方的心靈雞湯還是張大大的許願池,他們的直播間本質上都是一檔經過精心策劃的垂類綜藝節目,之所以能夠一夜間爆火,是因為它們在恰當的時間點上,提供了符合人們需求的情緒價值。
都說內娛渴活人久矣,但張大大的翻紅似乎又不止鮮活這麼簡單。“發瘋”的網友、背後的資本,以及爭議體質的張大大本人……誰更想讓張大大紅?為什麼這次選中的是他?
張大大在微博上形容自己的直播間是“世間百態”。
 
圖源張大大微博
張大大剛籤MCN公司時,他的粉絲量只有50多萬,現在已經急劇漲到730多萬,比他過去數年來的粉絲積累更立竿見影。跟圍觀李佳琦帶貨、跟隨劉畊宏跳操不同的是,注意到張大大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成本,最近打開任意一個社交平臺,你總能刷到不少張大大和“發瘋網友”連麥的搞笑cut。
張大大的新人設是娛樂圈“客服”,最近他也把個人頁面的簡介改成了,“您好,我是小張!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嗎?”
“客服”人設意味著他要以最低的姿態,儘可能滿足“客戶”們的一切需求。他要接納所有友善的、不友善的訊息,理性的、非理性的要求,一一登記在冊,絕不反駁頂嘴。
網友追問當天八卦

張大大和網友連麥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娛樂圈吃瓜討論、八卦爆料,是自帶高熱度、也最容易出圈的內容,敏感但又能夠控制在不越界的範圍內。比如有網友向張大大求證近期幾對明星緋聞、藝人劈腿傳聞的真假,質問張大大為什麼不幫《狂飆》張譯闢謠,一位女生自曝是某愛豆的兩年地下女友,以及陳飛宇上熱搜當天張大大藉故停播等,都引發了廣泛討論。
第二類是網友的“發瘋文學”,同樣也是最早令張大大直播間出圈的內容類別之一。向張大大叫媽媽的、叫老公的、比賽學狗叫的,還有提出各種奇葩要求的——想去張大大家睡覺的,求借張大大的毛囊植髮的,想看張大大腹肌的,想被別人痛罵的,讓張大大幫忙相親/出彩禮錢的……堪稱大型灑狗血鬧劇現場。
第三類是短視頻化的段子,比如“離婚明星逛三園”、“燕子說 管好你自己”、“我是時光旅行者”、“充值解鎖結局”等,本質上它們跟其他搞笑段子式短視頻並無太大區別,只是借連麥說出了臺詞。
第四類是網友才藝表演,翻跟頭的,模仿明星音色唱歌的,唱《烏梅子醬》的,多人連麥後互相吵架的,模仿2元店喇叭聲的,甚至還有個cos某藝人吃熱狗說英語的……如同看了一出民間版中國達人秀。
當然,直播中也有一些溫暖時刻和認真來許願的人。有一位女生說要參加藝考,希望未來自己能在張碧晨面前演唱,張大大馬上打開微信給張碧晨發送了女生唱歌的語音,讓她得到了偶像的肯定和鼓勵;一位外賣小哥說今天是自己生日,但沒人祝他生日快樂,張大大為其唱歌、訂蛋糕,暖心舉動受到網友稱讚。很多求籤名、求演唱會門票的請求都被張大大記錄下來了,儘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實現,但網友依然會很開心,畢竟張大大是自己“在娛樂圈唯一的人脈”。
在接收到這些形形色色的連麥信息時,張大大的反應也很有看點——發現自己被戲弄時,張大大也會跟著哈哈大笑,或是一臉無奈;被逼問娛樂圈八卦、網友自稱要爆料時,張大大會瞪大雙眼,顯露出瞳孔地震、難以置信的表情,裝傻或眼神滑向屏幕外;被自己的粉絲狂吹彩虹屁的時候,張大大會一臉惶恐,趕緊擺手道“我是屁!”“我是內娛小矮人”等自嘲的話,讓網友覺得心疼又好笑。

在部分網友氣憤“內娛高貴”的當下,張大大的愛自黑、開得起玩笑、低姿態接地氣、盡力幫追星人和愛豆之間牽線搭橋獲得了很多人的好感,消解了他之前的招黑體質,扭轉了大眾印象和路人緣。

網友戲稱張大大是許願池的王八,他便發了一條穿著烏龜服的短視頻“自證身份”
隨之而來的還有張大大“靠直播洗白”、“劇本痕跡重”等質疑,張大大在微博坦然回應了這些負面聲音。
 
張大大回應質疑
張大大並未直接否認劇本的存在,而從各平臺的網友反饋來看也都較為寬容和正面,多數人認為娛樂而已,好玩就行了,有劇本也不會介意;還有人分析,或許40%的連麥是演員劇本,但剩下的普通網友100%都自己準備了“劇本”。
一個人設IP的爆紅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因素的結果,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它須能提供人們當下需要的情緒價值。
劉畊宏走紅於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健康問題受到空前重視,很多人居家期間也需要消耗體能、舒緩發洩情緒,而跟隨直播跳操就是門檻最低的鍛鍊方式,還能獲得一份精神上的參與感和陪伴感。當疫情過去,人們走出家門,在家跳操的人明顯少了很多。
董宇輝則以豐富的知識儲備、侃侃而談的口才和溫暖勵志的力量出圈。經歷過疫情衝擊,很多行業不景氣,人們對未來感到迷茫,於是自我充電、讀書奮鬥、逆天改命重新成為時代口號。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像董宇輝一樣,經歷過一番困難挫折後,成長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有機會去擁抱詩和遠方。
而張大大爆紅於各行各業恢復正常秩序,經濟回暖的大背景下,娛樂圈漸漸重新熱鬧了起來,人們的心態也輕鬆了很多。經過一整天的緊張工作後,大家需要一些放鬆調劑來驅趕疲憊,也需要一些茶餘飯後的社交談資。內娛呼喚有趣的“活人”迴歸,張大大的直播來得恰逢其時。
把藝人打造成一種人設,發展成一個IP,這原本就不是什麼行業秘密。不僅在直播行業,娛樂圈的其他藝人運營思路本質上也有相似之處。
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人最開始都是被某個短視頻、某個熱搜吸引,而不是刷直播時開始關注張大大的。他的直播被剪成一個個濃縮了高度抓馬成分的短視頻,通過大量賬號的發佈和傳播,形成一定熱度,這才引發破圈效應。
就像某位自稱要指點一下張大大的連麥網友說的——你的底層邏輯、傳播鏈路、組合拳是什麼,有沒有“顆粒度”,這些都得想好做好,你的直播間才能起效果。
張大大簽約的MCN是無憂傳媒,這家公司與短視頻平臺的關係不言而喻。
無憂傳媒旗下較頭部的藝人有健身領域的劉畊宏、搞笑領域的多餘和毛毛姐、模範夫妻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美食領域的麻辣德子、寵物領域的金毛路虎、高顏值憨憨女友劉思瑤、選秀愛豆出身的張欣堯等。多餘和毛毛姐、王火鍋、李思楠、將大萊、金毛路虎等人跟無憂籤的都是終身合約。

瞭解這些背景之後,張大大有沒有劇本、張大大的背後推手是誰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無憂傳媒創始人雷彬藝曾在採訪中表示,人力成本是公司運營的大頭,要找到好苗子,然後會有經紀人、運營、編劇、拍攝、後期、推廣運營為他們服務,這些都是人力成本。
張大大無疑是繼劉畊宏之後,“藝人網紅化”策略的又一個案例。在藝人本身就有一定知名度的前提下,挖掘他的性格、習慣、技藝,檢驗他的人品、網感、觀眾緣,為他打造網紅化個人IP。
劉畊宏與妻子vivi
張大大本身就是娛樂主持人,語言表達能力、臨場反應能力都相對過硬,再加上他還掌握了一定的表演功力,最適合做一檔直播互動+reaction節目。
比如曾有一位連麥網友故意調侃張大大,把他的名字讀成大張偉,問“大張偉,可以幫我要一個王嘉爾的簽名嗎?”張大大便回答,“好的,我會轉達給大張偉跟王嘉爾要個簽名的。”既維繫了兢兢業業的客服形象,也幽默化解了尷尬。遇到實在刁鑽難纏的網友,張大大也總能及時地把話題轉移開,把控節奏流程。
而且張大大在路人網友心中有兩個印象,一個是娛樂圈裡的好朋友多,人緣好、人脈廣;還有一個是容易招黑,每逢有八卦爆料傳出,“不知道是誰一律按張大大處理”,張大大往往並不介懷,甚至搶在網友前面自嘲開玩笑。這些優勢、特點如今都被充分用在了直播上。
而從張大大的角度來說,過去他一直是爭議體質,主持曾被批評情商低、戲多、搶鏡,參加過表演綜藝但戲路不廣,過去也一度嘗試過直播帶貨,效果不佳,不了了之。作為一名藝人來說,他的確需要一個為事業打開新局面的契機。張大大和MCN公司,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路人緣的得到和失去,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風頭正盛的張大大,其實也不乏隱憂和危機。
首先是內容產出的問題,如果說前期可以靠演員和劇本吸引關注的話,那麼當演員和創意被消耗殆盡,該如何維持爆梗的密度和質量、穩固住粉絲?如果圍觀的吃瓜群眾發現其實並不能得到什麼真正的獨家八卦,段子開始變得套路和雷同,許願大多也都沒了後續的話,還會一直準時守在直播間嗎?
再有就是尺度的把控問題,製造話題需要消耗娛樂圈的熱點和人脈,來直播間的網友期待看別人“發瘋”,這些都需要精準把握在紅線範圍內,一旦越界或失誤,便容易引發輿論風險。過去一不小心在直播中翻車的藝人例子並不罕見。
2021年,無憂傳媒的營收超過了10個億,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直播帶貨。
無憂三大IP策略中,張大大已經完成了前兩步——人設IP、內容IP的建立。那麼接下來的最後一步商品IP,他該怎麼走?難道互聯網的盡頭一定是直播帶貨嗎?
直播帶貨的眾多“雷區”

儘管目前張大大直播還沒有明顯的向電商、帶貨轉型的跡象,但高額的成本投入下,勢必要考慮回收和變現問題,而這也將是張大大及其背後團隊要面臨的挑戰。

網友會接受張大大直播帶貨嗎?發瘋搞笑的風格要如何轉換賽道?不同於劉畊宏有健康陽光、家庭美滿的公眾形象,哪些品牌會交給張大大來代言或宣傳?
當然,帶貨也不是唯一出路,或許互聯網經紀公司也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比如劉畊宏的人氣並沒有最終消耗在帶貨上,疫情後他迴歸了藝人身份,把直播“節目”帶到了更多綜藝、舞臺上,其個人商業價值、社會影響力也水漲船高。無憂旗下的一些網紅也嘗試發單曲、上綜藝節目、參演影視劇等,網紅和藝人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
原本2月25日張大大還將進行首場戶外直播,但不知為何又取消了,期待接下來張大大還有什麼新的內容形式。
有一位“瘋批粉絲”曾在直播間裡開玩笑說,他要給所有節目組發私信,讓他們不要再用張大大,這樣他就可以一直直播下去了。這或許不全是玩笑話,張大大是時候該思考一下接下來的路怎麼選了。
又或者,張大大能夠開闢出一條新路子,主持人、演員、明星們的好朋友、忠實的客服小張、廣大網友安插在娛樂圈的眼線和人脈,這些身份他都能同時玩得轉嗎?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一下吧。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