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溼氣最重的30天來了!每天多做兩件事,溼氣“怕”得不敢來!

春季溼氣最重的30天來了!每天多做兩件事,溼氣“怕”得不敢來!

清明一到雨紛紛,與身處雨季的南方朋友一樣,北方的居民也逐漸感受到了空氣溼度的增大。

待到了穀雨節氣,降水量還會進一步增加,春季中溼氣最重的30天,就要來了!

“溼”從何處來?

中醫認為,溼氣分兩種:

長期陰雨天氣或久居潮溼之地會帶來“外溼”;

飲食不當則會造成人體水液運化、代謝和輸布功能失常,導致溼從內生,聚為溼邪。

說到避免溼邪侵襲,自然環境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從“內溼”著手,避免溼邪為患、招致大病。

去除內溼有兩招

第一招:拒絕生溼飯

下面這些食物,讓你越吃溼氣越重!

01
煎炸、燒烤

此類食物比較油膩、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導致溼熱,還會加重脾胃的負擔。

02
香辣食物

辛辣食物吃太多了會產生內熱,若溼邪和熱邪彼此勾結,則更難清除。

03
熱帶水果

中醫認為,甘味易助溼,荔枝、榴蓮等熱帶水果本身含糖量就偏高,多食生溼滋膩,再加上其溫熱之性,更易生溼熱。

04
冷飲、涼茶

吃太多冰涼食物,如涼菜、冰啤酒、冷飲等,容易損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從而加重溼氣。

第二招:著重健脾胃

除了飲食,人體內溼氣的形成,還與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密切相關。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它一方面運化水谷精微,承擔各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輸布;另一方面運化水液。

簡單來說,脾就如同人體內的抽水機,脾氣強健,飲食能正常消化、水液能正常代謝,水溼才不容易聚集。

脾氣虛弱,即使我們健康飲食,也難免會有內溼積聚。

因此,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朋友來說,從現在起就應當“未雨綢繆”,常按四個健脾祛溼穴,提高自己抵抗溼邪的能力。

01
豐隆穴

位置: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功效:通調脾胃氣機,祛溼化痰。

02
足三里穴

位置:位於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局部有酸脹感效果佳。

功效:調理脾胃,疏風化溼,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03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於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04
曲池穴

位置: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點揉此穴2~5分鐘,亦可用四指併攏,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

功效:可瀉大腸溼熱,適用於肛門灼熱、大便黃爛、排不盡者,亦可治療溼疹等皮膚病症。

當然,除了上述穴位,有些藥食同源之品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溼作用,如薏苡仁、茯苓、山藥、蓮子、赤小豆、陳皮等,平常亦可適量多吃。

覺得此文不錯的朋友

記得點個【在看】

關注下方養生家園】

養生金方免費看

Scroll to Top